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玲(江西省撫州市第一中學)
現如今,傳統的中學生物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學生逐漸增長的學習需求,教師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找尋更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因此,本文重點研究在高效教學模式下的中學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即在新課改下中學生物教師研究以及探索的全新發展方向,作為提高學生生物綜合素養的重要方法。文章將從多個方面介紹中學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希望能進一步提高中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中學時期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對教師保持比較大的依賴,并不具備較強的自主探究意識,生物課程具有比較強的理論性,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一旦學生無法展開自主探究學習,那么將會缺少學習動力。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自主探究時間,要合理設計交流互動環節,科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如教師在講解關于“物質跨膜運輸”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需要給學生簡單地介紹相關的知識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對課程知識點展開探究,確保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部分內容。教師將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實際相結合,安排學生參與到課程實驗中。如當青菜葉蔫了之后,將其置入清水,放置一段時間后,對其展開觀察。教師鼓勵學生自行觀察與分析實驗過程,對物質變化情況進行記錄。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實驗內容展開交流,凸顯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學模式的作用。
傳統的中學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解知識點時,通常與實際生活脫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為生物知識距離自己比較遙遠,以旁觀者的角度來學習,導致學習目標并不強烈,不能熟練運用生物知識。實際上,生物學作為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生物學研究對象是人類本身,還包括各種生產生活物資。人們的衣食住行都不能離開生物學,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將生物學扎根生活,讓學生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利用案例指導學生將生物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形成生活融入生物知識、生物知識指導生活、生活加強生物知識的過程,在這一循環當中讓學生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能更熟練運用生物知識。
所以,將生物知識的教授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成了構建高效生物課堂的重要環節。如教師在教學“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這部分內容當中,能夠把新冠疫苗的核酸檢測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在講解有關“細胞的衰老與死亡”這部分內容時,能夠綜合一個嬰兒的誕生以及人的去世過程展開介紹;在教師講解“遺傳與進化”的相關知識點時,重點是DNA 與染色體等方面的內容,結合親子鑒定的新聞來進行介紹,按照學生的長相、性格、性別遺傳來實現知識講解。
生物知識無處不在,如人類的繁衍就涉及細胞相關知識,植物的嫁接就涉及關于生物相關知識,生活當中常吃的水果構造也屬于生物學范圍……
在中學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介紹生活中的現象來引入生物學知識,讓學生形成知識過渡,減少對未知生物知識的陌生感,也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進行觀察,積極主動發現實際生活中的生物知識,讓學生可以在大量的生活案例中強化對生物知識的認識,并且展開靈活應用。
在中學的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出一系列高品質的問題,貫穿于教學的始末,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原本平淡無奇的教學環節轉變為帶著學生展開思考的問題形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靈敏程度,讓學生產生學習欲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如教師提出問題:“實驗室當中有兩瓶溶液的標簽模糊了,兩瓶溶液的濃度分別是10%和30%,你是否有好的辦法將這兩種溶液區分開呢?”教師利用這個問題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之間展開討論,部分學生說“用嘴來嘗一嘗就可以了,這太簡單了。”還有學生說“每一個人的感覺不相同,用嘴嘗不出來又該怎么辦?”然后部分學生提出“能夠做一個實驗來進行區分,通過洋蔥的皮來展開質壁分離的實驗。”然后又有別的同學反對提出“我們無法確定洋蔥皮的細胞濃度,實驗結果也并不準確。”
學生各自表達自己的想法,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并不是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簡單的肯定或者否定,而是與學生一同討論,逐步探索出每一種方法的優勢和不足,發展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深刻理解知識點,及時發現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學生物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個人品質與綜合能力變成了生物學核心素養的主體。學生在吸收新知識點時,不要過分著急,要經過點滴的積累來逐步提高自身水平。在學習中學生物過程中,知識點從淺到深,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理解,從細胞到生命個體,從個體到生物群體,從小到大不斷積累。不論是生物學科教學還是學生積累生物知識,都需要從淺到深,循序漸進,把原本瑣碎細小的知識點積累構建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帶著學生更高效展開學習,從而提高教師教學效率。教師把零散的知識和課程主體進行結合,讓學生的課程學習變得更加系統化,對生物知識的印象也變得更深刻。在整個的知識框架過程中,學生可以對傳統的知識點進行鞏固,還可以提前對新知識展開了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師在教學《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這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刻理解有關基因、蛋白質的概念,教師按照基礎概念為學生構建起一個比較系統性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在豐富的想象力以及活躍思維的引領下展開系統學習。
