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亞敏
2022年6月24日,是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期間舉行,并達成多項共識。國際竹藤組織提出的“以竹代塑”倡議被列入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成果清單,并將由中國和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減少塑料污染,應對氣候變化,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
日益嚴重的塑料污染問題威脅人類健康,需要徹底解決,這已成為人類共識。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評估報告,在全世界總計生產出的92 億噸塑料制品中,約有70 億噸成為塑料垃圾,而這些塑料垃圾的回收率不足10%。塑料垃圾不僅對陸地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危害,而且加劇了全球氣候變化。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行動措施和替代產品,人類的生產生活安全將受到極大威脅。
減少塑料污染,迫在眉睫。國際社會相繼出臺相關禁限塑政策,提出禁塑限塑時間表:中國于2020年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鼓勵減少塑料消費,推廣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制品,并提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歐盟于2021年啟動實施全面禁塑法令;東盟發布了應對海洋塑料垃圾的區域行動計劃……一石激起千層浪。目前,已有140 多個國家明確制定或發布相關禁塑限塑政策。此外,還有許多國際公約和國際組織等也在采取行動,支持國際社會減少和淘汰塑料制品,鼓勵發展替代品,調整產業及貿易政策等來減少塑料污染。

竹產品
2022年3月2日,在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續會上,聯合國各成員國一致通過決議,要建立一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到2024年達成一項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涉及塑料制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其生產、設計、回收和處理等。這將是繼《巴黎協定》后,最重要的一項國際多邊環境協定。
竹子到底有哪些優勢與潛力?“以竹代塑”理念為何深入人心?
竹子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研究顯示,竹子的最高生長速度是每24 小時可長1.21 米,2—3 個月即可完成高生長和粗生長。竹子成熟快,3—5年即可成林,且年年出筍長新竹,產量高,一次造林,可永續利用。竹子分布廣泛,資源規模可觀。全球已知竹類植物1642 種,已知有39 個國家竹林面積總計5000 萬公頃以上,年產竹材超過6 億噸。其中,中國有竹類植物800 多種,竹林面積641 萬公頃。
竹材用途廣泛,可實現全竹利用,幾乎沒有廢料。竹產品多元豐富,目前已開發的竹產品種類超過1 萬種,涉及衣、食、住、行等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刀叉勺、吸管、杯子和盤子等一次性餐具,到家居耐用品,再到工業領域如冷卻塔竹格填料、竹纏繞管廊等工業產品,竹制品在很多領域都可以替代塑料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竹制品在整個生命周期都保持低碳水平甚至負碳足跡。從碳匯過程來看,竹產品與塑料產品相比,碳足跡為負值。竹制品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更好地保護環境,保護人類健康。
尋找塑料替代品是減少塑料使用、減輕塑料污染,從源頭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竹子或為天選之材。
竹材是塑料的最佳替代品。作為綠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質材料,竹子在應對全球禁塑、限塑、低碳、綠色發展領域大有可為。在全球治理塑料污染的大潮下,國際竹藤組織積極倡導“以竹代塑”,攜手合作伙伴,推廣竹子在減少塑料污染、代替塑料產品方面的突出優勢和作用。
國際竹藤組織提出的“以竹代塑”倡議得到了東道國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作為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的成果之一,被納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具體行動。事實上,在此之前,國際竹藤組織一直在為推廣“以竹代塑”做著不懈努力。
2019年12月,國際竹藤組織攜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竹藤中心在第二十五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舉辦“以竹代塑應對氣候變化”邊會,探討竹子在解決全球塑料問題、減少污染排放方面的潛力和前景。2020年12月,在博鰲國際禁塑產業論壇期間,國際竹藤組織與合作伙伴共同組織“以竹代塑”展覽,并就減少塑料污染、一次性塑料制品治理與替代產品等問題,發表主旨報告和系列演講,為全球禁塑限塑議題推介竹子解決方案。2021年3月,國際竹藤組織在線舉辦“以竹代塑”相關主題講座;9月,國際竹藤組織參展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搭建竹藤特展,展示竹子在減塑消費和綠色發展中的廣泛應用,以及在低碳循環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優勢,并攜手中國竹產業協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竹藤中心舉辦“以竹代塑”國際研討會,探討竹子作為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10月,在四川宜賓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竹文化節期間,國際竹藤組織再次舉辦“以竹代塑”國際研討會,就塑料污染防治政策、替代塑料產品研究與實踐案例展開討論。2022年6月,國際竹藤組織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竹藤中心聯合開展竹吸管、小徑竹纏繞管和竹漿模塑包埋盒研究……
這一系列行動不僅展示竹子在減塑和代塑方面的重要作用,還大大提高了國際竹藤組織成員國和國際社會對“以竹代塑”巨大潛力的認識和關注。
青青翠竹稟天然。竹子其實可在應對一系列全球挑戰方面發揮作用。17 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有7 個與竹子密切相關,具體包括:消除貧困、廉價和清潔能源、可持續城市和社區、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氣候行動、陸地生物、全球伙伴關系等。
“以竹代塑”倡議被納入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成果清單,是繼往開來的標志性事件,對于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面向未來,國際竹藤組織將高擎發展大旗,一如既往與中國和國際社會一道,制定“以竹代塑”行動計劃,推動“以竹代塑”進程;繼續致力于將“以竹代塑”倡議納入更多不同層面的政策體系,支持、幫助世界各國制定、推廣相關政策;繼續深化“以竹代塑”科技合作,創新竹產品代塑的用途、效率及標準化發展,為新技術利用、新產品開發創造條件;繼續在全球范圍內開展“以竹代塑”市場推廣和公共宣傳。

1 竹制燈飾

2 竹海

3 “編竹聽風”空氣樹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國際竹藤組織相信,隨著竹材利用的科技創新,竹子的應用將更加廣泛,代替塑料的領域也越來越廣,在生產生活、各行各業的賦能
也將越來越強。
本文圖片由國際竹藤組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