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全,黎麗紅,麥偉圖,陳錫泉,高瑞花
(1.番禺區婦幼保健院檢驗科;2.番禺區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科,廣東廣州 511400)
甲狀腺功能與女性生殖系統有關,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是女性不孕和不良妊娠結局的重要原因,會導致子癇前期、早產及流產等風險增加[1]。亞臨床甲減主要表現為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升高,其對患者生育能力產生不良反應,造成不孕,同時增加接受體外受精治療失敗的風險[2]。隨著輔助生殖技術的普及,體外受精/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IVF/ICSI)成為不孕患者成功妊娠的重要措施,其中控制性促排卵是輔助生殖技術必需的一部分,但會導致TSH水平暫時性升高,影響甲狀腺功能[3]。本研究旨在探討IVF/ICSI患者TSH水平與性激素的相關性及對妊娠結局的預測效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至12月番禺區婦幼保健院收治的180例IVF/ICSI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不同的TSH表達水平[4]分為低水平組(62例)、中水平組(60例)和高水平組(58例)。低水平組患者年齡20~37歲,平均年齡(28.22±2.12)歲。中水平組患者年齡19~36歲,平均年齡(28.28±2.10)歲。中水平組患者年齡19~36歲,平均年齡(28.28±2.10)歲。高水平組患者年齡21~37歲,平均年齡(28.25±2.18)歲。3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番禺區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診斷標準:參照《高齡女性不孕診治指南》[5]中不孕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②首次接受IVF/ICSI治療者;③采用常規長方案進行促排卵等。排除標準:①男女雙方染色體異常;②子宮畸形、宮腔粘連;③接受供卵助孕者等。
1.2 研究方法檢測3組患者的TSH水平。低水平組:TSH<2.5 mIU/L;中水平組:2.5 mIU/L≤ TSH<4 mIU/L;高水平組:TSH≥4 mIU/L。患者在IVF/ICSI治療前行常規方案控制性促排卵,等待卵泡直徑達18 mm以上時,采用4000~10000 IU絨促性素針(中國麗珠醫藥公司,國藥準字H44020673,規格:2000 IU/支)扳機34 h后常規取卵,行IVF/ICSI,取卵后72 h胚胎移植,移植后14 d檢測患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移植后28 d使用B超查看孕囊生長情況,35 d后檢測胎心,對妊娠結局進行隨訪。生化妊娠:移植14 d后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不明顯;早期流產:妊娠12 周內無胎心;臨床妊娠:移植28 d后B超觀察到一個或多個孕囊;活產:妊娠滿28周以上,新生兒有各項生命體征[6]。在治療前的經周期第3天,抽取3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以3500 r/min轉速離心5 min,分離血清,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患者促卵泡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RGE)水平,試劑盒購自美國西門子公司。3組患者均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3組患者各項指標情況。包括基礎FSH、LH、E2和PRGE水平、臨床妊娠率、足月產發生率、早產發生率、流產發生率和死胎發生情況。②分析IVFI/ICSI患者TSH水平與性激素指標相關性。分析IVFI/ICSI患者TSH水平與FSH、LH、E2和PRGE水平、可移植胚胎數、臨床妊娠率的相關性。③分析TSH水平對妊娠結局的預測效能。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間比較行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受試者工作曲線(ROC)分析TSH水平預測妊娠結局的價值;多因素分析采取非條件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3組患者各項指標情況比較高水平組患者FSH、LH、E2和PRGE水平高于中水平組和低水平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水平組患者臨床妊娠率、足月產發生率低于中水平組和低水平組,且早產發生率、流產發生率高于中水平組和低水平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各項指標情況比較
2.2 IVFI/ICSI患者TSH水平與性激素指標的相關性分析以性激素水平和妊娠結局作為因變量,TSH水平作為自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TSH水平與FSH、LH、E2和PRGE水平顯著相關(P<0.05),與可移植胚胎數、臨床妊娠率無明顯相關性(P>0.05),見表2。

表2 IVFI/ICSI患者TSH水平升高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2.3 TSH預測妊娠結局的價值分析TSH水平預測妊娠結局的曲線下面積(AUC)為0.705,提示TSH值對于妊娠結局具有良好的預測價值,見表3、圖1。

表3 TSH預測妊娠結局的價值分析

圖1 TSH對妊娠結局的預測效能ROC曲線
IVF/ICSI-ET是治療不孕癥的重要方法,其妊娠結局受胚胎質量、母體內分泌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內分泌因素起主要影響作用[7]。當甲狀腺功能改變影響內分泌軸從而導致女性出現月經紊亂,增加流產、不孕癥以及早產率升高的風險。TSH水平檢測是反映甲狀腺功能的較好指標。TSH水平高于實驗室檢測范圍上限定義為亞臨床甲減,其會導致患者子癇前期、早產、流產等風險增加,甚至影響胎兒神經發育,造成認知障礙。目前對于TSH水平達2.5 mIU/L以上的患者是否需要予以治療尚無充足證據,需進一步研究。而對于行IVF/ICSI治療的患者,促排卵藥物的應用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甲狀腺功能[8]。
TSH是促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的一種激素,它主要是由垂體前葉所分泌,分泌出來后入血,隨著血液循環抵達甲狀腺,與甲狀腺腺泡細胞表面的TSH受體結合,促使甲狀腺產生甲狀腺素。隨著血液的循環,甲狀腺素與身體的各個細胞接觸發揮作用,其可存在于子宮內膜和卵巢中,并且機體內TSH水平升高和降低均可以直接影響患者臨床的妊娠結局。甲狀腺激素作用于人體幾乎所有的細胞,它對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和衰老都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還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同時,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還需要甲狀腺球蛋白和過氧化物酶的參與,因此,甲狀腺自身免疫抗體陽性會影響患者的甲狀腺功能[9]。有研究表明,高于正常范圍內的TSH水平會提高患者流產率,降低臨床妊娠率[10]。TSH水平偏高會導致患者機體代謝遲緩,肝臟性激素蛋白合成減少,使FSH、LH抑制作用減弱,進而使體內FSH、LH水平升高,引發排卵障礙[11]。甲狀腺功能低下會抑制LH的分泌,出現排卵障礙,對患者進行輔助生殖技治療后,不孕患者的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發生率高于正常的生育人群,且甲狀腺功能低下對患者獲卵率、胚胎種植率、活產率等均有一定的影響[12]。
本研究結果顯示,高水平組FSH、LH、E2及PRGE水平、早產發生率、流產發生率和死胎發生率均高于中水平組和低水平組,且臨床妊娠率、足月產發生率低于中水平組和低水平組;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TSH水平是否≥2.5 mU/L與FSH、LH、E2和PRGE水平顯著相關,與可移植胚胎數、臨床妊娠率無明顯相關性,表明IVF/ICSI患者TSH高水平與性激素水平關系密切,但對妊娠結局無顯著影響,與王英華等[13]研究結果相符。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TSH預測妊娠結局的診斷效能均較高,因此,受精率較低的患者應進行TSH水平評估,尋找病因及治療方法,進一步改善妊娠結局,與王雪梅等[14]的研究結果一致。不孕患者的發病因素復雜,并不是單一因素導致的,本研究未區分不孕癥的病因,忽略了不同不孕癥病因對妊娠結局的影響,需在今后進一步研究論證。
綜上,IVF/ICSI患者TSH水平與性激素水平關系密切,且TSH水平對妊娠結局有預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