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志斌
(河西學院附屬張掖人民醫院 甘肅 張掖 734000)
隨著現代人飲食模式的改變及工作壓力的增大,以反酸、燒心等為主訴來消化內科就診的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愈來愈多。RE 由胃內容物反流進食管所造成,患者食管黏膜在胃鏡下多可見糜爛或水腫[1]。該病頻繁復發可對患者生活產生不小的困擾,并顯著損害其身心健康。臨床上多從抑制胃酸、減輕反流物對食管的刺激、協調胃腸動力等方面入手對RE 進行治療。雷貝拉唑為既往常用藥,屬于抑酸藥,可通過發揮強效的抗胃酸作用而改善RE 相關癥狀[2]。但單用此藥的整體效果仍有所欠缺。近年來,研究發現,在應用抑酸藥基礎上加用促動力藥對RE 開展治療,使得療效的提升效果更顯著[3]。伊托必利為一種常用的促動力藥,能夠通過增強胃腸蠕動來促進反流物排出。本研究將上述抑酸藥、促動力藥合用于RE 治療中,發現療效確切。現報告如下。
以2020 月2 月至2021 年11 月本院門診就診的102 例RE 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劃分至雷貝拉唑組(n=51)和聯合組(n=51)內。
雷貝拉唑組男性29 例,女性22 例;年齡31 歲~74歲,平均(52.51±5.21)歲;病程1.5 年~4 年,平均(2.73±0.56)年。
聯合組男性28 例,女性23 例,年齡33 歲~75歲,平均(53.24±5.81)歲;病程1 年~5 年,平均(3.16±0.74)年。兩組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納入標準:(1)均以反酸、胸痛等為主訴就診,且通過胃鏡檢查確診者;(2)入組前2 周內未使用過促胃動力藥或其他相關藥物者;(3)不存在精神障礙者;(4)知情同意者。
排除標準:(1)合并胃潰瘍等其他胃腸道疾病者;(2)重要器官嚴重受損者;(3)有胃腸道手術史者;(4)對所用藥物不耐受者;(5)遵醫用藥行為欠佳者。
雷貝拉唑組采用雷貝拉唑(廠商: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80710,規格:10 毫克)治療,2 片/次,口服。聯合組在雷貝拉唑組基礎上加用鹽酸伊托必利膠囊(廠家:珠海潤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91115,規格:50 毫克)治療,1 粒/次,1 天3 次口服。兩組均連續用藥8 周。
(1)癥狀評分:于治療前、治療8 周后采用3 級計分法對兩組胸痛、燒心、反酸等3 項癥狀進行量化評定。各癥狀評分標準:無計為0 分;輕微,對生活無影響計為1 分;中度,對生活有一部分影響計為2分;較重,對生活有較大影響計為3 分。(2)血清指標檢測:于治療前、治療8 周后采集兩組空腹靜脈血,常規離心后分別以放射免疫法、酶聯免疫法測定血清胃泌素(GAS) 及炎癥因子 [白細胞介素-6(IL-6)、IL-17]含量。(3)療效判定:于治療結束后判定,其中未見癥狀出現,胃鏡示食管黏膜無異常判定為顯效;癥狀顯著減輕,食管黏膜有好轉判定為有效;癥狀及食管黏膜均未見好轉甚至惡化判定為無效。計算總有效率(OR),OR=100%-無效率。
兩組治療前3 項RE 癥狀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癥狀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且聯合組均較雷貝拉唑組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分)
注:和治療前相比,★P<0.05。
胸痛 燒心 反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 51 2.24±0.48 0.49±0.15★ 2.31±0.46 0.41±0.13★ 2.12±0.53 0.37±0.12★雷貝拉唑組 51 2.10±0.44 0.73±0.21★ 2.18±0.41 0.67±0.24★ 1.98±0.49 0.61±0.20★t 值 1.535 6.641 1.507 6.803 1.385 7.348 P 值 0.128 0.000 0.135 0.000 0.169 0.000組別 n