如以蛋白質為例,將蛋白質這一知識點當作思維導圖的核心,沿著這些分支線索展開學習,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蛋白質的概念,更熟練掌握有關的知識,促使學生在未來的復習中,以系統網絡圖模式展開高效學習。
從本質上講,生物是一門實驗學科,當前最前沿的生物知識,都源于實驗的觀察以及發現。在大部分學校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應對考試,往往忽視實驗教學,學生參與實驗操作的機會并不多。此外教師介紹實驗的重點即考試的出題點,這樣的實驗教學違背了生物實驗的根本。實驗教學要啟發學生展開全新的思考,對有關生物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并不是單純記憶操作步驟和規范。信息技術能夠較好地提高中學生物實驗教學效率,助力學生形成嚴謹的科學思維。如中學生物實驗雖然比較重要,但受到課時的限制,大部分實驗學生不能親自動手展開操作。部分較為危險的實驗,或者條件比較嚴苛的實驗,學生也難以動手進行操作。

通過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方法,教師能夠更好地重現這部分實驗,可以加速將那些耗時比較長的實驗呈現出來,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如植物向光性生長的相關實驗、觀察青蛙發育的過程等,可以運用多媒體視頻的方式播放實驗的整個過程,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實驗步驟以及相關信息。
此外,對實驗條件具有較高要求的知識點,如種群和群落、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等內容,教師可以運用視頻呈現出部分實驗案例,讓學生深入掌握這部分知識。在實驗教學前,通常需要教師先進行實驗演示,此種演示過程對降低學生在實驗中的錯誤操作率有重要的作用,需要耗費一定的課堂教學時長。通過多媒體視頻來進行課堂展示,節約時間的同時,還能從多角度來呈現整個的實驗操作過程。
在具體的演示過程中,學生平時不能夠觀察到的細節和角度,都可以通過視頻來進行展示。教師在播放重點的實驗步驟與操作手法時要暫停進行強調,讓學生加深印象,學生操作過程中所犯下的錯誤將會大大減少,對提高整個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之下,由于課堂時間短,教學內容多,大部分教師忽視了實踐活動這一過程,只是要求學生從教材內容出發來了解對應的實踐活動,學生缺少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失去了生物學科學習的興趣。
所以,教師需要在中學生物教學中適當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為學生探索、學習生物知識提供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更好地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構建起高效生物課堂。
如教師在講解關于“酶的特征”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為學生教授相關的理論基礎知識點后,可以讓學生動手展開實踐操作,讓學生在操作當中了解到酶所發揮出來的催化作用,了解到酶所具備的高效、專一性質,明確不同的溫度給酶的活性所帶來的影響,從而促使學生更深入了解與認識酶的特征。通過實驗,學生對酶產生更多的認識,深入認識到酶所發揮出來的作用,加強學生對酶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更多生物知識,有效延伸教材內容,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評價反思就是教師帶領學生歸納總結教學效果,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優勢和不足的環節。要認真做好課后評價反思的工作,才能推動教師不斷改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現如今,大部分教師不能把課后評價與反思環節放在課堂中,導致學生不能養成良好反思的習慣。面對這一情況,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的最終設計出評價反思的環節,采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方式,提高評價反思的效率,讓評價與反思結果變得更加全面、客觀。在評價與反思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對學生知識認知方面所出現的不足之處實施精準教學,助力學生查漏補缺。
如在講解關于《人口增加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一課時,教師能夠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與活動之后,安排學生展開學習后的評價以及反思。教師先總結這節課的主要內容,點評學生學習這節課知識過程中的態度等。接著,教師讓學生自我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展開反思。最終,教師讓學生在小組內部實現互相評價,讓學生全方位認識自己。
總之,在中學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課堂教學策略入手,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教師需要采用多元教學方法,通過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思維導圖等方法,讓學生獲取更豐富的生物知識,以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的積極性。中學生物教師還要關注實驗教學過程,促使學生更主動積極地展開學習。在教師的指引下,做好評價反思的工作,真正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意義。經過教師多方面的努力,學生在充分掌握生物知識的基礎上,把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