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核電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張 毅
在巍峨的云臺山麓、廣袤的黃海之濱,坐落著中俄核能合作典范項目——田灣核電站。篳路藍縷,櫛風沐雨,歷經25載,中核田灣人傳承“兩彈一星”精神和核工業精神、大力弘揚“強核報國、創新奉獻”的新時代核工業精神,把追求卓越的精神一點一滴融入血脈、浸入靈魂,克服了一道道難題,取得了一次次成功,實現了一個個跨越,把曾經一片荒蕪的扒頭山建設成為全球在運和在建總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使追求卓越的精神在這片熱土上落地生根、茁壯成長、開花結果,更為中俄兩國能源合作、中核集團戰略發展貢獻了田灣力量、田灣智慧和田灣方案。

圖1 田灣核電1-8號機組全景
田灣一期工程因為設計和設備供貨等多重原因,拖期長達29個月,給工程建設帶來了巨大影響,項目甚至面臨失敗的風險。面對重重困難,一期工程建設者倍感壓力,而當時恰逢國內核電蓬勃發展,到處需要人才,隊伍穩定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當時的我還是剛入職的應屆畢業生中的一員,在這樣內外交困的環境下,我們這一群剛畢業的“紅小鬼”和核工業的“老革命”前輩,以及其他單位招聘人員即所謂“招來的”,一起抱著“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決心,堅守在這片揮灑青春和汗水的熱土上,為了同一個目標,朝乾夕惕,共克時艱。特別是在1、2號機組調試期間,我們的運行隊伍采取了四班三倒機制,相當于在8天時間里,有6天要堅守在崗位上,除了倒時差的一天,剩下的一個休息日還要翻譯規程和提前熟悉試驗方案。調試指揮部成員更是24小時吃住在現場,確保調試試驗24小時不間斷,正是憑著這股不怕苦、不服輸的精神,終于在2007年實現了1、2號機組商運。
一期工程的建成只是一個開端,從成功到卓越的道路是漫長的。直至2012年,田灣1、2號機組的WANO(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排名從2008年首循環的359/204上升到了92/81名,雖有所進步,但這緩慢的進步并不符合我們追求卓越的精神。于是,我們提出2017年1、2號機組WANO綜合排名升入前十且一臺機組升入前三的目標。

圖2 田灣核電1號機組第1次大修
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科學謀劃,制定以卓越目標為導向,持續提升運營管理和業績水平的卓越管理模式:推行標準核電績效模式,建立SAT培訓體系,開展6S精益化管理。開展大修績效提升,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不斷刷新自身保持的VVER機組大修工期世界紀錄。積極推動科技創新,解決了一回路硫酸根高、核島設備冷卻水銅離子腐蝕、發電機端部振動大等難題,提高了設備的運行可靠性。我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和毅力,把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精神深深烙在每個中核田灣人的身上,烙在每個中核田灣人的心間,終于在2017年實現了2號機組WANO排名第一并連續保持的目標,一期工程更被譽為“中俄核能合作典范”,實現了田灣基地發展的第一次跨越。
2012年12月27日,田灣核電站3、4號機組正式開工,單臺機組計劃建設工期62個月,以一期工程為基礎,采用“翻版加改進”的方式建設,單臺機組裝機容量提升至1126 MW,核島設備國產化率達到15%,常規島與BOP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8%。

