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李曉輝 王春麗 趙建中

在田間地頭現場培訓學員
近年來,河南農業大學探索校地企、產學研、產供銷創新發展模式,建成河南農大扶溝蔬菜研究院(中原蔬菜博覽園)、河南農大南樂優質蔬菜研究中心(南樂優質西紅柿小鎮)、河南農大馬村優質果蔬科教園區(河馬仙果小鎮)等。這些建在田間地頭的研究院基地,以學校資源為后盾,以服務產業為目標,在園藝學院馬長生研究員等專家團隊帶領下,加強校地企合作,推動河南省蔬果產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地頭研究院”的品牌效應逐漸顯現。
在經歷了夏季歇棚期的“休息”后,8月中旬,秋季大棚蔬菜陸續開始定植。
8月17日,河南省焦作市馬村區河馬仙果小鎮里一派繁忙,定行、分苗、澆水、封土,辣椒、西瓜等蔬果苗定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最忙的時候一天的用工量在三四百人,都是附近的村民?!瘪R長生研究員介紹,“在用工的過程中,通過每一個種植環節的培訓,可以逐漸培養一批種植高手?!?/p>
河馬仙果小鎮去年開建,12月第一批溫室大棚投入使用,目前園區內已建成日光溫棚100多個,采用標準化基質栽培槽、肥水一體化、農業互聯網等現代化設施和技術,主要開展優質西甜瓜、番茄、辣椒等瓜菜新品種的科研選育、科普教育及農大自有品種的開發、訂單生產、保藏加工、農業文化旅游、電商銷售等全產業鏈運作探索。
“去年12月大棚建好開始搶種第一茬,雖然比正常種植時間晚了3個月,最后算算番茄的畝產也達1萬斤。錯過了春節上市的好賣季,但最低價也賣到每斤13元,一畝地收入不會低于12萬元。”馬希穩是蔬果種植達人,家就在園區附近,他是第一個來河馬仙果小鎮承包大棚的種植戶。
今年園區里第一茬蔬果大豐收,6月6日園區舉辦了首屆優質西甜瓜品種品鑒會,還嘗試了網紅直播帶貨等銷售方式。
因為品質優良,春茬蔬果不出園就被訂購一空。附近村民“眼紅”的不少,好多人跑來要包棚種植。
“我們建議村民來園區里邊打工邊學習,把種植技術學扎實了再包棚?!焙玉R仙果小鎮園區負責人趙志坤說。

專家在田間觀察瓜品長勢
前蔣村的張新忠和幾個村民自2021年9月開始在河馬仙果小鎮學習蔬菜種植技術,經過兩茬蔬菜作物的學習,初步掌握了酸甜果番茄、美辣一號辣椒、水果甘藍等優質蔬菜的種植技術。今年秋茬,張新忠幾人承包溫室大棚和鋼架大棚近20畝,這幾天正忙著定植優質蔬果苗。
“場景式示范,干給農民看;實地操作教學,教會農民干?!瘪R長生說,“我們的心愿,就是科技成果能夠迅速轉化,讓老百姓能種對、種好,還能賺到錢,讓市民能吃到美味的優質產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行業?!?/p>
在“兩個研究院一個中心”品牌效應帶動下,河南農業大學科教園區基地每年吸引來自全國約30個?。▍^)市的種植大戶、農業企業家、園區負責人、科技示范戶、國內科研院所等3萬余人參觀考察,承擔陽光工程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等2萬多人,培育周邊村民成為種植技術骨干近萬人。每個基地每年還接納約30名本科生開展為期6個月的生產實習、4~6名研究生開展課題研究。
南樂縣張果屯鎮煙之東村有近30年西紅柿種植歷史,家家戶戶種植西紅柿都有一手。
2020年3月,河南農業大學、南樂縣人民政府、河南豫藝種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藝公司)聯合成立校地企合作的特色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南樂優質西紅柿小鎮,目的是帶動周圍上萬畝蔬菜種植區進行設施結構、技術水平、產品質量、銷售手段等全面升級換代,把南樂縣打造成河南省最大的越冬茬優質西紅柿生產基地和電商物流基地,并成為河南農業大學“卓越園藝師”培養計劃的豫北實習基地。
南樂優質西紅柿小鎮成立之初,并不被村民認可。園區第一茬西紅柿豐收時,煙之東村一位老人領著孫子到園區溜達,馬長生研究員摘下酸甜果小番茄給小孩子吃,老人拒絕說,他孫子從不吃小番茄,可轉頭一看,孫子卻拿著小番茄吃得正起勁兒,老人吃驚之余也拿了小番茄品嘗。幾個小番茄下肚,老人直感嘆他種了一輩子西紅柿卻從來沒品嘗過這么好的味道。自此,優質西紅柿小鎮的名氣逐漸在當地叫響。
“小番茄我最喜歡馬老師培育的酸甜果,好吃到放不下手,還有青春之歌、卷珠簾、巧克力小番茄,大果番茄我喜歡豫甜優五,口感軟沙、果汁飽滿、香味濃郁,今年試種了一個大棚,不僅產量高,畝產能達1萬斤,而且價格高,普通西紅柿每斤賣3元,豫甜優五每斤至少能賣5元?!?月11日,聽說馬長生研究員來了南樂園區,煙之東村黨支部書記、聯富果蔬專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趙戰秒匆忙趕來,他要跟馬長生商量秋茬西紅柿品種更新和擴種的事兒。
趙戰秒介紹,為適應運輸儲藏,合作社過去種植的西紅柿都是大路貨,實現了“番茄自由”卻丟了口感,果實大又紅,吃著卻太硬;不甜也不酸,炒菜湯汁少。
如今,在園區帶動下,聯富果蔬種植合作社的社員們已經逐步改變觀念,開始接受新品種和新的經營模式,去年春節該合作社生產的小番茄采用禮品盒銷售形式,每盒裝4斤賣60元,周邊消費者紛紛來搶購,最后賣到脫銷。
從種子種苗、大棚建造、管理運營到市場銷售和全環節的標準、機制和體系輸出,“兩個研究院一個中心”立足校地企合作,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全產業鏈運作模式?!熬褪且尨笈锸吖N植‘全程再造’,推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當好‘田保姆’,讓農民輕輕松松就能把錢賺。”馬長生說。
河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魏蒙關說:“以‘兩個研究院一個中心’為核心的校地企合作,走出了鄉村振興示范基地帶動新模式,不僅培養了大批的科研人員、新型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優質新品種的試驗示范,還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蔬果產業升級,推動了鄉村產業振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