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琳(江蘇:蘇州工業園區翰林小學)
〔關鍵字〕深度教學;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理解性教學
深度教學能夠防止數學知識學習的淺層化和學生數學思維的表面化。在深度教學視角下,教師能夠有效開展理解性教學,深入知識的內在結構,增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構建深度學習的數學課堂,落實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一方面,部分數學教師仍然存在傳統的教學思想,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來帶領學生背誦數學概念、數學公式等等。學生沒有自我思考和自我反思的機會,只能一味地跟隨教師教學的步伐開展學習,對數學知識沒有更深層次的了解,無法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實際調查顯示,很多教師沒有正確領會當前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要求而針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特點開展教學,片面地認為,小學數學教學只能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初步了解數學、學習數學,忽略了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導致小學生很難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靈活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數學教學的發展。
另一方面,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很多教師為了順應教學改革的方向,在沒有結合數學教學目標和學生數學基礎的情況下,盲目地追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導致教學過程設計不當、教學內容華而不實。學生被浮夸的教學形式所吸引,反而影響了數學教學的開展,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針對小學數學的教學特點,教師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盲目地追求教學形式,只會導致數學課成為一節“展覽會”。學生看似集中了注意力,實則只知道結果,不知道學習的來龍去脈。教師沒有為學生構建深度學習的課堂,學生也難以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
華中師范大學的郭元祥教授曾經指出:“深度教學的根本基礎是知識觀和學習觀的深刻轉變,強調知識處理的充分廣度、充分深度和充分關聯度,突顯學習的豐富性、沉浸性和層進性,從而增強課堂的畫面感,促進反思性學習和批判性思維。”由此可見,深度教學并不是指教學內容的深度和難度,而是指教學思維的高度和廣度,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要圍繞課程知識來增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深入理解,引導學生通過學習來把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感受學習的樂趣。
數學學科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數學深度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學習表層的知識,同時還要教會學生數學的思維方法,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小學數學深度教學課堂,要求教師首先精準地解讀教材,始終圍繞數學知識引導學生展開教學實踐,提高學生對數學本質和數學學習價值的認識,最終培養學生的數學精神,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發展。
深度教學理念強調教師要注重教學實踐,在實踐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為了保證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參與度,構建深度學習的數學課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數學實踐展開教學,將數學知識融入實踐活動,促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整合。這可以幫助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增強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構建深度學習的數學課堂,促進學生的深度參與和深度思考,保證數學教學的質量。
以蘇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材為例,教師在講解“分米和毫米”這一單元內容時,主要帶領學生認識分米和毫米兩個基本的長度單位,初步學會用分米和毫米做單位測量和描述物體的長度。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前準備好尺子,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數一數尺子上的刻度,更好地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區別。量一量物體,在具體的測量中進一步感受分米和毫米這兩個單位,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概念,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增進學生的學習體驗。
問題是思考的來源,是教師構建深度學習課堂、開展理解性教學的關鍵。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小,學習數學知識時很容易產生淺層化的理解,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展開深度思考,從而增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引入“問題教學法”,為學生提出層次分明、科學合理的數學問題。在問題的帶領下,幫助學生厘清數學學習的思路,從而對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有充分的把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思考,培養學生靈活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以蘇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材為例,教師在講解“有余數的除法”這一單元內容時,帶領學生理解余數以及除數的含義,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比較的能力,探索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如在講解小棒算式的過程中,例舉共有10 根小棒,每人分3 支,可以分給3 人,還剩1 支,提問:“這個算式中,10,3,3,1 分別表示什么呢?”進一步讓學生理解:“10 是被除數,表示小棒的總數;第一個3 是除數,表示每份數;第二個3 是商,表示可以分得的份數;1 是余數,表示還剩1 根,不夠再分?!睆亩行У卣归_理解性數學教學,促進學生對余數和除數相關知識的理解。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生活教育”的教學理念。他認為,教師的教學應該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以此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和理解,提升教學的質量。然而,小學數學教學更多偏重于對基礎數學知識的講解,為了增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認識數學學科和人們生活的緊密聯系,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教育”的理念,將學生的生活和數學知識緊密聯系起來,豐富數學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以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材為例,教師在講解“元、角、分”這一單元的內容時,帶領學生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的關系,進一步體會人民幣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以超市為教學背景,以學生的學習用具為商品,展開教學。例如,教師可以提前在網絡中下載橡皮、鉛筆、筆記本等在超市售賣的圖片,或者在學校超市中拍下包含元、角、分商品售價的圖片,運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超市中商品的售價,從而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以及和家長的購物經驗,進一步認識人民幣,認識元、角、分,感受數學知識和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小學數學深度教學提供了便利。微課作為一種依托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能夠在短時間內針對某一個特定的數學知識點展開詳細講解,從而節省課堂時間,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教師可以充分引入微課教學,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或者學生家中的網絡設備,克服傳統數學教學的弊端,讓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中,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這可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構建小學數學翻轉課堂,幫助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獲得更多的時間來提出問題,開展數學的深度學習。
以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材為例,教師在講解“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這一單元內容時,帶領學生學習理解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理解關于兩位數乘一位數口算和估算的相關知識。這一課教學內容呈現出抽象化的特點,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微課教學,在教學展開前,為學生錄制關于“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家中自主學習,從而在課堂上進一步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做好講解,以此為基礎來促進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深度理解,推動數學教學的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是學生數學學習生涯的開端。教師要注重為學生構建深度學習的課堂,順應小學生學習發展的規律,合理利用問題教學法、生活教學法、微課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多種方法,安排教學內容。在理解性教學模式下,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深度的了解和認識,從而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