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偃師區城市管理局 李玲鴿
洛陽市偃師區農業農村局 張飛躍
皂莢,為豆科蘇木亞科皂莢屬落葉喬木,棘刺圓柱形,常分枝,樹高可為15~30 m。它主要分布在中亞、東南亞和南北美洲。皂莢在國內分布很廣泛,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是現有本土樹種中不多見的。它全身都是寶,其木材堅實,黃褐色或雜有紅褐色條紋,耐腐耐磨,是制作工藝品、家具的特等木材;莢果煎汁可以代替肥皂;莢瓣、種子入藥,祛痰通竅;枝刺藥用,能消腫排膿、殺蟲、治癬。皂莢樹抗旱、耐鹽、耐高溫,具有復雜的生態屬性,遺傳多樣性程度高。
近年,隨著種植結構調整,洛陽市皂莢樹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同時遭受皂角幽木虱危害逐年加重,嚴重影響到皂莢樹的生長及皂莢、皂角刺的產量,種植戶經濟效益受損嚴重。
皂角幽木虱成蟲和若蟲吸食皂莢樹葉片內汁液,使被害葉片枯黃早落,樹勢漸弱,危害嚴重的可導致樹枝枯死。皂角幽木虱若蟲將嫩葉黏合成葉苞,在苞內群居取食,并往外分泌蠟絲,形成棉絮狀白色蠟質狀物,覆蓋嫩梢,影響葉片光合作用,最終造成葉片枯黃脫落。皂角幽木虱還能排出蜜露,蜜露污染葉面形成煤污??;污染地面,形成一層黑色黏液,給行人和交通造成不便(見下頁圖1、圖2)。
雌成蟲體長2.5~2.9 mm,翅展4.8~5.0 mm;雄成蟲體長2.1~2.5 mm,翅展4.2~4.3 mm。初羽化時蟲體乳白色,以后漸變淡褐色、黑褐色。前翅起初為透明,后漸變為半透明,翅脈上有褐斑,翅面上散生褐色小點。后翅透明,緣脈褐色。卵長橢圓形,有短柄,長0.28~0.34 mm,寬0.12~0.19 mm。初產乳白色,孵化前灰白色。若蟲5 齡。5 齡若蟲體長2.10~2.25 mm,體寬0.60~0.62 mm,黃綠色,斑色加深;復眼紅褐色,翅芽大(見圖3、圖4、圖5)。
圖1 皂角幽木虱危害癥狀
圖2 分泌的蠟絲
圖3 雌成蟲
圖4 皂角幽木虱2 齡若蟲
圖5 皂角幽木虱的卵
皂角幽木虱在河南1 年發生4 代,不完全變態,以成蟲進行越冬。成蟲善跳躍,具有趨嫩性、假死性。每年3 月底至4 月初,當日平均氣溫升為10℃以上時,越冬的成蟲就開始活動。成蟲行兩性生殖,交尾產卵后,將其卵產在葉柄的溝槽內,卵成串排列,分布緊密且整齊。卵孵化成若蟲后,若蟲尾端分泌形成一根白色蠟絲。若蟲起初在葉柄上取食,很少移動,開始活動時爬出葉柄凹槽,往小枝頂端爬行。皂莢葉片展開后,若蟲將小枝頂端的嫩葉從主脈處合攏成葉苞。皂角幽木虱刺吸汁液后葉苞呈淡綠色或黃綠色,造成葉片光合作用效能降低,形成明顯的被害狀。若蟲分泌的蠟絲累積逐漸形成球狀。老齡若蟲羽化前爬出葉苞,在枝丫處、葉柄基部分叉處分泌大量蠟絲覆蓋身體,大量蠟絲在樹枝搖動時像小雪花一樣飄落。幽木虱分泌的蠟絲易引發煤污病,導致皂莢樹提早落葉落莢,影響皂莢產量和品質。
若蟲發育不整齊,同一蟲苞內可見到不同齡期的若蟲。皂角幽木虱的發生受到溫度、風、降雨等因素的影響。若遇到強烈的大風或者暴雨,會導致成蟲死亡率有所增高,卵粒也容易被水泥沙所沖刷,因此在多雨年份下害蟲危害輕,干燥少雨的年份中危害則嚴重。該蟲的天敵有蜻蜓、螳螂、草蛉、瓢蟲、寄生蜂等。
加強植物檢疫,嚴禁帶蟲苗木調運,防止蔓延傳播。
冬季或初春季剪除皂角幽木虱產卵枝條,及時燒毀,消滅枝條上的卵;清除皂莢林內枯葉、雜草,消滅越冬成蟲。
1.冬季樹干涂白,消滅皂角幽木虱越冬成蟲。涂白劑配制:用10 kg 清水加5 kg 生石灰粉充分攪拌均勻,再依次加入黃泥1 kg,充分攪拌后加入11°Bé的石硫合劑1 kg,再加入食鹽和植物油各0.5 kg,充分攪拌均勻即可。注意操作時要涂抹均勻,尤其是翹皮、裂縫處一定要涂抹到。
2.根據幽木虱趨嫩性的特點,可以嘗試采用在皂莢樹行間懸掛黃綠色黏蟲板的方法,誘集幽木虱成蟲,減少皂莢樹上的落卵量。
3.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剪除皂莢樹嫩枝梢上的蟲苞并集中深埋處理,減輕危害。
保護利用天敵昆蟲蜻蜓、螳螂、草蛉、瓢蟲、寄生蜂等,有效控制皂角幽木虱??梢圆扇×謭@行間生草如紫花苜蓿、白三葉、毛葉苕子等,也可以采取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混播等方式優化林園生態環境,吸引蜻蜓、螳螂、草蛉、瓢蟲、寄生蜂等大量繁殖,避免噴施廣譜性殺蟲劑,保護利用天敵。
在幽木虱成蟲、幼蟲發生高峰期到來之前,選用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進行噴霧防治。可以選用苦參堿、螺蟲乙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蟲嗪、噻蟲胺、吡蟲啉、吡丙醚等或者它們的復配制劑在幽木虱分泌蠟質物前噴霧防治。如果錯過最佳防治時機,幽木虱分泌蠟質物較多造成防治困難時,可以在藥液中加入少許洗衣粉或者有機硅等高滲劑進行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