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勇 向達兵 吳明山 劉純弟
恩施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恩施市 445000
2019 年國務院出臺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之后,明確提出要在職業院校或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加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制度試點,1 為學歷證書,X 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按照這一要求,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測與維修課程要重視職業等級證書的考核內容,課程標準根據企業的實際工作崗位需求來進行設置,完成人才培養和市場工作之間的有效對接,基于整體架構進行人才的綜合培育。
早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當中,就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書制度,使專業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之間能夠順利進行銜接,并且體現終身教育理念。所以對于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而言,要想實現協調發展,就需要通過各自融通來促進教學改革,建立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技能型人才,滿足不斷變化的人才市場需求。由于現在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使得很多技術型崗位的人才缺口擴大,也對新時期的人才培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學歷教育要有效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完成長期的職業資格培訓進行系統的知識和技能教學,穩步推進“課證融通”。這樣一來可以將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進行同步推進,解決原有的教育和市場脫節現象,使得人才教育和培養工作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對于職業院校而言,職業資格鑒定的核心在于對技能進行綜合考察教學標準和職業標準進行融合之后,可以促進教學內容和崗位能力之間的匹配和對接,使得教學過程符合崗位工作的真實情境,讓學業評價和職業技能評價更加符合教育質量的改革發展要求。
課證融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夠根據職業技能的等級標準和教學標準,將證書培訓內容有機融入人才培育計劃當中。課證融通的實施意義在于學生畢業之后能夠直接取得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這樣一來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就業,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技能過程與職業資格標準保持一致,符合其未來的崗位能力需求,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就業對口率,對于提高學生的崗位技能和就業能力均具有突出效果。課證融通模式下的職業教育,重視職業資格認定和學歷教育的推進,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共同作為崗位能力培養的周期環節,一方面幫助學生獲取一次性就業能力,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培養工作職能變化能力,可以根據自身的職業發展需求來進行進修甚至創業,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能力標準的開發和分析是展開系統化研究的主要方向,相關研究者需要針對不同對象的特征進行能力標準開發,基于相似的開發方法和開發原則應用于職業教育階段。在進行職業能力標準開發時,一般會采取兩種類型,一種是任務分析,另一種則是功能分析。其中任務分析強調對工作崗位所需要的任務技能展開評估,然后對這一職業進行分析和探討,明確提出從事該職業所需要的執行能力和應用能力,最后將其過渡為職業綜合能力和專項能力;而功能分析則是基于整合能力標準的一種評估方法,可以將情境當中的知識技能和某些非技術職業能力進行整合,在分析過程當中關注職業的功能性,以職業工作的結果產出作為主要分析對象。具體來看,就是將職業的功能劃分為幾個不同層次的目標,根據所學目標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人力標準開發工作應該始終秉承科學性和可行性的要求,讓能力標準實現專業化和適配性,針對職業教育能力標準對學生進行培育。
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測和維修課程當中涉及到不同的內容模塊,包括汽車的制動安全系統研究、汽車電子電器系統研究、汽車驅動系統研究等多個模塊,不同的模塊有著不同的教學要求和職業資格認定要求,所以技術類專業培養工作應以提升學生的學科能力為基礎制定專業的能力標準框架,在明確崗位工作和行動導向的前提下,通過實訓實習指導和專業教學等方面重塑職業能力標準結構,評估學生是否有達到勝任工作的能力。雖然某些工作制定時的參考依據不同,但對于同一類型工作內容,對應的知識技能要求當中會有相似的工作對象。
例如從職業道德模塊來看,思想方面需要讓學生保持遵紀守法和團結協作精神,并具有職業道德和職業認知;從法律模塊來看,需要讓學生遵循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完成設備的安全操作;從技術模塊來看,專業知識需達到一個新的層次和標準。這表明職業資格標準和專業職業能力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在能力標準開發過程當中,也應該對技能提出具體要求,分析職業資格標準的相關項目落實到職業能力標準培養范圍之內。
汽車的發動機電控系統等課程應該成為證書制度下的重點內容,將專業課證融合實施進行有效推進,以證書確定課程優化體系,并且修訂課程標準,制定強化教學實踐培訓方案,在此基礎之上完成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的深度對接。其中職業資格證書模塊可以參考汽車運用和維修方面的職業技能領域,確定職業等級標準之后,將不同的模塊設置為相應的等級。例如初級模塊指的是一般的檢查保養技術,中級模塊指的是具有一定難度的檢測維修技術,而高級模塊則指的是具有較高難度的診斷分析內容。在課程內容的學習過程當中,需要讓學生了解到車身電器以及底盤電控系統等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將其與職業技能標準相互對應,所有的課程模塊設置根據教學大綱計劃來進行。此外,對于專業課程未涵蓋的內容,可借助選修課或其他拓展課程的組織形式進行內容的補充,在課程體系方面對架構進行重新調節,使之與證書內容保持匹配。這樣一來可以完成等級證書與課程內容之間的對應完成職業能力的遞進培養。學校內部也應該建設一支相應的專業教學團隊,目的在于制定課程標準,依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的對應模塊完成工作任務的分解與實施。例如除去技術方面的教育之外,還可以將工匠精神和職業道德等有關內容融入職業技能培訓中。
