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耀 張翠翠 魏文迪 張學平
271000 泰安市中心醫院,山東泰安
肝硬化作為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晚期可導致肝功能減退及門靜脈高壓,引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感染、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及肝肺綜合征,甚至肝癌等。由于肝硬化失代償期可導致肝功能減退、脾功能亢進,甚至肝衰竭,進而影響肝臟合成功能,導致凝血因子減少、血小板減少。隨著疾病的發展,導致門靜脈壓增高,久而久之發展成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若飲食不當易誘發大出血,可危及生命[1]。其中肝硬化導致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引發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償期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病情進展迅速,如果得不到有效救治,將增加患者病死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康復造成嚴重影響。而藥物治療作為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可減少患者病死率,延長生存期[2]。本文旨在分析特利加壓素聯合奧美拉唑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泰安市中心醫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患者80 例為觀察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40 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35~78歲,平均(43.12±4.05)。觀察組男22 例,女18 例;年齡33~76 歲,平均(44.00±4.12)。兩組間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臨床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者;②伴有嘔血、黑便、血紅蛋白降低;③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排除標準:①藥物過敏者;②妊娠患者;③伴有消化性潰瘍、胃癌消化道出血患者。
方法:所有患者均按照消化道出血診療方案予以補液、止血、抗感染及禁食等治療。對照組予以艾司奧美拉唑40 mg溶于100 mL鹽水中,2次/d靜脈滴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聯合特利加壓素,首劑2 mg 用生理鹽水稀釋靜脈推注,維持劑量為每4 h 靜脈緩慢注射1 mg,持續48 h,直至出血控制,建議出血停止后維持1~2 d。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a.有效:48 h 內嘔血及黑便癥狀明顯改善;b.無效:患者48 h內嘔血及黑便癥狀無明顯改善,有效率=有效/總例數×100%。②癥狀改善情況,包括止血時間、輸血量、血壓恢復時間、尿量恢復時間、末梢體溫恢復時間。③血流動力學改善情況,包括門靜脈血流量、脾靜脈血流量、門靜脈內徑、脾靜脈內徑。
統計學方法:數據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予以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止血時間、輸血量、血壓恢復時間、尿量恢復時間、末梢體溫恢復時間等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情況比較(±s)
組別 n 止血時間(h) 輸血量(mL) 血壓恢復時間(h) 尿量恢復時間(h) 末梢體溫恢復時間(h)對照組 40 23.7±4.9 8.2±129.0 4.1±2.9 9.4±3.8 10.9±4.3觀察組 40 39.1±10.8 554.5±162.0 10.2±3.0 16.1±3.3 18.6±3.8 t 4.283 4.587 4.814 4.430 4.49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門靜脈血流量、脾靜脈血流量、門靜脈內徑、脾靜脈內徑下降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改善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改善情況比較(±s)
組別 n 門靜脈血流量(mL/min) 脾靜脈血流量(mL/min) 門靜脈內徑(mm) 脾靜脈內徑(mm)對照組 40 705.6±103.1 338.8±57.5 14.8±1.3 8.4±0.8觀察組 40 429.3±119.1 193.0±43.3 10.3±2.2 6.8±0.7 t 7.846 9.061 7.685 6.658 P 0.000 0.000 0.000 0.000
肝硬化是常見的慢性病,在我國主要是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導致。雖然接種乙肝疫苗越來越普及,目前新發乙型肝炎較前明顯減少,但我國人口基數大,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導致的肝硬化仍然較多[4-5]。肝硬化早期主要以慢性肝炎的臨床表現為主,如不能及時有效治療,發展到肝硬化晚期,會導致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最新研究表明,門靜脈高壓性肝硬化導致的消化道出血首次出血病死率>40.0%,其出血機制錯綜復雜,根本病理基礎為門靜脈高壓所引起的交通支血管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脾功能亢進及脾大及一系列繼發病理改變[6]。另外,肝硬化可導致肝功能減退,導致肝臟合成、分解功能的減退所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凝血功能和纖溶系統功能的失衡[7]。因此,肝硬化失代償期導致的門靜脈高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及緊迫性,如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患者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藥物治療是治療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段,可迅速止血,減少出血量,使患者平穩度過出血的危險期,防止肝功能惡化,預防肝衰竭、肝腎綜合征、肝肺綜合征、肝性腦病的發生,為必要的手術治療提供足夠的手術條件,從而減少病死率[8]。
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多種多樣,其中主要包括藥物治療、胃鏡下止血、胃鏡下套扎治療、介入治療和必要的手術治療。當肝硬化導致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時,藥物治療效果欠佳,可考慮在監護室下行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但易導致食管壞死,可行急診胃鏡下套扎治療。通過臨床分析得出,藥物治療聯合胃鏡下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更佳。急性出血的高?;颊邞邮茉缙?72 h)介入治療引導下行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其中胃靜脈曲張出血可首選球囊阻斷逆行靜脈血管硬化術,減少出血時間,達到迅速止血的效果。
藥物治療中主要包括一般口服止血藥物、靜脈止血藥物、抑制胃酸分泌加快血管修復藥物、抗生素治療促進創口愈合、補液及輸血以維持血容量,保證生命體征平穩。靜脈止血治療藥物多種多樣,主要包括維生素K1、酚磺乙胺、矛頭蝮蛇血凝酶、氨基己酸等。藥物作用機制為促進凝血因素合成,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等,達到較好的止血效果??诜幬锶缒讣叭ゼ啄I上腺素可促進傷口的收縮及愈合,達到局部止血的效果[9-10]。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通過抑制及減少胃酸分泌,提高胃內pH值,減少對傷口的刺激,達到止血的作用。在臨床中主要包括雷尼替丁、蘭索拉唑、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其療效顯著且價格便宜,應用非常廣泛。艾司奧美拉唑作為新一代質子泵抑制劑,抑制H+-K+-ATP 酶(質子泵)。高度抑制分泌基礎胃酸和刺激性胃酸,有很強的抑酸能力,可提高胃液pH 值,促進胃黏膜恢復,臨床多用于消化性潰瘍、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出血。
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消化道出血主要以降低門靜脈壓力為主方案之一,降低門靜脈高壓的藥物主要為血管收縮劑等,主要包括垂體后葉素、特利加壓素、β 受體阻滯劑等。特利加壓素在預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導致的消化道出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利加壓素為人工合成的多肽,是垂體后葉分泌激素的類似物。其主要的作用機制在體內氨基肽酶作用下,緩慢釋放出有活性的賴氨酸加壓素,對平滑肌產生收縮作用,可持續10 h。收縮大部分內臟動脈血管,導致腸系膜小血管阻力增加,減少內臟血流量,降低門靜脈的血流量、血壓,使破裂出血的供血量減少而控制出血[11]。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門靜脈血流量、脾靜脈血流量、門靜脈內徑、脾靜脈內徑下降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得出通過特利加壓素聯合奧美拉唑可以明顯減少患者的出血量及出血速度,使患者平穩度過失血性休克期,減少患者的死亡風險,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綜上所述,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采用特利加壓素聯合奧美拉唑,能夠迅速止血,減少輸血量,改善患者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