圖3 田灣核電二期工程全面建成
由于接口增加等原因,3、4號機組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遇到了諸多新問題,鑒于當時工程安裝大面積滯后,嚴重影響了項目整體進度,實施新的管理模式勢在必行。為此,我們提出以調試需求引領的工程建設管理模式,采取五大措施:一是關口前移,深度參與系統設計、設備采購、安裝移交,加強系統設計審查和優化改進,多方位參與重要設備采購工作,以調試需求促進系統安裝和移交;二是上下協同,以調試需求為核心驅動要素,建立以調試啟動委員為核心的高層決策、以調試協調會為核心的管理層協調、主控室和反應堆廠房調試總協調值班的現場作業指揮的三級決策和指揮體系;三是多方聯動,建立牽引工程和推動生產的一體化調試計劃管控體系,以調試日計劃例會為抓手,具體推動一體化調試計劃管控體系落地;四是統籌資源,確保大型調試項目和復雜專項項目萬無一失,從人員培訓、文件編制、現場條件等方面統籌考慮,確保安全、質量、進度可控;五是創新管理,以移交代管方式推進工程模式向生產模式轉變,成立移交代管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組,全員掛圖作戰,緊密跟蹤督促,專項分工抓落實。
有了正確的管理模式,加之全體工程建設者夜以繼日地努力,終于攻克了重重難關,使柴油發電機組調試提前完成,成功實現了主蒸汽管道自主清洗,首例與俄方設計反應堆匹配的國產汽輪機首次沖轉一氣呵成,所有動態試驗均一次成功。最終于2018年提前建成兩臺機組,榮獲WANO-MC新機組成功調試和啟動獎牌、十一屆俄羅斯國際核工展最佳啟動獎,節約工程投資概算數十億元。通過3、4號機組的建設,鍛煉出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隊伍,形成了一套可廣泛推廣的機組建設運營經驗,培養了一種求同存異、目標一致的團隊合作氛圍,凝聚了一批同步成長的合作伙伴,也讓追求卓越的精神在重托之下加速匯聚力量、凝聚凝實,實現了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田灣核電站3、4號機組建成以后,我們按照1、2號機組的運行管理經驗,加強運行、維修、設備管理、技術支持、培訓等方面的建設,不斷提升人員技能,改進設備性能,加強運維保障,優化大修工期,持續開展WANO排名綜合提升工作和機組設備材料綜合整治工作,下大決心、用大力氣,僅用3年時間就實現了3、4號機組WANO綜合排名滿分,且連續兩年獲得中國核電ASP金牌機組,大修工期屢創佳績,實現了田灣基地發展的第二次跨越。
田灣核電站5 號機組的建設曾遭遇重大波折,在中核集團和中國核電領導的關心與指導下,我們的運行隊伍一直積極尋找突破口,與各方積極溝通,多次轉換發展思路,在多種技術路線中進行權衡,面對國家核安全局新的技術要求,按照國際國內最高安全標準,實施了 41 項重大核安全技術改進,大大提高了機組設計的固有安全性。最終,我們依靠集團的技術力量,于2015年12月27日迎來了5、6號機組的重啟。三期工程采用中核集團自主M310+改進型壓水堆技術,是國內M310壓水堆核電機組的收官之作,主要安全指標達到三代核電技術標準,設備國產化率達95%以上。

圖4 田灣核電6號機組首次大修刷新國內M310機組首修紀錄
任何征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三期工程的建設歷程,也面臨著重重困難。當時的田灣核電,缺乏M310機組運行經驗的調試和運行人員,并且面臨著人員培養和工程建設時間沖突的難題,但骨子里的精神催動著我們繼續追求卓越。田灣5、6號機組運行人員主要來自1-4號機組,這批VVER高級操縱員為了支持5、6號機組運行,憑借著驚人的毅力,從頭學習并最終順利考取M310機型執照,在機組調試和運行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如火如荼的工程建設慢下了腳步,正值春節,許多返鄉的協作單位人員不能及時返回工作崗位,工程建設面臨著大量的人工缺口,全體中核田灣人發揮“追求卓越”精神的強大動力,充分調動現場一切資源,共克時艱。面對因人員不足導致核清潔工作滯后,工程部門、生產部門、綜合管理部門不分你我,一期、二期、三期人員攜手上陣,為5號機組能夠提前3.7個月商運贏得了寶貴時間。
2020年9 月,5號機組商運,成為國家“十三五”重點工程、江蘇省重大工程和 2020 年全國唯一商運的核電機組。2021年6月,6號機組商運,三期工程全面建成投產。5、6號機組克服新冠疫情等影響深遠的重大困難,分別提前114天、151天建成投產,兩臺機組首循環實現安全運行零非停,OT501大修創造了國內M310機組首次大修最短時間紀錄,真正實現了逆勢翻盤。相較于為田灣核電奠定基礎的一、二期工程,三期工程承上啟下,穩中有進,為田灣正式跨入群堆管理新階段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實現了田灣基地發展的第三次跨越。

