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英
吉安市婦幼保健院,江西 吉安 343000
過敏性結膜炎(AC)多發生于過敏體質者,家族史、飼養寵物、居住環境衛生不佳等均可能是誘發AC 發生的主要因素[1]。AC 患兒常出現眼癢、流淚、分泌物增加、眨眼等癥狀,若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隨著癥狀逐漸加重,患兒常合并瞬目頻繁并發癥,影響正常生活質量[2-3]。藥物是治療AC合并瞬目頻繁的重要手段,抗組胺藥通常局部使用,常用滴眼液為依美斯汀滴眼液,可暫時緩解AC 的體征及癥狀[4]。但目前關于該藥物治療AC 合并瞬目頻繁的效果尚未證實,相關報道較少,鑒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富馬酸依美斯汀治療AC 合并瞬目頻繁的療效。
研究經吉安市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選取2020 年7 月至2021 年6 月在吉安市婦幼保健院治療的68 例AC 合并瞬目頻繁的患兒,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34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8 例;年齡(8.17±1.33)歲,年齡范圍3~12 歲;類型:季節性AC 18 例、春季角結膜炎9 例、特應性角結膜炎5 例、其他2 例。觀察組中,男17 例,女17 例;年齡(8.39±1.27)歲,年齡范圍3~12 歲;類型:季節性AC 17 例、春季角結膜炎10 例、特應性角結膜炎4 例、其他3 例。兩組患兒基礎資料相比較(P>0.05)。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①AC 符合我國2018 年專家共識[5]中相關診斷標準,且經眼部檢查、結膜分泌物涂片、皮膚試驗等檢查確診;②患兒合并瞬目頻繁,符合《臨床眼科學》[6]中標準,正常瞬目頻率為15~20 次/min,若兒童長時間瞬目頻率>20次/min,伴用力擠眼則為瞬目頻繁;③患兒家長對本次研究知曉,并簽訂知情同意書;④入組前半個月未經其他抗過敏藥治療。(2)排除標準:①合并先天性心臟病或其他臟器疾病者;②對本次使用藥物過敏者;③伴其他眼表疾病患兒;④既往存在眼科手術史者;⑤急性感染性結膜炎者。
(1)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首先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其盡量避免或減少與變應原接觸,如可殺滅房間蟲螨、避免接觸花粉等;告知家屬對患兒進行眼瞼冷敷,以暫時緩解癥狀;通過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并給予患兒進行藥物治療,如通過色甘酸鈉滴眼液(武漢五景藥業,國藥準字H42021086,規格:8 mL∶0.16 g)滴眼治療,外用滴眼,1~2 滴/次,4 次/d;服用西替利嗪口服液(北京韓美藥業,國藥準字H20093320,規格:60 mL∶60 mg),年齡>12 歲兒童用量:10 mL/次,1次/d;≤12 歲兒童:若體重>30 kg,10 mL/次,1次/d;若體重≤30 kg,5 mL/次,1 次/d。(2)觀察組:在對照組干預措施基礎上,進行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愛爾康,國藥準字H20100207,規格:5 mL∶2.5 mg)治療,1~2 滴/次,2 次/d。均治療1 周。患兒均接受為期1 周的治療,期間無脫漏病例。
(1)療效。于用藥前、用藥1 周后,記錄眼部主要癥狀,其中眼癢根據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記0、2、4、6 分,流淚、畏光、球結膜水腫、充血及眼分泌物根據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記0、1、2、3 分,總分為21 分,分數越高,眼部癥狀越重。根據治療前后上述眼部癥狀評分減分率[(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評估療效。顯效:患兒癥狀及體征顯著改善,減分率≥70%;有效:患兒眼部癥狀、體征有一定好轉,減分率≥30%且<70%;無效:患兒眼部各癥狀及體征未見好轉,甚至出現加重情況。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2)主要癥狀改善時間:記錄并比較兩組患兒眼癢、瞬目頻繁、流淚、結膜水腫或充血、瞼濾泡等主要癥狀改善時間。(3)淚膜穩定性、瞬目次數:將熒光素試紙條置于兒童下穹窿結膜囊內,淚膜破裂時間(BUT)試驗中叮囑其瞬目3~5 次,使得熒光素均勻分布于眼表,記錄患兒最后睜眼到眼角膜出現干燥斑的時間。將患兒頭部置于裂隙燈頭架上,觀察眼角膜上皮染色情況,將角膜劃分為4 個象限,每個象限根據染色面積計分為0~3分,如下:整個區域無染色為0 分,染色區域<整體的1/3 為1 分,在1/3~1/2 之間為2 分,>1/2 為3 分,角膜熒光素染色試驗(FL)總分12 分,分數越高,角膜上皮損傷越重。