從課程實施的角度來看,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測和維修工作所對應的行業標準或崗位標準,應該與相關專業現有的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進行匹配,基于教學目標完成對比分析,對部分內容進行增減或修改,實現全方位課證融通。在具體的課程體系當中,可以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融入不同品牌汽車的職業教育項目當中,通過訂單式培育來讓學生掌握專項技能。例如目前的怠速控制系統檢修工作當中就包含了怠速控制系統的原理、控制電路設計等不同方面,目的在于讓學生熟練掌握轎車和汽車的怠速控制系統,學會檢測并排除怠速控制系統故障。另外在排放控制系統檢修、柴油機電系統檢修、發動機電控系統、綜合故障檢修等多個方面都有著職業資格認定標準。
學生按規定完成必修課的學習之后參加對應的證書考試達到專業能力要求之后,重新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確定下一階段的專業核心課程、專業基礎課程、以及對應的實踐拓展課程,根據不同階段的人才培養目標崗位需求進行課程體系和技能模塊的整合。學生至少能夠選取一個模塊進行考核取得對應的證書,使得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和重構能夠基于學生的職業能力突出專業化要求。在重新設計的課程體系架構之下,專業內部的幾門核心課程也可以進行改進和優化,例如發動機電控系統綜合故障檢修課程、怠速控制系統檢修課程、點火控制系統檢修課程等可以同步進行,通過課程重組的方式將汽車故障診斷工作的不同模塊進行整合,在學生完成課程學習之后就可以報考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該職業證書要求學生能夠正確使用各類汽車檢修工具和儀器設備,熟練掌握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各個零部件和器件的拆裝步驟,檢驗檢測方法,學會診斷并排除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的條件故障。
教學工作站能夠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要求,基于現代課程的專業化要求設立了專門的內容平臺制定課程標準和內容整合。例如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可以將本課程內部對應的技能要求和知識要求進行清單式列舉,并召開課程建設的研討會議,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對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維修保養的具體項目和課程標準之間進行融合,確定是否要增加內容或刪除內容,做到課程標準和職業標準的深度對接,完成課證融通。
例如在汽車發動機的構造和維修方面,學生不僅要懂得如何對冷卻系統進行科學評估,同時還要借助冰點儀等測試結果來準確地判定發動機是否更換;在設備方面要規范拆裝汽缸蓋或活塞連桿組,并解體發動機缸體完成清洗。可以看到這些內容之間都能形成有序配合,可通過修訂課程標準之后,將教學過程和工作過程的實施方案進行整合。
例如,基于前文的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維修項目而言就可以按照多個層次展開分級設計,這一點和前文提到的多層次教學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因為每個級別可以設置不同的具體工作任務,每一個工作任務可以專門建設為一個工作站。工作站約等于維修企業的內部工位,有著具體的工作任務要求,同時也是證書制度的關鍵考核內容。工作站之內配備了專業的教學團隊和技術人員,圍繞工作內容設置了工單或實訓設備。這些內容作為指導性文件,可以引導學生制定工作計劃達到不同的目標和任務,包括在達成任務的過程當中要對哪些數據進行測量,要對哪些問題進行解決等。在完成一個工作站的任務之后可進行循環更換,讓其他的學生進入該工作站之內學習,最終實現每一名學生循環到各個工作站完成實訓。學生到了工作站之后,按照工單要求展開實訓,教師則在各個不同的工作站之間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可以類比為企業內部的技術總結和維修人員之間的關系,維修人員在拿到工單之后到達工位對車輛進行檢修,技術總監則在不同的工位之間展開技術指導。這種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的融合,院校和企業可以共同配合監督人才培育質量,建立職業教育評價體系,讓相關學生既具有崗位工作能力又具有良好的知識水準。
未來的考核機制需要根據內容的不同劃分為理論知識考試部分和操作技能考核部分,然后以此為基礎制定不同的技能要求和知識要求,在課證融通背景之下完成兩個維度的能力評估。為了確定不同的能力體系,更加清楚地展示出職業資格標準當中的對象和要求認定,可以對其中的能力單元進行綜合分析,確定學生在某一個方面的專項技能水準。在進行能力標準判定時,可以將其命名為能力維度,能力指標以及內容描述等不同模塊,除去基本的技術內容之外,還包括職業道德或職業素養等方面、法律法規制度執行方面等,盡管在評價的過程當中,不會將所有崗位內容進行涵蓋,但由于汽車維修各個崗位能力要求具有不同的側重點,所以,進行評價時,可以考慮確定學生畢業后可能從事的崗位,然后從崗位工作角度將一些能力相通的能力指標進行合并,控制評價標準。再將學生的能力領域展開細化分解之后,可以判定學生是否能夠達到相應的教學要求。學校在制定考核機制時,可以邀請學校的教師或專業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共同完成職業能力的資格認證,確定學生在某一個階段的學習成果,將具有代表性的專業學科內容進行整合,打造為未來課程體系建設和職業資格認定階段當中的主要教育內容模塊。例如在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檢修資格認定過程當中,就需要讓學生了解到燃油控制系統的主要部件以及電路檢測方法,分析常用傳感器的作用與工作原理,做好性能檢測與解碼器應用。此外還應該對某些品牌轎車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結構和原理進行評估,掌握車輛電控系統的故障檢修方法,學會檢測并排除點火系統故障等。
在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測與維修等有關課程的教學改革之中,應該進一步按照技能等級標準,將證書培訓內容與課程標準進行融合,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探索出改革的新路徑。作為教育工作者要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來促進教學內容和線上教育的整合,提升人才培養工作的靈活性。最終實現院校、企業和學生三方主體共同推進機制。借助職業教育培訓,對教學質量和培育質量進行改革,將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展開融合,促進職業教育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的雙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