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通,王夢琳,杜永強,石 磊
(內蒙古自治區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檢測實驗中心),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鉛是人類使用較早的金屬之一。我國是世界較早開發鉛資源的國家,鉛礦的開采和金屬冶煉,曾經給古老的中國文化留下過輝煌的文明。鉛作為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原材料之一,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國是鉛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鉛資源總量居世界第二位。鉛工業發展與國內生產總值相關性一直保持0.98~1.1。內蒙古鉛保有儲量1 008萬t,占全國保有儲量17.99%,位居全國榜首,豐富的資源為我國鉛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內蒙古鉛產業主要集中于采選和冶煉領域,按照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充分利用鉛資源、能源優勢,優化布局,擴增總量,提升技術水平,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與三廢排放,優化產業與產品結構,發展精深加工,積極推進采選冶加一體化發展模式,完善“探采選冶加”產業鏈,把內蒙古建設成為國內重要的鉛生產加工基地。
近十年來,世界鉛資源總量變化總體呈增長趨勢,從2002年的6 800萬t增長至2013年的9 180萬t。其中鉛儲量在500萬t以上的國家有澳大利亞、中國、俄羅斯、秘魯、墨西哥和美國,儲量合計占世界總儲量的87.30%,我國鉛資源在世界排第二,占世界鉛儲量的12.5%。我國鉛礦產資源豐富,生產能力、消費量、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2002年—2013年,我國鉛查明資源儲量增長明顯,截至2013年底,鉛資源儲量為5 890萬t,比2002年增長了近1.5倍[1-2]。

圖1 2002年—2013年世界鉛資源分布情況
內蒙古地區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豐富,成礦條件好,近幾年來,有色金屬找礦探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隨著勘探水平的提升,現已探明儲量的有色金屬、貴金屬、稀土、稀散元素就有40余種,種類齊全,保有儲量2 937萬t,其中鉛646萬t,居全國第一位,主要分布在巴彥淖爾市、赤峰市、呼倫貝爾市、錫林郭勒盟、興安盟、烏蘭察布市等地區,有色金屬資源相對集中,為提高自治區有色金屬工業集中度,建設成為國內較大規模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3]。
隨著鉛工業的發展,我國鉛工業的生產技術進步非常明顯。目前,世界各種煉鉛工藝和方法均已在國內實現產業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富氧底吹—鼓風爐還原工藝得到產業化應用,并迅速推廣,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高度重視。與此同時,廣大企業不斷發展和創新富氧熔池煉鉛工藝,如液態鉛渣底吹爐直接還原、液態高鉛渣側吹爐直接還原等技術的成功,標志著新一輪煉鉛技術創新正在興起。
內蒙古鉛產業主要集中于采選和冶煉領域,大型礦山地處于內蒙古西部和東部地區,在采選技術方面與國內先進水平差距很小。目前,內蒙古鉛產品主要是鉛錠,2013年自治區精鉛產量為15.6萬t,占全國精鉛總產量的4.3%[4]。

表1 國內知名鉛企業生產能力

表2 內蒙古鉛企業生產能力
未來幾年,我國依然是世界鉛產業不可或缺的主體,以我國為中心的格局不會改變:①消費方面。我國經濟保持相對高速增長,精鉛消費將繼續增加,全球精鉛消費增長仍主要依賴我國。②生產方面。世界新增冶煉產能幾乎都來自中國,西方發達國家主要是發展再生鉛,基本上以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為主。③原料方面。為了彌補國內原料不足,我國進口鉛精礦水平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仍將是全球最大鉛精礦進口國。內蒙古具有豐富的鉛資源,從長遠戰略角度出發,立足于資源優勢,依據市場需求合理有效開采鉛鋅礦,加快對落后熔煉還原工藝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提高冶煉技術水平,節能減排,實現低成本、低污染、高效節能生產過程,以打造高品質精鉛為目標,提升內蒙古鉛產業初級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自主技術創新能力,加強鉛產業深加工技術領域的研究,重點采取產學研結合的方式進一步開展鉛合金材料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在現有基礎上開發新型鉛合金材料,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提升鉛鋅行業的整體效益,拓寬鉛合金應用領域,提升自治區鉛工業的經濟效益。
發展再生鉛也是全球鉛工業的必經之路。在西方發達國家,其精鉛產量主要是依賴再生鉛,1995年時再生鉛產量占精鉛產量的比重已超過55%,而目前我國再生鉛占比才剛剛超過30%,西方發達國家再生鉛占比卻早已超過70%。未來再生鉛勢必會成為我國鉛產業的發展方向,預計2028年我國再生鉛產量占比將達到60%左右。

表3 內蒙古鉛產業優勢及劣勢分析
目前,內蒙古對于鉛的生產主要依賴于原生礦產的開采冶煉,對于再生鉛資源的開發幾乎接近空白,而內蒙古除具有豐富的礦產外,還具有能源優勢及便利的交通條件,地域廣闊的地理優勢,因此應把再生鉛納入鉛產業進行整體規劃考慮。以礦鉛冶煉技術的創新,帶動再生鉛的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及規模、裝備水平的整體提高,不斷提高鉛冶煉企業的再生鉛原料處理能力占總產能的比例。加大再生鉛資源的利用力度,全面提高技術裝備水平,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率的提高。再生鉛的發展,除行業準入條件外,還要充分考慮再生鉛的布點、市場、區域環境、容量等因素,合理布局,定點處理[5]。
通過對內蒙古鉛產業的特點、優勢、劣勢等進行深入分析,凝練形成了內蒙古鉛產業發展優勢及劣勢分析表[6]。
通過分析內蒙古鉛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國內外技術發展趨勢,考慮到鉛合金的市場需求,通過對內蒙古鉛產業發展要素的分析,充分發揮鉛資源優勢,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發展高附加值產品、降低生產綜合能耗、提高生產效率、提高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率、實現綠色與安全生產、提高深加工產品比重、開發新型高性能鉛合金。利用科學的統計方法以及對鉛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判定,最終形成內蒙古鉛產業目標要素及優先排序表(見表4),實行探、采、冶、加一體化發展,做大做強鉛產業。

表4 內蒙古鉛產業目標要素排序

表5 內蒙古鉛產業研發項目指南
產業目標要素與市場需求要素的關聯分析是要獲得與市場需求要素相關聯的產業目標要素排序,篩選出產業在市場拉動下需要優先實現的產業目標。
為了突破內蒙古鉛鋅產業鏈設計的技術壁壘和關鍵技術難點,實現內蒙古鉛產業的愿景目標,分析凝練出了20項內蒙古鉛產業的技術研發項目,進行統計整理后,今后為政府在項目立項和相關政策制定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據(見表5)[7-8]。
內蒙古鉛產業要立足于滿足國內需求,控制冶煉產能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治理重金屬污染;加快改進邊緣礦山,小冶煉廠的落后生產工藝。加大兼并重組的工作力度,推進大型骨干企業實施跨地區兼并重組,自建大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動上下游企業聯合,支持在具有資源、能源優勢的地區發展鉛產業。大力發展鉛再生產業,使再生資源消費量達到總消費量的40%。支持再生加工,與深加工產品的開發。加大研發投入,利用內蒙古的資源優勢,開發新型鉛合金,拓展鉛的應用領域,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鉛企業的管理水平,增強服務意識、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市場意識,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創建知名品牌。嚴控冶煉制造中污染物的排放,實現綠色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