并記錄兩組治療前瞬目次數。(4)不良反應:記錄并比較兩組頭疼、異夢、乏力、視物模糊、眼部刺痛、眼干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5.0 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和頻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全部計量資料均經Shapiro-Wilk 正態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以配對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高于對照組的76.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觀察組眼癢、瞬目頻繁、流淚、瞼濾泡等主要癥狀改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主要癥狀改善時間(d,)

表2 兩組主要癥狀改善時間(d,)
治療前,兩組淚膜穩定性、瞬目次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BUT 顯著升高,FL 顯著下降,瞬目次數顯著減少,且觀察組BUT 高于對照組,FL 低于對照組,瞬目次數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淚膜穩定性、瞬目次數比較()

表3 兩組淚膜穩定性、瞬目次數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aP<0.0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AC 是一種非感染性眼部疾病,主要由表面肥大細胞、免疫球蛋白IgE 等介導的超敏反應引起,且其發病還與趨化因子、白三烯等多種炎癥介質有關。因兒童器官發育、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眼結膜黏膜通透性更強,因此,AC 發病率更高,且隨著癥狀加重,部分患兒會出現瞬目頻繁癥狀[7]。目前,眼瞼冷敷、局部點眼藥物是治療AC 重要手段,以藥物治療最為常見,如抗組胺藥、非甾體抗炎藥、局部血管收縮劑等[8-9]。
色甘酸鈉滴眼液是常用外用滴眼液,多被用于AC 中,可通過抑制細胞內環磷腺苷磷酸二酯酶,提高環磷腺苷濃度,阻止鈣離子進入肥大細胞,進而阻止釋放過敏反應相關炎癥介質,利于減輕AC 患者眼部不適癥狀[10]。但該滴眼液主要靶點是MCT 肥大細胞,多存在于空腔臟器黏膜內,如小腸、結腸,因此,對眼結膜的作用較微弱,治療AC 效果有限。依美斯汀是相對選擇性的組胺受體阻斷劑,不僅能夠有效抑制磷脂酰肌醇水解,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皮細胞分泌炎癥因子,如白細胞介素(IL)-6、IL-8 等,進而減輕AC 患者炎癥反應[11-12]。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眼癢、瞬目頻繁、流淚、瞼濾泡等主要癥狀改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治療后瞬目次數少于對照組,結果表明,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療兒童AC 合并瞬目頻繁的患兒的療效確切,可縮短患兒主要癥狀改善時間,減少瞬目次數。分析原因可能為,依美斯汀是選擇性較強的藥物,能夠抑制H1 受體活性及肥大細胞釋放組胺,進而降低炎癥因子釋放,調節T 淋巴細胞活性,減輕因大量組胺釋放誘發的結膜充血、水腫等癥狀;依美斯汀可抑制結膜血管滲透性,減輕眼癢、眼瞼充血等過敏癥狀。此外,該藥物通過控制組織胺分泌,降低結膜血管通透性,降低黏附分子-1 水平,進而下降血管通透性,減輕炎癥反應,快速改善患兒癥狀及體征,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還發現,治療后,觀察組BUT 高于對照組,FL 低于對照組,說明依美斯汀治療兒童AC 合并瞬目頻繁者,可促進淚膜功能恢復,這可能與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能夠有效抑制機體變態炎性反應,進而促進淚膜功能恢復有關。本研究中,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依美斯汀治療AC 合并瞬目頻繁患兒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安全性較高。但本研究有局限,如療程較短,僅觀察依美斯汀治療患兒的近期療效及安全性,關于遠期效果、安全性還需今后延長隨訪時間進一步證實。
綜上所述,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療兒童AC 合并瞬目頻繁的患兒,可提高臨床療效,縮短患兒主要癥狀改善時間,促進淚膜功能恢復,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