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鎂市場整體呈下跌態勢。自春節小長假之后,國內鎂錠需求持續不振,鎂價持續震蕩回落,由2月的45000元/噸一路下滑至7月底的23000元/噸,跌幅超過50%,當前的價格已臨近工廠生產的成本。即使這樣,鎂市場依舊沒有出現企穩向好的態勢,下游企業對原鎂的采購始終謹慎,市場整體需求量并未出現大的增加,我們不得不反思這其中的問題。
當前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愈發激化,工廠庫存壓力不斷增加,報價有所松動,但是加工企業一直是以剛需采購為主,基本不會出現大量集中補貨現象。需求持續不足,加劇了市場的走弱,通過與多家加工企業的密切交流,大體總結為以下三方面原因:
1.鎂價雖跌,加工企業經營壓力仍存
2021年下半年以來,受能耗“雙控”和原材料價格普漲的影響,鎂市場強勢運行,加工企業處于嚴重虧損狀態,大多鎂加工企業為了自身生計被迫上調產品價格,同時又不得不顧及市場終端用戶對產品的接納程度。如因過度漲價而失去與老客戶之間的長期合作,更是得不償失。鎂加工產品的漲價空間本就非常有限,一些鎂企業將成品價格上調20%~30%已是極限,就這樣也是無利可圖。在巨大的成本壓力面前,多數鎂加工企業只能靠消耗庫存余量來維持,少有剛需采購,現階段鎂價已跌至23000元/噸,對于異動前的18000元/噸而言,仍算是高位運行。但是在原材料普漲的市場大環境下,這已接近冶煉企業的成本價格。即便如此,加工企業的利潤依舊是不盡人意、薄利經營,大多鎂加工企業的銷售利潤用以填補往日的虧損尚且不足,更難言開展大規模的采購行動,市場成交量始終平平。
股票模型發展趨勢的概率以連鎖模型為基準,從而構造只包括股票和現金的組合。假設以S0的價格買入a股股票,現金是b美元,則投資額即:
鎂價的上漲給國內的制造業帶來不小的壓力,而國外的加工企業也同時面臨巨大壓力。雖然我國原鎂的出口大體平穩,但是由于要節省原材料成本,國外已經從最初的原鎂采購逐步轉變為對鎂廢碎料的采購,1-6月份我國出口的鎂廢碎料的數量較去年同期上漲了約55%。不僅如此,歐盟政策制定者已重啟歐洲鎂冶煉的生產,同時澳大利亞Latrobe鎂業公司(LMG)已委托全球工程、建筑和項目管理公司Bechtel開展年產10萬噸金屬鎂項目的預可行性研究。我們要想保障國內加工企業的生產,提升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為加工企業注入活力,擴大市場需求。
3.鎂加工企業保守經營收益低,工藝技術停滯不前
現階段鎂價格一直居于高位,又因鎂市場體量較小,鎂價易出現大幅的波動,造成加工企業原料成本無法得到有效控制,也就無法保障其收益。一些鎂加工企業的生產,僅能賺取微薄利潤支撐眼下的生存,對市場后續發展失去信心。當鎂行業下游企業無意投入人力、財力用于開展鎂相關產品的研發,無心思考如何改進產品性能、開拓鎂制品應用領域,甚至一些小規模加工企業連訂單的接單都十分謹慎,行業就很難有大的發展了。而我們更應看到加工企業經營的難處,畢竟原材料成本風險過大,稍有不慎就會被大幅上漲的鎂價拖累導致虧本經營,甚至破產。企業的這種悲觀情緒,讓很多亟須創新的工藝都因缺少人員及資金的支持而擱置,這是鎂加工企業的痛點,也是鎂行業的痛點。
2.重回市場尚需時日
在鎂市場高位運行期間,我國鎂加工企業集中的一些區域出現集體停產、減產的情況。企業無奈表示,一旦開工,訂單越多所面臨的虧損就越大,規模小的企業很可能瞬間破產。但終端用戶的需求不會就此停滯,因此消費者自然而然就把對鎂的需求轉向替代商品。鋁是最容易替代鎂的輕量化材料,同時鋁的價格也在整體回落,近期鋁價格都在20000元/噸以下,很多鎂鋁加工企業順理成章將重心放在鋁加工上面,而終端用戶在習慣了鋁制品的情況下,再讓其短期內轉向對鎂的使用并非易事,鎂產品想再次得到市場的認可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為了使下游企業重現活力,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盵6]這說明了在我國今后的發展中,經濟并不是唯一指標,政治清明、文化自信、社會安定、生態和諧、人的全面發展才是目的,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才是方向。這就是對物化社會的徹底性變革,就是要破除對物的崇奉,
一是保持原鎂價格的穩定,有利于加工企業訂單的管理與生產經營的開展。從市價角度分析,鎂價的上漲并不完全是由市場企穩、需求旺盛所致,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大宗商品的價格普漲,煤炭、硅鐵普遍高位運行,導致鎂冶煉成本的增加,鎂價隨之上漲。大部分的加工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對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應對能力不足,對終端客戶的議價能力有限。對后期走勢研判沒有把握,也會影響接單積極性,不僅不敢接長單、大單,還抑制了企業的投資意愿,給鎂行業發展的穩定性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部分企業因此影響了生產。為了改善這一現狀,要注重上游企業與下游企業互惠共贏的關系,上游冶煉企業如能保持鎂價在合理范圍內平穩運行,不僅能夠很好地改善供求關系,更能給下游企業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本研究使用自制的“學生游泳自救與水上救助能力的評價表”,在游泳教學前用作前測,記錄學生在實驗前的能力水平;在教學后用作后測,記錄學生在實驗后的能力發展水平。

二是下游企業應采取有效措施應對鎂價市場振蕩。今年上半年鎂價的高位運行,既有冶煉企業成本大幅增加的原因,也有全國部分地區疫情多點散發、多地頻發的緣故。我國部分地區的鎂加工企業,因原材料運輸受阻,運費增加,利潤減少,經營難度加劇,這時就需要鎂加工企業采取有效措施,在振蕩的鎂市場中找尋自身的利潤,這其中就包括加工企業科學管控生產各環節成本、降低浪費、提高生產效率。眾所周知,鎂及其合金是極易回收的金屬,加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加大力度開發報廢鎂合金產品的回收處理技術,在減少污染的同時,節約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大大減少了使用周期。加工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的基礎上,還應擴大品牌自身影響力,提高產品技術質量,搶占鎂高端領域應用的市場份額,這也是化解市場矛盾的有效措施,使其在波動的鎂市場中實現利益最大化。
三是加強行業管控,充分發揮政府市場監督作用。從當前形勢來看,大宗商品價格不具備長期上漲的基礎,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采取舉措,推動穩定原材料價格并幫助中小加工企業應對原材料上漲的影響。下一步還將推動加快國內資源開發進度,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強化協作,促使關鍵原材料價格逐漸回歸理性,原材料價格上漲過快的問題必將解決。
2.提出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措施。報告提出,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1];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眼下鎂冶煉企業的生產已回歸正常,冶煉的工藝也在不斷提高,原鎂的供應能夠滿足市場需求。隨著大宗原料價格的回歸,鎂冶煉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從近期鎂價格走勢來看,目前主產區工廠報價開始回歸理性,一些加工企業對現階段價格有所接受。適逢我國目前新能源汽車產銷呈現出良好增長勢頭,汽車輕量化時代已然來臨,鎂行業還將有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