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李良棟,時義強,黃得,李秦鵬
(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ALC 隔墻板作為一種新型節能板材,在現代建筑施工中,具有良好的應用面。加強對這一板材的應用,可發揮其在隔音、防火、耐久、抗震等方面的性能優勢,為大眾提供一批批質量更高的建筑產品。但當前ALC 隔墻在實際使用中常出現一系列的質量通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居住安全。因此,有必要對此展開研究,以促進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
ALC 隔墻板的全稱是蒸壓加氣混凝土內隔墻板,由石灰、水泥、硅砂等材料構成,內有氣孔,隔音、防火、保溫能力強,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以下具體分析其優勢:首先,隔墻板采用了蒸汽養護工藝,經高壓復合方式制備而成,板面厚度較薄,板身輕便,便于施工,應用于建筑工程中,可擴展房間的使用空間;其次,隔墻板內部設有鋼筋,在加工階段對這些鋼筋進行了除銹處理,其強度可觀,具有一定的耐久性[1];最后,相比傳統材料,隔墻板的施工步驟較為簡單,可減少施工人員的作業量、減輕其作業負擔,提升工程施工效率。
現今對ALC 隔墻板的安裝多會用到如下施工工藝:
1)鉤頭螺栓法。在使用這一施工工藝時,施工人員需先驗收墻板的主體結構,之后進行測量放線。正式安裝時,應先焊接導向角鋼與托板,之后安裝門窗加固角鋼,在板材上鉆孔。ALC 板材就位后,應先為其安裝鉤頭螺栓,校正螺栓位置后進行焊接,為避免板材在使用階段中生銹,還應對其進行防銹處理,最后在外墻上安裝PE 棒打密封膠,對于內墻,應使用砂漿填充縫隙部位。
2)ADR 法:在驗收墻板主體結構、完成測量放線后,應焊接導向角鋼、安裝門窗加固角鋼,之后在ALC 板材上裝設連接桿。板材就位后,應擰緊螺栓,對于螺栓位置應進行校正,之后焊接托板壓板并進行防銹處理,完成后為外墻打膠。
3)內墻干法:完成測量放線后,在相應位置裝設膨脹螺栓、射釘,或焊接固定上部鋼卡。板材就位后,固定好下部鋼卡,矯正后進行填縫處理。
1)安裝板材時,應把控材料的含水量,使其小于15%。
2)安裝前,應先制作排板圖,列出板材就位順序后,應盡量減少在隔墻垂直方向裝設的嵌入板,保證拼縫黏結質量的合適。
3)應在板材就位之前打好膨脹螺栓或完成接縫鋼筋焊接,在操作過程中,應重點注意膨脹螺栓的安裝位置,進行重點校正,焊接時還應注意勿燒壞板材。在焊接導向角鋼時,應注意其角度是否順直,對于不直的應進行調整。
4)安裝板縫時,應保證黏結牢固。板材就位后,應為板底打入木楔。每安裝完一片板材,應在板縫上下1/3 的位置,按30o角打入鋼插板,在拐角處沿墻壁高度間距50~70 cm 處釘入長20 cm 的φ8 mm 鋼釘。墻體粘縫未達到一定強度前,應避免碰撞、振動墻壁,以免板縫開裂。對于位于門口兩側的墻體,在安裝時應盡可能使用整塊板材。
5)灌漿時應注意對漿液流動性的把控。可輕敲板縫處,利用細鐵絲等工具檢查漿液的溢出情況,對總灌漿量也應做好控制,保證灌漿密實度[2]。對于超過5 m 的板材應進行開孔,再分段灌漿。
6)對于門口上部,安裝時一般應采用橫裝板,即過梁板。操作時,先在門洞兩側條板上鋸出11 cm 寬的搭肩口,之后測量過梁板具體尺寸。通常過梁板的寬度應比實際窄2 cm。
7)板材安裝完畢后,應控制其平整度與垂直度,一般應在3 mm 以內。對于板與板接縫之間的高差,應控制在1 mm 以內,在連接板與梁時,應留出1~2 cm 的縫隙,對于剛性連接端口部位,應使用聚合物砂漿塞實,縫隙處應使用PE 棒發泡劑進行填充處理,保證不存在中斷、遺漏情況,且板縫順直。
1)安裝完畢后,應為板縫處粘貼玻璃纖維耐堿網格布,尺寸通常為10 cm,對于陰角部位,應粘貼20 cm 的網格布。粘貼前,應先在縫隙表面刷108 膠,之后用石膏膩子粘貼。
2)裝飾隔墻板前,應先為板刷兩道108 膠,之后刮膩子。
3)在安裝完畢水電切槽后,應采用聚合物砂漿將其抹平。
4)對于門窗口,在安裝時,其一可采用塑料脹管自攻釘安裝;其二可采用圓木安裝法,即先用直徑30 cm 的鉆具,鉆孔5 cm 深后,清潔孔內、刷膠后釘入園木,最后擰緊螺絲;其三若門窗口面積較大,推薦采用-80 mm×8 mm 扁鋼進行處理。
4.1.1 ALC 隔墻板安裝前質量保證
在安裝前,施工人員應重點檢查ALC 隔墻板的材料質量,包括供貨商提供的相應證件,板面外觀是否有明顯損傷等。
4.1.2 ALC 隔墻板成品保護
