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雨佳,劉清成,王 涵,曹竹浩,張芳洲,趙文龍,鄭璐瑤,陳正揚
(1.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航飛學院,上海 201620;2.上海機電工程研究所,上海 201109)
飛行器的機動性(也稱敏捷性[1])是指飛行器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改變飛行狀態的能力。戰斗場對飛行器的機動性的要求較高,否則就容易被敵方火力擊中。飛行狀態變化范圍越大,改變狀態所需的時間越短,飛機的機動性越好,這是評價飛行器性能的主要指標之一。隨著??諆捎霉潭ㄒ盹w行器武器系統對抗的加劇,中國對飛行器機動性也逐漸提高要求,從而減小被武器系統摧毀的概率[2],因此研發一套高機動過載控制系統迫在眉睫。
本文根據Multisum電子仿真軟件[3-5],設計了基于NE555芯片[6-7]的可調PWM雙路差動油門電路原理圖,從而實現飛行器的側向過載,易于在各式過載飛行器進行推廣與應用。
目前市場上,??找惑w固定翼飛機基本采用方向舵和副翼進行機動轉彎,而單電機或者多電機控制系統采用油門信號同時功率放大驅動,這樣加大了推力,但是對于轉彎機動過載設計不利,本項目采用雙電機差速控制電路設計,當油門遙桿左上或者右上撥動,可以實現察打機的左加速轉彎或者右加速轉彎,從而在不損失較大速度的前提下,完成飛機的機動轉彎,減小被武器系統摧毀的概率,增加??找惑w固定翼無人機的生存力,其控制系統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如圖1所示,通過油門電路控制系統,產生PWMa和PWMb輸出,當油門桿朝右上撥動的時候,avg(PWMa)>avg(PWMb),左電機轉速大于右電機轉速,飛機根據撥動的行程將向右偏轉或者急速向右偏轉;同理,當油門桿朝左上撥動的時候,avg(PWMb)>avg(PWMa),右電機轉速大于左電機轉速,飛機根據撥動的行程將向左偏轉或者急速向左偏轉。

圖1 差速電機油門控制系統原理框圖
本過載控制系統電路原理圖基于NE555芯片,參考相關PWM文獻原理圖[8]進行設計,通過改變左右搖桿帶動R6和R5的不同趨向阻值變化,從而實現PWM的不同占空比輸出。Reset接腳被連接到+VCC,因此它對電路沒有作用。當電路通電時,觸發點Pin2接腳是低電位,電容器C1開始放電,造成Pin3高電位。當第3引腳高電位時,電容器C1開始通過R1和對二極管D2充電。當在C1的電壓到+VCC的2/3時啟動Pin6,造成輸出接腳(Pin3)跟放電接腳(Pin7)成低電平,當Pin3接腳到低電位,電容器C1起動,通過R1和D1放電。當在C1的電壓下跌到+V的1/3以下,Pin3輸出接腳和放電接腳Pin7接腳到高電位并使電路周期重復。Pin5并沒有被外在電壓作輸入使用,因此它與10 nF電容器相接。電容器C1通過R1及二極管,二極管一邊為放電一邊為充電。充電和放電電阻總和是相同的,因此輸出信號的周期是恒定的。PWM信號的工作頻率隨R1和C1的數值變化,經過調試,R1的阻值取2 kΩ,C1的電容值取3 000 nF,可以實現PWM信號周期為20 ms,同理XSC2原理圖取值一樣,只要通過左右搖桿,控制R5和R6內部阻值按照相反方向變化即可。差速電機過載原理圖如圖2所示。

圖2 差速電機過載原理圖
設置滑動變阻器R6的滑片占總滑動變阻器100%(阻值為4.7 kΩ)時,滑動變阻器R5的滑片占總滑動變阻器0%(阻值為0 kΩ)時,仿真結果如圖3和圖4所示,xsc1的周期與xsc2的周期一致,均為20 ms。xsc1示波器的占空比約為20%,而xsc2示波器的的占空比約為80%,xsc2驅動信號平均電平大于xsc1驅動信號,因而,電機將向xsc1驅動電機進行側向過載機動。

圖3 差速電機過載電路(R R6>R R5)xsc1示波器顯示圖

圖4 差速電機過載電路(R R6>R R5)xsc2示波器顯示圖
當滑動變阻器R6和R5滑片占總滑動變阻器50%時,xsc1和xsc2的周期均為20 ms,占空比相等,均為50%,可以實現等速驅動無人機,即油門中位時,不產生側向過載。仿真結果如圖5和圖6所示。

圖5 差速電機過載電路(R R6=R R5)xsc1示波器顯示圖

圖6 差速電機過載電路(R R6=R R5)xsc2示波器顯示圖
動變阻器R6的滑片占總滑動變阻器0%(阻值為0 kΩ)時,滑動變阻器R5的滑片占總滑動變阻器100%(阻值為4.7 kΩ)時,仿真結果如圖7和圖8所示,xsc1的周期與xsc2的周期一致,均為20 ms。xsc1示波器的的占空比約為80%,而xsc2示波器的的占空比約為20%,xsc2驅動信號平均電平小于xsc1驅動信號,因而,電機將向xsc2驅動電機進行側向過載機動。

圖7 差速電機過載電路(R R6<R R5)xsc1示波器顯示圖

圖8 差速電機過載電路(R R6<R R5)xsc2示波器顯示圖
綜上可知,通過改變左右搖桿帶動R6和R5的不同趨向阻值變化,實現xsc1和xsc2占空比的不同變化趨勢,進而完成有刷電機的差速側向過載機動。
通過分析無人機的過載性能,提出過載的控制模型,并進行Multisum電路仿真,結果表明,通過控制左右搖桿,可以實現無人機的側向機動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