圖5 田灣核電7、8號機組開工
2021年5月19日,一聲轟鳴、漫天煙花,7、8號機組正式開工,習近平總書記對中俄核能合作項目開工表示熱烈祝賀并提出了三點希望,田灣迎來了兩國元首見證中俄核能合作項目開工儀式的重大歷史時刻。誠如余劍鋒董事長所說的,這不僅在中核集團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在所有中央企業中也非常罕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我國核工業和中核集團的高度重視、極大肯定和親切關懷,同時也是田灣核電基地二十余年奮進征程上數以萬計“中核田灣人”的無上榮光。這份重視、關懷和榮光的背后,承載著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殷切希望,使命更加艱巨、責任更加重大。
我們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5·19”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進一步堅定追求卓越的奮斗方向,明確把機組建設、運行成全球標桿,就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最強行動,就是落實集團黨組、中國核電黨委要求的最佳宣言,中核田灣人以追求卓越、勇爭第一的決心和勇氣,踏上了一條超越自我的尋標、對標、建標、達標的標桿之路。
我們緊扣新的歷史特點,堅持守正創新,強化系統思維,加強黨建引領,頂層謀劃形成了公司“一三五”目標路線圖、“十四五”發展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的“三級規劃”體系藍圖,繪就了“兩個一流”頂層設計的發展綱領。按照“一三五”目標路線圖中對標到位的要求,我們不斷強化“尋標、建標、達標”意識,明確了把7、8 號機組打造成全球“精品工程”“標桿工程”的建設目標,制定發布了田灣核電站7、8號機組標桿工程指標體系,確立了力爭實現62個月的登高工期目標、爭創國家優質工程金獎等國家工程獎項的卓越指標。同時,我們同步謀劃制定了1-6號機組生產運行指標體系、全過程生產運行成本管控指標體系,制定打造機組運行全球標桿路線圖的戰略導圖,并通過“定目標、追過程、拿結果”狠抓執行,確保“三個指標體系”戰略目標的落實落地。通過制定卓越目標、注入前行動力、推動高質發展,在田灣基地發展壯大的同時,努力做到運營業績的世界最優,切實樹立核安全領域全球標桿新形象。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25年間,在“追求卓越”精神的指引下,田灣核電克服了1-6號機組工程建設期間諸多重大和突發問題,培養了一支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建設、運行、調試和維修隊伍,提前實現了機組商運且運行業績優異。截至2022年6月,機組壽期內累計發電量超過3300億千瓦時,1-4號機組WANO排名進入世界第一方陣,大修工期不斷刷新由自身保持的世界紀錄,安全運行天數超2250天,7號機組在中俄兩國元首見證下實現FCD,為核電事業的發展貢獻了田灣智慧和中核力量。歷數往事,我們深刻體會到,追求卓越已經成為我們的內生動力;回望過去,我們深切感受到,追求卓越已浸入中核田灣人的靈魂。

圖6 田灣核電全景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中核田灣人追求卓越的腳步永不停歇,我們搶抓“碳達峰、碳中和”先機,全力推動國內首個核能工業供汽項目并取得突破進展,200萬千瓦灘涂光伏示范項目、蘇文頂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海水淡化項目穩步推進,“低碳賦能、多元發展”的嶄新格局正在逐步構建,田灣核電正在打造世界一流的核能多堆型綜合利用產業群和多能互補零碳示范能源基地、在實現第四次跨越發展的嶄新征程上披荊斬棘、闊步前行,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