1)在運輸階段,應堅持使用專業尼龍吊帶綁扎ALC 隔墻板。調運過程中,應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避免其受到碰撞,出現損壞。
2)安裝過程中,應盡量采用機械調升移位,切勿使用撬杠等堅硬工具運輸板材,以免損壞板材的質量。
3)安裝完畢后,若需要為板材開孔,應盡量使用小型切割機,避免直接使用鑿子等工具開孔,以免損傷板材。
4.1.3 ALC 隔墻板安裝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為確保板縫的密實性,對于相鄰的板材,在安裝時,應先為其灌水,濕潤后再填補水泥砂漿。對于板材組裝時縫隙上的砂漿,應及時清理。板縫填充物未完全硬化時,應避免其遭到沖擊。板材安裝就位時的一切操作應堅持輕拿輕放。若需要微調,應使用橡皮錘敲擊,避免損傷板材。
4.1.4 ALC 隔墻板安裝完畢后的質量控制1)應采用ALC 板材專用修補砂漿修補板材的相應部位。2)粉刷墻體前,對于內墻板的板縫,應使用勾縫劑進行處理,以控制裂縫。
3)若需要制作石板飾面,應另外設置鋼骨架,再將其固定于架上。
4)安裝完畢后應做好后期養護。
洞口裂縫是ALC 隔墻板最為典型的質量通病。對這一質量問題的防治,應采取如下措施:
1)ALC 隔墻板掛在結構構件上,若結構構件變形,ALC隔墻板必然也會發生變形,因此,在安裝時,應調整好ALC 板塊之間的分隔縫,一般應小于1 cm。若ALC 板塊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可采用2 cm 的分隔縫,以免結構構件變形時,ALC 板塊受到影響。
2)設計ALC 隔墻板的支撐節點時,應將上端節點視作活動鉸接節點,將下端節點視作固定節點。此舉的主要目的為增強ALC 隔墻板的抗震性能,在發生地震時,墻壁自身可利用上端節點釋放一部分應力[3]。
3)對于建筑防水膠,應盡量選用質量好的,配合發泡聚乙烯圓棒等材料,形成封閉的防水分隔縫。防水膠的性能深刻影響著墻板的防水性能,發泡聚乙烯圓棒的存在,可控制防水膠在雙面受力工作狀態[4],當墻板主體發生變形時,防水膠依然可保持良好工作狀態,避免墻板開裂。
以某高校宿舍為例,分析ALC 隔墻板在實際施工中的應用,列舉質量通病預防措施。
本次施工中用到的隔墻板尺寸為L60 cm×12 cm。其中,L為長度。具體采用如下施工方法:
1)隔墻板就位后,為其側面涂抹砂漿,對于擠出的黏結劑,使用砂漿抹平壓實。對于對接縫,采用20~30 cm 的耐纖維抗堿網格布均勻鋪設,后用抗裂砂漿抹平壓實。
2)使用黏結劑連接隔墻板與柱、墻體,在墻高1/3 處設置U 形卡,位于接縫處的黏結劑應保持飽滿。
3)隔墻板安裝采用豎裝形式,從內外墻交接處開始,按順序依次安裝。對樓板進行清灰處理,在隔墻板上端涂抹黏結劑,側面涂抹泥鰍背負形態黏結劑。將隔墻板豎立后,一施工人員于一側推擠板材,另一施工人員在下端用撬棍撬動板材底端,使其上下移動,之后刮平隔墻板上端擠出的粘貼劑。
4)在T 形、轉角墻位置設置內隔墻板,具體施工措施為:在墻體高度1/3 處釘入直徑為6 mm、長度為30 cm 的圓鋼。
5)最后,安裝門口上部過梁板。具體流程為在門洞兩側切出10 cm 寬度的搭肩口,長度不少于10 cm。對于橫向、豎向板材交接處,應擠滿黏結劑。門口兩側位置盡量使用整塊板材。黏結完畢后,使用1∶25 干硬性水泥砂漿密封板的下端,養護3 d 后去除木楔,以同等砂漿塞實。
施工過程中涉及許多關鍵節點,對這些節點應格外重視質量控制,以免質量通病出現。具體如下:
1)門窗洞口:施工預留門窗洞口時,洞口寬度若≥1 200 mm,應使用型號為-50 mm×6 mm 的扁鋼進行U 形加固,具體如圖1 所示;門洞口寬度若<1 200 mm,對洞口頂部過梁的施工,應采用梯形鋼插片固定法或穿筋固定法。

圖1 開洞洞寬不小于1 200 mm節點示意圖
2)后期開洞:拼裝好ALC 隔墻板后,應嚴格執行開洞操作,避免質量隱患出現。洞口寬度>1 200 mm 時,在洞口頂部加設L6.3 cm×4 cm 角鋼,兩邊各深入墻內100 mm。
綜上所述,ALC 隔墻板具有耐久性強、隔音性好、施工方便等優勢,在節約能源、廢物利用等方面亦有突出價值,在現代建筑施工中具有極為廣闊的應用面。在實際施工中,為避免質量通病出現,施工人員應加強對各項技術要點的把控,將一切質量安全隱患控制在最小范圍。同時應加強對此類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以促進建筑市場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