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德
(定安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海南定安 571200)
重癥肺部感染是呼吸內科危重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由多種耐藥菌或致病菌導致,發病后患者常伴有呼吸衰竭、發熱、咳嗽、痰中帶血等表現[1]。重癥肺部感染發生后病情進展較為迅速,若治療不及時則會導致患者死亡。目前臨床治療此類患者時多選擇敏感性高的抗生素類藥物,控制患者感染情況后在必要時行呼吸機輔助治療,但在患者治療過程中也存在藥物無法到達病灶或局部藥物濃度不足等現象,這也導致病情遷延或持續加重的發生[2]。因此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的預后受到臨床關注。低蛋白血癥即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異常降低,在既往的研究中已發現危重癥患者低蛋白血癥的發生風險較高,且ALB水平與危重癥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3-4]。為積極尋找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本研究探討合并低蛋白血癥對重癥感染患者短期預后的影響,期望為此類患者的治療及預后改善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定安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2例肺部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患者治療前均行血清ALB水平檢測,根據ALB水平的不同分為A組(16例,ALB水平正常,35~55 g/L)、B組(20例,輕度低蛋白血癥,30 g/L≤ALB<35 g/L)、C組(25例,中度低蛋白血癥,25 g/L≤ALB<30 g/L)和D組(21例,重度低蛋白血癥,ALB水平<25 g/L)。A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齡48~68歲,平均年齡(58.46±6.22)歲。B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49~66歲,平均年齡(57.96±6.15)歲。C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48~69歲,平均年齡(58.02±6.19)歲。D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齡47~66歲,平均年齡(58.83±6.52)歲。4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定安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經胸部X線及CT檢查診斷為肺部感染,且痰培養結果為陽性[5-6];②年齡>18歲;③均于治療前行血清ALB檢測;④臨床資料完善。排除標準:①近3個月內有抗菌或免疫調節藥物使用史;②合并惡性腫瘤;③伴有血液或免疫系統疾病;④伴有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或腦血管疾病;⑤經醫師評估患者存活時間<6個月。
1.2 研究方法①實驗室指標檢測:抽取患者入住ICU后(治療前)肘靜脈血3 mL,采用離心機(安徽中科中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型號:KDC-2046型),以3000 r/min離心15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公司,型號:AU680型)以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ALB,試劑盒由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②采用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Ⅱ(APACHEⅡ)評估患者病情[7]:APACHEⅡ評分共含有生理、年齡、慢性健康3個部分,分值范圍0~71分,分值與病情嚴重程度呈正比。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不同血清ALB水平重癥肺部感染患者治療期間相關指標。包括平均住院時間、住ICU時間、APACHEⅡ評分及28 d死亡情況。②比較不同預后重癥肺部感染患者血清ALB水平及APACHEⅡ評分。即比較存活及死亡重癥肺部感染患者血清ALB水平及APACHEⅡ評分差異。③評估血清ALB水平及APACHEⅡ評分預測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預后的價值。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行方差分析,兩兩比較行LSD-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采用受試者工作曲線(ROC)分析血清ALB水平及APACHEⅡ評分預測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預后的價值。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血清ALB水平重癥肺部感染患者治療期間相關指標比較D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住ICU時間、APACHEⅡ評分、死亡率高于C組、B組及A組,C組高于B組、A組,B組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血清ALB水平重癥肺部感染患者治療期間相關指標比較
2.2 不同預后重癥肺部感染患者血清APACHEⅡ評分及ALB水平比較預后死亡患者APACHEⅡ評分顯著高于存活患者,血清ALB水平顯著低于存活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預后重癥肺部感染患者血清APACHEⅡ評分及ALB水平比較(±s)

表2 不同預后重癥肺部感染患者血清APACHEⅡ評分及ALB水平比較(±s)
注:APACHEⅡ: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Ⅱ;ALB:白蛋白。
預后 例數 APACHEⅡ評分(分) ALB(g/L)存活 55 15.06±2.38 35.45±5.44死亡 27 22.57±4.09 24.19±2.19 t值 10.516 10.326 P值 <0.05 <0.05
2.3 血清ALB水平及APACHEⅡ評分預測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預后的ROC分析ROC分析證實,血清ALB水平及APACHEⅡ評分預測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預后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938、0.880(P<0.05),見表3、圖1。

圖1 血清ALB水平及APACHEⅡ評分預測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預后的ROC曲線

表3 血清ALB水平及APACHEⅡ評分預測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預后的ROC分析
重癥患者由于病情嚴重,往往存在蛋白質合成功能低下、營養狀況差等現象,故低蛋白血癥發生風險較高[8]。本研究結果顯示, D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住ICU時間、APACHEⅡ評分、死亡率高于C組、B組及A組,C組高于B組、A組,B組高于A組,提示血清ALB水平可對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療及預后產生負面影響,而合并低蛋白血癥可影響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預后。ALB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單鏈蛋白質,在總蛋白中占比為40%~60%,具有維持膠體滲透壓、擴充血容量等作用,當血液中ALB水平異常降低時可導致機體內環境紊亂、凝血功能異常及免疫功能減弱[9]。重癥肺部感染患者往往病情嚴重、身體機能較差,患者食欲不佳,此時可導致胃腸功能吸收受到影響,造成ALB合成原料攝取不足,血清ALB水平異常降低;同時受到疾病、感染、應激、創傷等因素的影響,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隨之增加,可導致ALB漏出增多,此時ALB異常降低。另外,患者治療期間需應用較多藥物,但均需要肝臟轉換、代謝,而長期用藥也會對肝臟功能產生異常影響,故ALB的合成也隨之受到影響。既往研究證實,低蛋白血癥會影響重癥患者的預后[10],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本研究還對不同預后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ALB水平及APACHEⅡ評分進行比較,發現死亡患者APACHEⅡ評分顯著高于存活患者,而血清ALB水平顯著低于存活患者,這一研究結果能夠與上述結論相互印證。分析原因,APACHEⅡ評分包含生理、年齡、慢性健康3個部分,并以量化評分的形式對患者的病情予以直觀、準確、全面的評估,可為疾病的預后評估、治療提供相應的指導,其臨床應用價值已受到較多臨床醫師的認可[11]。ALB可參與代謝、抗凝血等過程,具有維持膠體滲透壓、維持機體營養狀態等多種功能,血液中其水平含量異常降低將影響患者機體內環境、凝血及免疫,從而影響患者預后。另外,為明確血清ALB水平及APACHEⅡ評分對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預后預測的價值,本研究行ROC分析,證實APACHEⅡ評分≥19.045分、ALB≤26.115 g/L時能夠用于此類患者預后的預測,且AUC、敏感度、特異度均較高,因此后續在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療中可對其進行觀察,以便及時糾正低蛋白血癥或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合并低蛋白血癥可影響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預后,及時糾正低蛋白血癥或可為患者的預后改善提供幫助,同時經ROC分析證實APACHEⅡ評分、ALB水平可較好預測患者預后,臨床應當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