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杰
(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西安 710000)
京秦高速公路遵秦段B4 標,為北京至秦皇島高速公路工程遵化市至秦皇島段,設計時速120 km/h,整體式路基寬度33.5 m,路基全長6.41 km,路面全長29.06 km,為PPP 項目,合同總造價10.21 億元,合同工期為30 個月。工程量中,路基填方1.144 7×106m3,挖方28.23×104m3,借方86.24×104m3。
我國鐵礦分布區內的礦石類型豐富,組成頗為復雜,以鐵尾礦渣為例,因礦區的不同,其在化學成分和粒度形態方面均存在差異[1]。濟青高速公路沿線有鐵尾礦渣,粒徑較大,氧化鋁含量較高,礦物組成包含鈉長石、結晶相石英等,僅存在少量的不定形相顆粒。從化學性質的角度來看,鐵尾礦渣的氧化鈣含量偏低,屬于惰性材料。
鐵尾礦渣表面粗糙、顆粒形狀缺乏規則性,2~0.075 mm 的砂粒組占據較大的比重,0.075 mm 以內的顆粒相對較少,占總量的10%以下。經取樣分析發現,礦物相的主要類型包含鈉長石和石英等,砂粒是其主要的形態。基于分析數據繪制級配曲線,發現該曲線的形態較為良好,無中間缺失粒組的問題,結構效應突出,有明顯的微觀集料骨架和填充結構。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相比于路基填料強度要求低限而言,顆粒的最小強度均高于該值,并且在粗粒含量增加、級配得以有效改善的條件下,強度特性將更為突出。但是,若將鐵尾礦渣用于路基填筑,則需充分考慮其抗沖刷能力弱、遇水易軟化的特點(滲透系數10-7~10-3cm/s),隨之影響機械碾壓施工效果,可能出現局部碾壓密實度不足的情況。
根據相關施工工藝數據可知,需重點關注的內容包括:松鋪厚度、壓實厚度、路基碾壓方式、碾壓遍數、包邊土、檢測方法(確定壓沉值)、沖擊碾壓強夯補強。在本項目中,填土高度小于5 m 的路基采用沖擊碾壓補強1 m 一次,大于5 m 的路基采用強夯補強處理。具體機械設備進場以及施工方式見表1。

表1 機械設備進場計劃一覽表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結構,可承受源自路面的荷載,為保證路基乃至整個道路的穩定性,需要切實提高路基的強度,保證其穩定性。在試驗中,按6%的水泥用量考慮,將改良后的材料用于施工,依次經過填筑、攤鋪、壓實、養護等環節,從中判斷經改良后鐵尾礦渣的性能表現。
3.2.1 施工含水量
鐵尾礦渣對水較為敏感,含水量偏高時呈流塑狀,雖然采取壓實措施但實際效果難以滿足要求;含水量偏低時,材料缺乏足夠的黏性,呈松散狀,經過壓實后仍難以得到完整的整體結構。具體至實際施工環境中,鐵尾礦渣的表層易風干失水,壓實后起皮,部分情況下存在壓實度偏低的問題。對此,在改良時著重考慮其實際含水量,以最佳含水量的3%~4%為宜。
3.2.2 分層填筑
分層填筑施工,單層填筑厚度控制在35~40 cm,能夠較為有效地保證各層的填筑壓實施工效果,使其具有良好的縱向均勻性。分層填筑過程中,還需檢測表面平整度并予以控制;由平地機完成整形,使各層具有平整性以及足夠的穩定性。
3.2.3 壓實工藝
壓實工藝集多道工序于一體,按照“靜壓(1 遍)→弱振(2遍)→強振(2 遍)→靜壓(1 遍)”的順序有序施工。不同壓實方式下的速度存在差異,靜壓2.0~2.5 km/h,振動壓實時可適當放慢速度(1.5~1.7 km/h),振幅為2~2.5 mm。精準控制壓路機的運行姿態,不可在工作面急剎車或調頭,否則均會對壓實層的完整性造成不良影響。
3.2.4 保濕養護
壓實后,進入養護環節,全程使改良鐵尾礦渣路基保持濕潤的狀態。夏季施工時,高溫環境容易使路基水分快速蒸發,因此,采取補灑水等方法,將路基的含水量穩定在合理的區間內。冬季氣溫較低,則采取覆蓋措施,例如,在路基上覆蓋20 cm 厚的土層,起到隔離保溫的作用,以免低溫凍傷。
壓實度是評價路基施工質量的關鍵指標,因此,要在施工中安排壓實度檢測,根據實測結果判斷路基的施工效果。環刀法、灌砂法是較為常規的壓實度檢測方法,其在應用中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實測結果準確性偏低。相比之下,利用回彈模量評價路基填筑質量較為可行。在水泥改良鐵尾礦渣試驗時,共在該路段內選取10 個斷面,聯合應用承載板法和彎沉儀法,由專員操作,分別在1 d、7 d、14 d 齡期測試,得到具體的測試結果,據此對水泥改良鐵尾礦渣的施工效果做出判斷。
基于檢測結果生成承載板法測定的靜態回彈模量直觀圖形,如圖1 所示。分析發現,1 d、7 d、14 d 齡期時,路基回彈模量分別達到27 MPa、47 MPa、69 MPa;通過對各齡期的對比可知,14 d 的靜態回彈模量達到1 d 齡期時的2.6 倍,有顯著提升。

圖1 承載板法測定的平均靜態回彈模量
PFWD 法測定的動態變形模量結果如圖2 所示。分析發現,在1 d、7 d、14 d 齡期時,動態變形彈模量分別達到20 MPa、41 MPa、56 MPa;隨著齡期的增加,動態變形模量也有同步提升的變化趨勢,兩者具有突出的線性變化特征。

圖2 PFWD法測定的動態變形模量
此外,還考慮到靜態回彈模量與動態變形模量的關系。從指標變化趨勢的角度來看,無論是承載板法還是PFWD 法,兩種方法測量得到的路基模量均顯現出高度趨同的變化規律,反映出兩種方法均具有可行性,可用于評價路基的強度以及承載能力。根據試驗結果可以發現,兩種方法所測定的靜態回彈模量和動態變形模量均能夠達到要求,有力地論證了水泥改良鐵尾礦渣材料應用效果較佳的事實。
通過試驗測定的壓沉值可判斷路基最終質量。具體土方混填路堤質量標準見表2。

表2 土石混填路堤質量標準
1)鐵尾礦渣的水穩定性較差,遇水易軟化,在應用水泥材料加以改良后,依托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可大幅度提升鐵尾礦渣的水穩定性,同時也會促進鐵尾礦渣強度的增加,得到優質的路基填料,使其更為有效地適應特殊的工程施工環境。
2)相比于傳統填土路基施工,水泥改良鐵尾礦渣路基對工藝的要求更高,諸如含水量控制、填筑、壓實、養生均是重要環節,要根據具體的施工條件(填料實際含水量、現場環境溫度等)采取針對性的控制措施,將各項指標穩定在合理范圍內。
3)隨著水泥改良鐵尾礦渣路基齡期的增加,其彈性模量也隨之增加,兩者呈現出顯著的線性變化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