王昶
重型顱腦損傷是一類危重疾病,其致死率和致殘率均比較高,在臨床中要重視對該類患者的治療,為其選擇安全、高效的治療方案。常規(guī)神經外科手術治療雖能取得一定的療效,但手術風險較大,患者在術中容易出現腦部缺血缺氧情況,還可引起嚴重的后遺癥,因而單一的神經外科手術治療并不值得推薦,需聯(lián)合使用其他治療方法[1]。高壓氧近些年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許多臨床研究表明通過高壓氧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意識障礙,促進其病情的康復,在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高壓氧治療更有助于提升臨床療效。本研究選取本院2019 年3 月~2020 年9 月接收的68 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就高壓氧聯(lián)合神經外科手術對其治療效果進行具體分析闡述。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3 月~2020 年9 月 本院收治的68 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依據抽簽法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4 例。研究組女15 例、男19 例;年齡30~72 歲,平均年齡(46.65±9.34)歲;致傷原因:車禍14 例,打擊傷8 例,高空墜落7 例,其他5 例。對照組女13 例、男21 例;年齡26~73 歲,平均年齡(46.78±9.42)歲;致傷原因:車禍12 例,打擊傷9 例,高空墜落8 例,其他5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入選病例均診斷為重型顱腦損傷,具備手術指征,患者家屬均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心腦血管疾病、免疫功能異常、凝血功能障礙、開放性顱腦損傷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治療配合度差者。本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神經外科手術治療,術前給予降顱內壓、預防感染、脫水、護腦等治療,之后實行開顱手術,如有必要可切開氣管,為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確保其呼吸暢通。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高壓氧治療,在實行神經外科手術后,再給予高壓氧治療,對空氣進行加壓,使壓力維持在0.2 MPa,此壓力需維持30 min,面罩吸氧1 h,吸氧時可適當休息10 min,1 次/d,根據患者病情確定治療周期。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GCS 評分、清醒時間、治療前后FIM 評分、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GOS 分級。①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各項癥狀明顯改善、生活能自理;有效:患者各項癥狀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改善;無效:患者癥狀和生活自理能力均無改善[2]。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采取GCS 評定患者昏迷程度,滿分15 分,評分越低說明患者昏迷程度越嚴重。③采取FIM 評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況,滿分126 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功能獨立性越好。④采取GOS 評定患者預后情況,Ⅰ級為死亡,Ⅱ級為植物生存,Ⅲ級為重度殘疾,Ⅳ級為中等殘疾,V 級為身心狀態(tài)良好。⑤并發(fā)癥包括腎損傷、持續(xù)高熱、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32/34),其中顯效19 例(55.88%)、有效13 例(38.24%)、無效2 例(5.88%);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6.47%(26/34),其中顯效16 例(47.06%)、有效10 例(29.41%)、無效8 例(23.53%)。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GCS 評分及清醒時間比較 治療前,兩組GC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GCS 評分高于對照組,清醒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GCS 評分及清醒時間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GCS 評分及清醒時間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FIM 評分比較 治療前,研究組FIM 評分(26.34±7.29)分與對照組的(26.59±7.35)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141,P=0.888>0.05)。治療后,研究組FIM 評分為(86.20±9.88)分,高于對照組的(68.97±9.24)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427,P=0.000<0.05)。
2.4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1.76%(4/34),其中腎損傷1 例(2.94%)、持續(xù)高熱1 例(2.94%)、肺部感染1 例(2.94%)、上消化道出血1 例(2.94%);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4.71%(5/34),其中腎損傷1 例(2.94%)、持續(xù)高熱2 例(5.88%)、肺部感染2例(5.88%)。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28,P=0.720>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2.5 兩組GOS 分級比較 研究組GOS 分級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GOS 分級比較[n(%)]
顱腦損傷為一類臨床常見病,其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該病具有發(fā)病突發(fā)、危險性大、預后不佳等特點。重型顱腦損傷是因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引起的重型顱腦組織損傷,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頭痛、惡心、意識障礙等,其治療原則為糾正休克、緊急搶救[3]。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一般會出現持續(xù)性昏迷,腦組織供血供氧不足,如不盡早進行治療,可造成腦組織不可逆損傷,影響患者預后,降低其生活質量。神經外科手術在該類患者的治療中應用較廣,此術式能將腦部血腫和腦損傷壞死組織有效清除,并降低各類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于呼吸不暢患者還可切開氣管,在維持正常呼吸的情況下,還可預防肺部感染的發(fā)生[4]。不過諸多臨床研究認為神經外科手術無法從根本上改善患者腦組織缺血缺氧狀態(tài),單一的手術治療不能有效改善其預后。高壓氧是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新型方法,研究證實此治療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體內血氧分壓情況,提升血氧飽和度,改善腦部供血,恢復其意識狀態(tài)[5]。而且高壓氧治療還能使得患者機體內鈣離子濃度大幅降低,能減輕對組織的損傷,促進腦組織功能重建[6]。
閆懷臣[7]的研究認為高壓氧聯(lián)合神經外科手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療效優(yōu)于單一神經外科手術治療,其總有效率能達到90.00%以上,患者治療后癥狀體征和生活自理能力均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病死率也大幅降低,此結論充分證實了聯(lián)合治療的優(yōu)勢。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GCS 評分高于對照組,清醒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FIM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GOS 分級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陳林[8]的試驗結果與此類似。綜合來看,高壓氧聯(lián)合神經外科手術對改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病情具有很好的應用效果,可作為臨床首選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高壓氧聯(lián)合神經外科手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安全、有效,此治療方案適宜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