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姝霓
(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 610017)
我國對農村公路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截至2019 年年年底,我國農村公路已經建設完成4.2×106km,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農村公路建設為鄉村發展帶來助力的同時,也為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增加了難度。在疏于管理下,使部分農村公路出現破損嚴重、隨意占道等情況,嚴重影響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四川省地形復雜多樣,農村多位于山區,不僅公路建設難度大,養護工作也較為困難。國內外學者對于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較為關注。國內學者的主要研究重點為道路的養護技術、管理措施以及相關體制政策。國外對農村公路的研究相對較少,其重點關注農村公路管護過程中的資金管理以及養護管理模式等方面。本文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增加了對農村公路監督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內容,通過設置公路監管措施,進一步提高工程建設質量。
農村公路是由政府部門出資建設的具有公益性質的道路網絡,其不僅使城鄉之間的道路連接更加便捷,同時能夠有效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有助于實現鄉村的經濟振興,縮短城鄉差距。因此,在實際的建設發展過程中,應加強對農村公路的養護和管理。通過對農村公路的養護,首先,能夠加強城鄉之間的連接,為城市輸送鄉村資源的同時幫助農村加快經濟發展;其次,幫助解決民生問題,加快對農村的開發與建設,全面落實小康社會的建設;最后,良好的養護與管理不僅能提升政府的公信力,還能提高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使政府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目前,四川省已完成農村公路的覆蓋,全省農村公路里程2.91×105km,農村公路等級以上比例達93.8%,以縣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建制村為網點的整體農村公里網絡基本形成。整體組成如圖1 所示。

圖1 四川省農村公路組成
在實際的管理養護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首先,對農村公路的養護不夠重視,村民在使用公路時缺乏保護意識,在道路損壞后不能主動進行上報和維修,導致道路受損越發嚴重。常見公路損壞類型見表1。其次,部分鄉村缺乏完整的道路養護機制,從而影響了道路的使用壽命。再次,在農村公路建設完畢后,養護難度相對較大。最后,農村公路大部分地處偏僻,無法及時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管。

表1 常見公路損壞類型
隨著“四好農村路”的建設與發展,四川省在的四好農村路的管理和養護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具體見表2。

表2 四川省農村公路養護經驗概述
當地政府可通過加強對村民的宣傳教育提高公路的養護效果,同時幫助村民養成愛護公路的習慣,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一方面,應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宣傳。在道路建設前或建設過程中,村民對于公路建設的重視程度較強,并且更加珍視農村公路的修建。可在該階段進行宣傳,提前對村民做好相應的教育,為其介紹公路建設的重要性,以及保護公路的重要作用,同時指導其加深對公路養護與管理相關的知識,養成良好的公路使用習慣[1]。通過該宣傳教育方式,在公路施工完畢后,村民已經培養出良好的公路使用習慣,能夠避免對道路進行破壞,有效提升公路保護效果。
另一方面,通過不同方式對道路養護管理方法進行宣傳推廣。相關部門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宣傳,或者利用抖音、快手等相關短視頻網站進行宣傳,通過拍攝相關的小視頻或者直播解析道路養護方法,使更多人能夠了解到公路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對公路的養護效果,常見宣傳方式的優缺點對比見表3。

表3 不同宣傳方式優缺點
除此之外,為了從源頭上提升對公路養護的重視,當地政府需要從法律層面著手,建立農村公路養護法律法規,明確規定農村公路養護的各項標準以及公路養護不利的處罰辦法,一旦發現人為破壞公路、公路不合理養護等問題,可依據情節嚴重程度對個人或單位進行行政處罰,有效地保障了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落實。
當地政府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公路養護管理制度,尤其注意其中細節的規定,對公路養護管理相關工作進行設計。在制度正式建立之前,調查公路及周圍情況,并結合公路長度制定相應的管理方式,如按照不同村鎮制定相應的道路養護任務,或者根據公路長度進行相關養護任務的分配,提高道路管理效率。
在此基礎上,需要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構,這就要求當地政府著手組建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領導小組,負責對鄉鎮內所有公路的養護計劃制訂、監督檢查等工作;同時,各個村莊也需要組建管理養護機構,受領導小組的直接管轄,主要負責對路況進行定期檢查,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并執行領導小組的處理方案,保障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有效進行。
在制定相關管理制度的同時,應針對道路養護的標準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對道路養護較為負責的人員和團隊進行獎勵,對于缺乏正確、及時養護公路的人員或隊伍進行懲罰,嚴格提高對公路的養護管理力度。同時針對公路的損壞情況制定管理措施,要求造成明顯損壞的人員負責對公路進行維修養護,使道路恢復正常使用。
農村公路養護過程中,應按照公路損壞程度和維修技術復雜程度對其進行分級,包括小、中、大等情況,按照不同級別合理安排相應的技術人員對公路進行合理的維修管理。農村公路養護應向專業化發展,相關技術人員應加強新型公路維修技術、新型維修養護材料、新型維修設備等的學習和了解,不斷提升農村公路的養護維修水平。由于農村公路總體面積較大,保養維修任務較為嚴峻,在對小型維修保養工作進行處理時,可以鼓勵村民加入維修工保養工作中,當地政府部門應加強對群眾的引導,鼓勵村民對本村范圍內的公路進行養護和管理,在發現小型損壞情況時,由村內組織進行維修保養,使公路恢復正常使用情況,避免損壞進一步擴大[2]。通過提高群眾的維修養護技術水平,能夠有效減輕專業公路維修保養人員的工作量,使其更加專注地對嚴重損害進行恰當的維修管理,提高農村公路的使用壽命;當發現中型或大型損壞情況時,應由政府組織專業團隊進行修復。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需要安排專業人員對施工質量進行監督,一旦發現不合理之處,要及時要求施工團隊進行翻修,切實保障施工質量。
為提高對公路的監管效果,首先,加強對農村公路進行劃分,將公路養護管理監督的責任交給當地村委會,由村內人員制訂相應的監管方案,對責任范圍內的公路進行監管,發現故障時及時進行上報處理,提高保養效率[3]。其次,不斷完善監管工作機制,推動農村公路養護監管不斷趨于健全;同時,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提升監管質效,依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理的監管方式,始終保障公路處在穩定運行狀態。最后,加強對維修人員的監管,在對道路進行維修時,設置質量監管人員,對公路施工情況進行管理,確保公路質量符合標準,避免維修人員隨意應對,影響整體維修工程效果。通過嚴格的監管提高對公路的保護效果,延長公路的使用年限。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四川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得出加強農村公路養護是當前鄉村振興發展中的重點內容。因此,地方政府和農村村民均應加強對公路養護管理的重視。在農村公路養護維修管理的過程中,為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公路的使用效果,應加強對公路維修保養技術的提升,同時引導群眾加入公路保護和養護工作中,提高對公路的監督管理效果,進一步保證農村公路使用壽命。此外,為更好地貫徹落實“四好農村路”的建設和發展,應制定相應的管理規范,使公路養護工作更加標準化,從而全面提升我國農村公路的建設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