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之信汽車有限公司 譚作慶,曾根斌
一輛2010款奔馳S350L車(底盤號為221156),搭載M272發(fā)動機,累計行駛里程約為23萬km,因后備廂蓋無法電動關閉而進店檢修。
接車后首先試車,發(fā)現(xiàn)后備廂蓋能夠進行電動關閉操作,但是無法上鎖(即后備廂蓋鎖關閉第一個制動器后,無法通過鎖止元件進一步電動關閉)。用故障檢測儀檢測,讀得的故障代碼為“9070 Component M14/7(Trunk lid CL motor) is defective”(圖1),含義為后備廂蓋鎖電動機失效。執(zhí)行故障代碼9070引導檢測,要求進一步檢查后備廂蓋鎖電動機及其相關線路。

圖1 讀得的故障代碼(截屏)
拆下后備廂蓋鎖總成,用手推動鎖閂至主止動器位置(圖2),當手離開后,鎖閂又回到解鎖位置,不正常(正常情況下,鎖閂應能夠鎖止),懷疑是后備廂蓋鎖總成故障。更換后備廂蓋鎖總成,操作駕駛人側車門裝飾板上的后備廂蓋控制開關,后備廂蓋的電動關閉功能恢復正常。再次操作后備廂蓋控制開關,后備廂蓋無法開啟,需要使用機械鑰匙去打開。打開后備廂蓋后,用手推動鎖閂,鎖閂又出現(xiàn)無法鎖止的現(xiàn)象。

圖2 用手推動鎖閂至主止動器位置
難道更換的后備廂蓋鎖總成有故障?帶著這樣的疑問,拆卸后備廂蓋鎖總成,嘗試給后備廂蓋鎖電動機進行解鎖供電,后備廂蓋鎖總成傳出“咔咔”幾聲,然后再去測試鎖閂,發(fā)現(xiàn)鎖閂可以手動鎖止。再次給后備廂蓋鎖電動機進行解鎖供電,用手推動鎖閂至第一個制動器位置,嘗試給后備廂蓋鎖電動機進行反向供電,發(fā)現(xiàn)鎖閂也能夠電動鎖止。通過緊急拉索解鎖鎖閂,用手推動鎖閂至主止動器位置,鎖閂又會出現(xiàn)鎖止的現(xiàn)象。測試舊的后備廂蓋鎖,現(xiàn)象也是一樣,由此排除后備廂蓋鎖總成存在故障的可能。
查閱相關電路(圖3)得知,后備廂蓋鎖電動機(M14/7)由后側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10/2)控制。再次給后備廂蓋鎖電動機進行解鎖供電,安裝后備廂蓋鎖總成至后備廂蓋上。用手推動鎖閂至第一個制動器位置,并用萬用表測量后備廂蓋鎖電動機的線路電壓,發(fā)現(xiàn)無促動電壓生成,不正常。拆下后備廂內裝飾板,脫開N10/2導線連接器K5和后備廂蓋鎖電動機導線連接器,用萬用表電阻擋測量N10/2與后備廂蓋鎖電動機之間的線路,測得N10/2導線連接器K5端子2與后備廂蓋鎖電動機導線連接器2端子2之間線路的電阻為∞,由此判斷此段線路存在斷路故障。

圖3 后備廂蓋鎖電動機電路
一邊晃動線束,一邊用萬用表測量N10/2導線連接器K5端子2與后備廂蓋鎖電動機導線連接器2端子2之間線路的導通性。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后備廂右后側一個線卡軋帶處的線路存在間歇性斷路現(xiàn)象。拆開線束包扎件,并用力拉了拉受損的導線,有幾根導線隨即斷裂,其中也包含了紅色的后備廂蓋鎖電動機控制線(圖4)。分析認為,由于線卡軋帶太緊,長時間開關后備廂蓋造成線路受損,出現(xiàn)間歇性接觸不良現(xiàn)象。

圖4 斷裂的后備廂蓋鎖電動機控制線
修復上述斷裂的線路,并重新固定線卡軋帶后試車,后備廂蓋電動關閉功能恢復正常,至此故障排除。
一輛2011款奔馳R350車(底盤號為251165),搭載272967發(fā)動機,累計行駛里程約為21萬km。車主反映,后備廂蓋的電動關閉功能失效,只能手動關閉后備廂蓋。
接車后首先試車,打開后備廂蓋,操作后備廂蓋上的關閉按鈕,后備廂蓋無法關閉。檢查后備廂照明燈,后備廂照明燈點亮,判斷后備廂蓋鎖總成內的開關位置狀態(tài)正常。操作后備廂蓋上的關閉按鈕,用故障檢測儀讀取尾蓋關閉控制單元數(shù)據(jù)流,關閉按鈕的實際值顯示為操作。根據(jù)上述檢查結果,排除后備廂蓋鎖總成和關閉按鈕導致故障的可能。用故障檢測儀檢測,讀得的故障代碼為“994513 Contact strip 2 for anti-pinch protection has a malfunction.There is an open circuit”,含義為防夾保護壓條2存在斷路故障。根據(jù)故障代碼的提示,初步判斷后備廂右側防夾保護壓條或其線路存在故障,導致后備廂蓋的電動關閉功能失效。
檢查右側防夾保護壓條導線連接器(位于右后尾燈部位),導線連接器連接牢靠。脫開右側防夾保護壓條導線連接器,未發(fā)現(xiàn)導線連接器端子存在松動、腐蝕現(xiàn)象。拆檢右側防夾保護壓條(圖5),未發(fā)現(xiàn)防夾保護壓條有破損的痕跡。用萬用表測量右側防夾保護壓條的電阻,為1.905 kΩ。繼續(xù)測量左側防夾保護壓條的電阻,為3.858 kΩ;用手按壓左側防夾保護壓條,測得的電阻會變?yōu)?00 Ω以內(備注:防夾保護壓條受力后電阻應隨按壓力的變化而變化)。根據(jù)上述的檢查,并結合故障檢測儀給出的防夾保護壓條電阻的標準數(shù)據(jù)(防夾保護壓條不受力時電阻應為3.8 kΩ~4.1 kΩ,受力后電阻應小于1.2 kΩ),初步判斷右側防夾保護壓 條存在故障。使用電阻盒代替右側防夾保護壓條,當接入的電阻盒電阻為2.241 kΩ~4.466 kΩ,故障代碼994513的狀態(tài)由當前變?yōu)榇鎯Γ藭r后備廂蓋的電動關閉功能恢復正常。當接入的電阻小于1.42 kΩ時,故障代碼99451的狀態(tài)為存儲,此時后備廂蓋的電動關閉功能失效。分析認為,由于尾蓋關閉控制單元監(jiān)測到右側防夾保護壓條的電阻存在異常,認為后備廂蓋被東西夾住,故開啟防夾保護功能,以限制后備廂蓋的電動關閉操作。

圖5 拆檢后備廂右側防夾保護壓條
更換右側防夾保護壓條,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