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延安 郭樹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做強做優做大自身、激活市場主體活力的同時,要更加注重打造健康文明、昂揚向上的企業文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更加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新形勢,提供強有力的“軟實力”支撐。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不能簡單地“就黨建抓黨建、就文化興文化、就管理抓管理”,必須立足企業功能定位、職責使命、職工群眾廣泛認同的價值取向,充分結合國情、黨情、社情、企情,以黨的建設為引領,融入經營管理之中,才能保證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具有引領性、先進性和凝聚性。
國有企業建設企業文化,必須要旗幟鮮明堅持黨的領導,以黨的先進性引領企業文化建設。一是建設企業文化,必須要有政治性。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正處于攻堅期和深水區,黨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為此,建設企業文化必須厚植黨建優勢,堅決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圍繞“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精準對企業分析把脈,頂層設計企業文化的靈魂內核,把黨的先進思想和運行機制融入到企業價值觀塑造和企業管理中去,實現黨建對文化理念、實現載體、工作主線及體系搭建實現的全過程引領。二是建設企業文化,必須要有思想性。“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由此可見,黨建是建設文化的基礎,企業文化就是黨建文化的具體體現,所以,建設企業文化必須要把確保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企業落地落實作為核心內容,更好地引領企業健康發展,引導員工樹牢“四個自信”,堅定“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三是建設企業文化,必須要有引領性。黨建是企業改革發展的“方向標”和“壓艙石”,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競爭和發展的靈魂,在新時期建設企業文化,必須要同加強黨的領導、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寓黨建于企業的運營管理、制度建設、人才隊伍建設、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把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企業文化在提升管理水平,服務企業發展中有生命力、感召力和影響力。
“人”和“生產”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兩個核心要素,建設企業文化,必須要緊緊圍繞這兩大要素做文章。一是要堅持以人為本。人才資源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發掘人的最大潛能,為企業發展釋放更大活力,保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要堅持把“人才強企”戰略融入企業文化建設范疇,圍繞管理、技術、操作“三支隊伍”,設置選拔任用、教育培養、日常管理、業績考核、結果激勵的全鏈條管理機制,讓每一名員工在企業中都能準確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崗位上實現自我價值。如針對管理崗位,要以“復合型”為目標,科學建立輪崗交流、上掛下派等管理機制,以制度形式倒逼管理人員履職盡責、擔當作為。針對技術崗位,要以“高精尖”為方向,建立職稱評聘機制,打通成長通道,鼓勵技術人才圍繞生產經營立項攻關,研究攻克更多的“卡脖子”技術;針對操作崗位,要堅持“一專多能”思路,推行持證上崗、晉級管理等措施,引導員工立足崗位,主動提升技能,自主開展小發明、小改革、小創造、小建議等活動,為企業提升經濟效益貢獻聰明才智。二是要堅持服務中心。企業文化最根本目的是引領企業發展、服務企業發展。為此,要把企業文化有機融入生產經營、科技創新、深化改革、安全環保等重點工作之中,貫穿于運營管理的每個環節,固化到每個崗位之中,設置嚴謹規范的工作制度、科學合理的工作流程,潛移默化地引導職工“上標準崗、干標準活”。同時,可以因地制宜地推廣“三基”建設、6S管理、HSE體系、PDCA循環、手指口述等管理模式,開展達標創建、示范創建等活動,以規范的制度管理和有效的獎懲激勵機制,提高員工執行力,推動企業逐步由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實現“無為而治”。三是要打通“人”與“企業”的關系。人員成長和企業發展是相輔相成的,要堅持在發展中關心關注員工的健康成長,要建立黨政工團齊抓共管機制,切實解決員工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大力開展技能比武、崗位練兵以及關心慰問、扶危濟困等活動,讓員工切實感受到企業的溫暖,從而形成“我為企業、企業為我”的良好局面。
企業文化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實踐的理念總結和升華,從經營管理中提煉出文化精髓。一方面,建設企業文化不能單純地閉門造車,人云亦云,搞虛無縹緲或者是“高大上”的愿景、理念、價值追求等不接地氣的口號。必須要與企業的發展緊密相連,充分融入企業行之有效的、能得到廣大員工認可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要緊跟時代步伐和企業發展實際,主動接受并適應新時代市場經濟的改革觀念、競爭觀念和效益觀念。從企業經營理念、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方面入手,堅持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相統一,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去粗取精,不斷優化總結、提煉提升、拓展延伸企業文化的內涵,讓企業文化更好地體現社會變革的時代性、把握企業發展的規律性,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員工思想日益多元等諸多因素下,能與時俱進地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管理的變革,是新時代國有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和長遠發展的有效途徑,唯有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將企業文化建設放到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上研究布局,才能形成黨建、文化、管理三者協調、互補、相融的企業文化,真正實現文化育人、文化管理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