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率更 薛吉山 李憲
132021 吉林市化工醫院普外科,吉林吉林
急性胰腺炎(AP)是較為常見的胰腺疾病,發病機制為各種因素引起的自身胰酶激活,造成胰腺組織出現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主要臨床表現為腹脹、腹痛、惡心、嘔吐、血尿淀粉酶顯著上升[1]。重癥AP 占比為10%~25%,病死率為30%左右,因此對AP 患者進行密切的病情監測,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療措施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2]。本研究分析鈣離子C 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和免疫球蛋白在急性胰腺炎轉歸中的意義,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0月-2021年2月吉林市化工醫院156 例AP 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90 例,女66 例;年齡26~76 歲,平均(53.11±8.23)歲。統計早期死亡病例,分為死亡組與存活組。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9年,沈陽)》中AP 診斷標準[3];②年齡>18 歲;③入院后完善各項檢查且病歷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就醫途中死亡者;②慢性胰腺炎;③復發性胰腺炎;④合并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其他致死性疾病。
方法:統計156 例AP 患者早期死亡病例,并分為死亡組與存活組,分析兩組患者的病歷資料,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血清鈣離子水平、CRP、PCT 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以及年齡、性別、是否為重癥、病因等一般資料。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22.0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分析:156 例AP 患者死亡18例,死亡組、存活組血清鈣離子水平、CRP、PCT、IgG、IgM、IgA、年齡、是否重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性別、病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AP 患者死亡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以是否死亡為因變量,表1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資料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鈣離子水平、CRP、PCT、IgG、IgM、IgA、年齡、重癥患者是AP死亡的影響因素。見表2。

表1 兩組AP患者一般資料分析

表2 AP患者死亡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較為常見的內科急癥,病情輕重不一,輕癥治愈率較高,而重癥患者病情呈現出進行性加重的特點,常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病死率為15%~40%[4]。目前可通過多種方法評估胰腺炎嚴重程度及其預后,并提出Ranson 標準、APACHEⅡ評分、增強CT 等方法,但相對煩瑣,同時判定結果可能受到評估者不同臨床經驗的影響。因此,采用簡單、客觀、準確的預測因素評估病情并指導治療具有重要意義[5]。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鈣離子水平、CRP、PCT、IgG、IgM、IgA、年齡、重癥患者是AP死亡的影響因素,提示應重點關注上述影響因素,以便及早采取糾正措施改善患者預后。
血清鈣離子與急性胰腺炎轉歸的關系主要是皂化理論學說。AP 患者胰腺釋放的脂肪酶對自身脂肪組織的分解作用產生脂肪酸,脂肪酸結合血鈣形成脂肪酸鈣并于胰腺表面沉積,認為血鈣下降與胰腺壞死程度具有正相關關系[6]。目前認為,CRP 對血管內皮細胞具有刺激作用,促進細胞間黏附因子-1 表達,調節單核細胞趨化蛋白分泌,誘導內皮細胞炎因子表達,機體局部發生炎癥損傷時,血清CRP 水平上升迅速,參與炎性反應的防御、控制,因此多數報告認為,血清CRP 水平能可反映胰腺細胞損傷、壞死程度[7]。PCT 是人體發生全身炎性反應的特異性指標,正常情況由甲狀腺C細胞分泌,在發生全身炎性反應時,PCT還可由肺、肝、外周血單核細胞等誘導,通常認為PCT水平越高患者全身炎性反應越強烈,病情更嚴重,病死率更高[8]。IgG、IgM、IgA 等免疫球蛋白水平的高低能夠直接反映患者的免疫功能,其血清水平低下提示身體防御能力下降。例如IgA 能夠抑制細菌在宿主細胞黏附,通過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對人體黏膜局部免疫具有重要作用[9]。AP患者中,年齡較大者身體功能更差,常合并其他內科疾病,更容易發生器官衰竭,因此預后效果相對較差[10]。
綜上所述,及時檢測AP 患者鈣離子、CRP、PCT 和免疫球蛋白等能夠預測疾病轉歸,對于鈣離子、CRP、PCT 和免疫球蛋白等大幅異常者應該提高治療等級和護理等級,同時做好搶救準備,采取有效治療措施降低AP 患者病死率。但如何能夠有針對性地治療AP,采用藥物制劑在早期或前期AP治療過程中降低上述危險因素指標,減輕重癥病情,增加治愈率和存活率,還需要進一步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