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秀秀
221300 邳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群體保健科,江蘇邳州
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產婦被稱為高危孕產婦。相較于城鎮,農村出現高危孕產婦的概率比較高[1]。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全面實施以及三胎政策的提出,農村高危孕產婦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如何管理農村高危孕產婦是婦幼保健機構的重點和難點,更是減少農村高危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的核心環節。PDCA 循環管理方法已被用于婦幼保健管理中,本研究分析PDCA 循環管理方法在農村高危孕產婦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內容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邳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轄區診治的農村高危孕產婦2 827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推行PDCA 循環管理方法的時間分為對照組(2018年1月-2019年12月)1 583 例與研究組(2020年1-12月)1 244 例。對照組孕產婦年齡21~36 歲,平均(29.85±3.14)歲;妊娠時間32~40 周,平均(37.26±1.38)周;妊娠史:初產婦983例,經產婦600 例;人工流產史:≤1 次923 例,≥2 次660 例。研究組孕產婦年齡22~36 歲,平均(29.58±3.42)歲;妊娠時間33~40 周,平均(37.52±1.46)周;妊娠史:初產婦704 例,經產婦540 例;人工流產史:≤1 次665例,≥2 次579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納入標準:①孕產婦經產科檢查確診為高危妊娠;②孕產婦年齡>18 歲;③孕產婦均屬于單胎妊娠,均來自農村;④孕產婦及家屬對本研究內容知情,愿意參加研究。
排除標準:①孕產婦的病歷資料不齊全或中途退出研究;②孕產婦的精神異常或存在溝通障礙,不能配合完成研究;③孕產婦合并嚴重心、肝、腎臟器疾病。
方法:(1)對照組開展常規管理:①做好對孕產婦的常規宣教,告知孕產婦妊娠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叮囑孕產婦定期到醫院產檢;②告知孕產婦注意飲食,適當運動,確保順利妊娠。(2)研究組開展PDCA循環管理:①計劃階段:根據邳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的年度婦幼健康工作方案,確定全市年度孕產婦健康管理工作目標。成立PDCA 循環管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分管院長、婦產科主任、婦產科臨床醫生、醫政科與產安辦主任及婦女保健專職人員,專家指導小組成員包括市級綜合醫院副高職稱以上人員和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副高職稱以上人員。所有組員經崗前培訓且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組員需要熟悉掌握PDCA 循環管理的基本理念及臨床意義,提高組員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②實施階段:a.成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全面落實村醫生作為孕產婦的家庭醫生,并配置1 名鄉鎮衛生院婦產科醫生作為指導醫生,成立服務團隊。幫助孕產婦建立健康檔案和母子健康手冊,全面掌握孕產婦妊娠情況、既往史、藥物過敏史及夫妻雙方家族遺傳病病史等,主動與孕產婦溝通,了解孕產婦在孕期的健康保健需求。同時,與孕產婦互相交流電話號碼或者添加微信好友,孕期保持聯系,隨時為孕產婦提供健康指導服務。b.加強孕產婦的自我管理:通過圖片、視頻和發放健康手冊等方式向孕產婦進行健康宣教,讓孕產婦認識到高危妊娠的危害性,獲取孕產婦及其家屬的支持,提高孕期管理的配合度。要求孕產婦加入微信群,邀請已分娩成功的高危孕產婦講述自身的保健及分娩經歷,消除孕產婦的負面情緒,幫助孕產婦快速融入輕松的待產狀態中,提高孕產婦的保健及分娩信心。c.提供個性化綜合服務:盡可能早發現高危因素,在孕產婦初次檢查、建立孕產婦健康檔案或隨訪時,若發現孕產婦存在高危因素,要立即詳細分析孕產婦的相關情況,并在孕產婦的母子健康手冊上做好標記,由專人負責管理。在孕產婦確診為高危妊娠后,由醫生和保健人員共同綜合評估孕產婦的身體狀況以及高危因素,制定針對性的孕期管理方案,并監督和鼓勵孕產婦及家屬共同落實高危因素糾正措施。此外,需要強化對高危孕產婦的專案管理,電話隨訪1 次/周,上門隨訪>1次/月,了解孕產婦的身體狀況,及時調整管理方案。③質控階段:各醫療衛生機構與各醫療團隊共同制定合適的實施方案,醫療機構的婦產科與產安辦自查1 次/周,單位領導小組檢查科室方案的執行情況1次/月,市級專家組指導工作每季度1 次,市衛健委領導小組進行督查半年1次。通過逐級排查、層層把關及時發現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了解方案執行情況。④處理階段:定期組織PDCA 循環管理小組成員召開座談會與工作例會,總結和推廣執行過程中有效的措施,發現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在下一個PDCA 循環管理周期中實施,不斷提升管理質量。
觀察指標:①健康行為:采用評估標準參照健康行為能力量表(HPLP),量表包括52 個條目,每個條目計為1~4分,總計52~208分,分數越高,評定為健康行為越良好[2]。②保健知識掌握度:采用本轄區自擬保健知識調查表進行評估,總計100分,分數越高,評定為孕產婦對保健知識越了解。③依從性判斷依據:a.完全依從:孕產婦能夠完全遵醫囑完成管理方案;b.部分依從:孕產婦大部分時間可以遵醫囑完成管理內容;c.不依從:孕產婦基本上沒有遵醫囑完成管理內容[3]。依從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100%。④不良妊娠結局:仔細記錄剖宮產、胎兒窘迫、產后出血以及新生兒窒息的例數,計算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孕產婦的HPLP 評分與保健知識掌握度評分比較:管理后,研究組HPLP 評分與疾病知識掌握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產婦的HPLP評分與保健知識掌握度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孕產婦的HPLP評分與保健知識掌握度評分比較(±s,分)
兩組孕產婦依從性比較:研究組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產婦依從性比較[n(%)]
兩組孕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比較:管理后,研究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比較[n(%)]
高危妊娠在臨床上較為常見,高危孕產婦若是沒有及時得到處理,容易發生胎兒死亡、新生兒疾病以及早產等不良事件,增加圍產兒死亡率。
既往臨床多采用常規管理高危孕產婦,但是效果不理想,限制了臨床應用范圍。而PDCA 循環管理是近些年來新興的管理模式,是一種利用信息反饋原理實現質量全面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計劃(P)、實施(D)、檢查(C)以及處理(A)4 個階段,目前已在臨床廣泛應用[4]。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經PDCA 循環管理后,其HPLP 評分、疾病知識掌握度評分以及依從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是PDCA 循環管理通過分析高危孕產婦可能存在的高危妊娠因素,結合孕產婦實際孕期保健需求,幫助孕產婦制定科學有效,且具有針對性的保健管理方案。同時,在管理方案的實施過程中做好監督工作,掌握管理方案的落實情況,了解管理方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召開會議來解決存在的問題,實現PDCA 管理質量的持續改進[5]。PDCA 循環管理在實施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分析和解決遇到的新問題,還能及時總結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或不足之處,不斷提高管控效率[6]。
綜上所述,PDCA 循環管理用于農村高危孕產婦的效果顯著,有利于規范孕產婦的健康行為,加深孕產婦對保健知識的認知程度,提高孕產婦的依從性,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