兩組治療前血清GAS、IL-17、IL-6 水平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GAS 水平均升高(P<0.05),血清IL-17、IL-6 水平均降低(P<0.05),且聯合組血清GAS 水平較雷貝拉唑組高(P<0.05),血清IL-17、IL-6 水平較雷貝拉唑組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水平比較()
注:和治療前相比,★P<0.05。
GAS(pg/ml) IL-6(μg/L) IL-17(μ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 51 99.26±18.51 174.58±23.28★ 43.59±6.81 23.16±3.36★ 41.35±6.67 25.74±4.12★雷貝拉唑組 51 101.49±20.72 141.27±22.60★0.573 7.332 42.21±5.93 27.35±4.02★ 40.68±5.31 29.51±4.48★t 值 1.091 5.711 0.561 4.423 P 值 0.568 0.000 0.278 0.000 0.576 0.000組別 n
聯合組OR 優于雷貝拉唑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OR 比較[n(%)]
在胃腸道疾病中RE 發生率較高,其病因頗為復雜,通常認為是由于食管括約肌松弛、酸廓清能力降低等因素導致胃酸、蛋白酶等物質反流入食管,對食管組織產生腐蝕作用,從而引發本病[4]。RE 雖不具有致死性,但遷延日久可對患者身心健康構成顯著危害,且易引發食管狹窄、肺氣腫等并發癥,進而影響其預后。故應重視對RE 的早期治療。
應用抑酸藥為RE 治療的常用方法,雷貝拉唑為抑酸藥的一種,進入體內后可覆蓋于胃壁細胞上,通過和三磷酸腺苷(ATP)酶快速發生作用而下調胃酸含量,同時能保護食管黏膜免受繼續損害,從而促使病癥好轉[5]。藥效研究顯示,雷貝拉唑首次使用后23 小時可對抗70%左右的基礎胃酸及80%左右因食物因素產生的胃酸,且能夠維持2 天。此外,隨著用藥劑量增加,抗胃酸效果逐漸增強,3 天后趨于平穩,停藥后仍能夠維持藥效3 天[6]。但單用雷貝拉唑對RE 病情的改善情況仍稍顯不足,故臨床主張合用其他藥物對RE 開展治療。伊托必利在RE 治療中的使用頻度亦較高,屬于促動力藥,可對人體內多巴胺產生拮抗效應,促使胃腸運動得到調節,胃排空加快[7]。此外,該藥能誘導乙酰膽堿生成,改善消化道平滑肌功能,調節胃動力,從而使反酸、燒心等癥狀顯著減輕。本研究試對RE 患者采用上述抑酸藥和促動力藥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聯合組各癥狀評分降低幅度均較雷貝拉唑組更明顯,OR 明顯較雷貝拉唑組高,提示采取本研究療法可提升對OR 的治療效果。這是由于兩藥可針對OR 不同病理機制發揮功效,故可產生協調治療作用,使OR 患者從治療中受益更大[8]。
GAS 為一種由胃竇、十二指腸產生的活性肽,可調節胃腸分泌功能,增強胃竇收縮力,并能促進胃黏膜修復[9]。IL-6 為一種重要的促炎因子,研究發現,IL-6 在RE 中處于高表達,且其水平和RE 患者黏膜損傷狀況有關[10]。IL-17 由Th 17 細胞產生,可誘導炎癥級聯反應發生,致黏膜損傷出現或加重。在本研究中,聯合組血清GAS 升高幅度較雷貝拉唑組更明顯,血清IL-17、IL-6 水平降低幅度亦較雷貝拉唑組更明顯,提示采用本研究療法還可能通過有效調節患者血清GAS、IL-6 及IL-6 水平而減輕黏膜損傷。
綜上所述,伊托必利與雷貝拉唑合用能夠有效上調RE 患者血清GAS 水平,顯著降低血清IL-17、IL-6 等炎癥因子水平,明顯改善癥狀,整體療效較雷貝拉唑治療更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