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喜龍
(重慶甲多公路設計咨詢有限公司,重慶 400039)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日漸成熟,路橋工程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公路覆蓋范圍也更加廣泛。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山地公路建設難度相對較大,對施工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且施工成本也相對較高,是公路建設中的重點內容。隨著我國扶貧攻堅政策的實施,山地公路工程項目不斷增加,相關工程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山地公路建設的重要性,做好山地環境調查,優化山地設計思路,不斷提高山地公路設計水平,確保相關線路設計的科學、合理,才能更好的促進山區交通發展。
山地公路建設環境較為復雜,需要在山嶺地區進行建設,地質情況非常復雜,難以確定相應的規律,公路施工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施工難度也相對較高。山地公路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做好山區土壤質地調查工作,結合山地具體情況,優化和調整山地路線設計,才能山地公路設計質量。但從實際情況看,山地公路設計中還是會遇到一些公路阻礙,山地巖石結構也給公路設計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需要采取先進的技術和手段,才能保證相關設計方案的落實,確保施工順利。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一定要充分考慮山地地層特點,做好基礎性工作,以免公路路線設計受到硬度較大巖石層的影響。此外,在山地公路建設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山地勘查工作,在進行路線設計之前,做好山體巖層勘查,將不適宜爆破、施工的地區標注出來,并要確定可能發生山體滑坡或泥石流的地區,路線設計中避開這些地區,才能保證山地公路建設質量。
山地公路工程周邊的原始自然環境保持的相對較好,草叢、灌木、密林等植被地帶廣泛,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周邊環境的對山地公路設計有著不小的影響,比如在公路的施工爆破過程中,根據相關規定,施工人員要清除施工障礙,但卻不能破壞周邊的自然環境,山地公路施工也就很容易受到植被結構的影響。在清除植被之前,相關工程單位需要獲得當地政府的批準,如果植被范圍相對較大,相應的批文獲取難度也就相對高,往往要經過較為復雜的審批流程,才能開展山地公路施工。山地公路設計方案要充分考慮施工操作對山地植被的影響,提前判斷施工中可能產生的額外成本,如果公路路線周邊有居民住戶,相關工程單位還要做好征地拆遷等工作,以保證山地公路施工的順利開展。
相比平原公路建設,山地公路建設過程中對人力、物力、成本等資源的消耗更多,為保證山地公路建設質量,就需要加大資金投入,才能促進山地公路工程項目的不斷發展。通常民間資本會參與普通公路投資,但在西部、山區等環境較為復雜的公路建設過程中,只能由國家出資進行修建,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相關工程人員除了要做好基礎性調查準備工作,還需要做好地質勘測、植被處理及爆破施工等工作,這就導致山地公路建設額外增加了不少的成本,尤其是山地交通不方便,相應的物資運輸、裝備使用及殘土清理等工作更是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因此,在山地公路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相關影響因素,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才能有效保障山地公路經濟效益。
在山地工程設計過程中,由于山區的地勢條件相對復雜,因此,做好線路設計,才能保證公路設計質量。但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很多設計人員未能綜合考慮路線問題,相應的路線合計方案很容易導致車輛實際速度與理論速度之間的差距增大,形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路線設計不合理,加上山地公路地勢較為險峻,公路實際運營中就會導致車輛失控,進而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因此,對于山地公路設計人員來說,一定要充分考慮安全指標要求。但部分設計人員,在路線設計中未能充分考慮車輛行駛安全問題,對彎路坡度與彎度等重點內容缺乏足夠的重視,進而導致公路路線實際運行中,車輛行駛中很容易出現長下坡突然轉彎,陡坡角度過大等問題,路線設計很不合理。
在山地公路設計中,相關設計人員一定要重視安全設計方案,尤其是地形條件較為復雜的山區,做好安全設計工作,充分保障山地公路的安全性,才能確保山地公路后期的安全使用。在山地公路設計中,如果對山體情況的了解不充分,相應的勘查工作不到位,公路工程建設中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問題。部分設計人員在公路設計中,由于未能避開泥石流、滑坡等地段,這就使得公路運行中,很車輛行駛中面臨著不小的安全風險,相關設計人員應當重點考慮山地相關地段的安全風險[1]。同時,部分山地公路設計中對彎道設計缺乏足夠的重視,這就使得公路使用中,車輛彎道行車時,由于轉彎半徑過小,相關駕駛人員難以有效控制車速,進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在山區公路設計中,部分設計人員還會缺乏安全設計意識,在設計過程中,未能充分考慮到地形因素對車輛正常行駛的影響,進而增加了安全隱患。設計人員還應當充分考慮天氣變化對公路車輛正常運行的影響,以免引發交通安全事故。
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山地公路建設對山區環境有著不小的影響,部分設計人員缺乏環境保護意識,這就使得山地公路設計中很容易對周邊環境造成不小的影響[2]。山地公路設計中,環境保護工作不到位,公路建設過程中就很容易影響周邊自然生態環境,沿線的水土、植被、土壤等都會產生很大的變化,不僅會影響公路后續使用,還可能造成更加嚴重的自然災害問題,對周邊居民住戶也會造成不小的影響,不符合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求。
在山地公路的路線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注意提前做好山地地質、地形調查工作,充分了解山地地形地貌,在設計方案中重點關注車輛實際行駛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保證公路線路與山地環境之間的協調性,充分保障路線設計的合理性,才能有效保障公路路線運行安全[3]。當前,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國家加大了山地偏遠地區的扶貧力度,山地公路工程項目也不短增加,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應的土地使用面積也更加緊張,因此,在路線設計中還要考慮土地利用問題,盡可能的減少土地使用面積,同時還要保證公路路線設計的科學性。在山地公路路線設計中,還應當考慮地理環境對公路工程的影響,針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做好山地數據測量,合理設計交叉道路,不斷優化路線設計方案,才能更好的保障公路運營質量。
山地公路建設中,為保證施工作業的順利開展,就一定要重視安全保障工作。山地公路施工中,在山路圍欄、扶手等安全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物資,提高安全設施建設水平,才能有效保障山地公路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對于設計人員來說,還應當做好山地自然災害對公路安全的影響,比如部分地段可能發生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盡可能的避開相應的地段,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才能保證公路行車的順暢[4]。在山地公路設計過程中,相關工程人員要做好地質勘察工作,確定公路相關地段的是否存在松散土層,尤其是爆破區域,查明是否會發生大塊山石滑落及地層裂縫擴大等情況,盡可能的排除安全風險,充分保障公路行車安全。
山地公路設計中應注重山區生態環境保護,在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相關地區的地形地貌特點,公路建設中應盡可能的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做好沿線植物、河道、農田保護工作,確保山地公路線路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施工中妥善處理廢棄物,做好公路兩側環境維護工作,尤其是野生動物與植被保護工作,才能有效保障公路設計質量。重視山地公路生態環境保護,做好公路沿線環保綠化,才能有效提升公路線路觀賞性。
山地公路建設過程中,由于山地地形條件較為復雜,設計人員就需要綜合考慮相關影響因素,加強公路周邊環境調查,充分掌握山地具體地質情況,針對山地特征,在不影響公路周邊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加強公路路線設計,充分考慮公路車輛行駛的安全性,才能有效保障山地公路設計質量,提升山地公路設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