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卿
(湖南省煤炭地質勘查院,湖南 長沙 410014)
洪江彩玉產于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為石英巖質玉,具有質地優良、形狀奇特、色彩斑斕、紋理華美等特性,觀賞價值較高,深受人們喜愛,可作為觀賞石,是懷化的一大特色資源。
洪江彩玉產地位于揚子地臺與華南褶皺系2個大構造單元接合部位,江南地軸雪峰隆起帶中段。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中先后經歷了武陵期、雪峰期、加里東期、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馬拉雅期等多次強烈的構造運動,地殼變形劇烈而復雜,斷裂和巖漿活動強烈,其中以加里東期北北東向緊閉型線狀褶皺及北北東向斷裂為主體,并出露有酸性巖基、巖株及基性、超基性巖墻、巖床和巖鐘等。
區內地層出露較為齊全,從元古界冷家溪群到第四系均有分布,其中震旦系燈影組是洪江彩玉的賦礦地層。燈影組(Z2dy)為灰色、深灰色薄至中厚層狀條帶狀硅質巖夾條帶狀炭質硅質巖、硅質板巖,致密堅硬,厚度為43~86 m。
區內發育有安江—洪江復式背斜內的次級構造單元,即寶瑤向斜和八面山向斜。區內斷裂活動強烈,多期次的斷裂活動對玉石礦體的連續性有破壞作用。
區內在加里東期和燕山期有多次巖漿侵入,巖性主要為花崗巖和花崗斑巖等。侵入巖與其周圍巖層的接觸帶受接觸變質作用影響,形成了鐵礦、鎢礦和錳礦等金屬礦床,多期次的巖漿巖在增加玉石礦顏色、紋理的同時,也對玉石礦的細膩度有一定的影響。
洪江彩玉分布于洪江市東部龍船塘—大竹山一帶及田螺甚至猴溪一帶。按產狀可分為山料和籽料,山料主要賦存于寶瑤向斜和八面山向斜兩翼,籽料分布于沅江支流洪溪河和大竹山河的河床上。兩者系母子關系,賦礦地層空間分布見圖1。

圖1 賦礦地層空間分布圖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of ore-bearing strata
賦礦地層燈影組顏色主要為灰色,見黃棕色、乳白色、白色和灰黑色;由薄—中厚層狀硅質巖、含碳泥質硅質巖夾硅質板巖組成,硅質巖致密堅硬,巖性脆,節理發育,具貝殼狀斷口,玻璃光澤—油脂光澤。發育黑白相間的水平紋層狀構造。走向延伸達20 km,厚度43~86 m,地形上呈奇峰陡壁。種類以墨玉石和煙玉石為主(圖2)。
源于山坡的原生礦床,沿洪溪河支流和大竹山支流河床及河漫灘斷續出現,向下游延伸達千米。往往在上游直徑較大,呈滾石狀,往下游經過河水長期的沖刷和打磨逐漸變為卵石,且數量也隨之減少。籽料中發育有水波紋紋理、象形紋理、文字紋理(圖2)。

圖2 洪江彩玉原石及工藝品Fig.2 Hongjiang colorful jade original stone and handicrafts
(1)洪溪河支流。該支流全長約30 km,籽料沿河床及河漫灘均有分布。其上游約15 km河段因離原生礦床較近,所產籽料往往塊體較大,直徑多在15~30 cm,甚至可達50 cm;其下游因離原生礦床較遠,所產籽料則較小。
(2)大竹山支流。該支流全長約25 km,其上游5 km河段因離原生礦床較近,所產籽料往往塊體較大,直徑為10~30 cm,向下游所產籽料則逐漸變小。
(1)洪江彩玉以微晶結構為主,塊狀構造,摩氏硬度為7~8,質地堅硬,點測折射率為1.54,具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半透明至微透明,相對密度為2.65。
(2)洪江彩玉為石英巖玉,通過鏡下鑒定,礦物成分主要是顯微晶至微晶石英,其次還有少量玉髓、伊利石、白云石、黃鐵礦和重晶石等,并含少量有機質。玉髓含量為1%~2%,呈纖維狀,構成扇狀、放射狀、束狀集合體;伊利石呈片狀,常呈定向排列;有機質含量為1%~3%,分布于暗色紋層中,若含量增大過渡為碳質硅質巖;黃鐵礦含量為1 %~2 %,是常見的自生礦物,晶形完好,有五角十二面體、八面體和立方體等;白云石呈菱形,粒徑為0.02~0.10 mm;重晶石為
其礦物組成中石英占絕對優勢,SiO2平均含量為94.59%~95.13%,其他氧化物含量極低(表1)。根據其有害元素分析結果表可以看出(表2),該玉石中As、Pb等有害元素含量較低。

表1 洪江彩玉主量元素分析結果(質量分數)Table 1 Analysis results of major elements in Hongjiang colorful Jade (mass fraction) %

表2 洪江彩玉有害元素分析結果(質量分數)Table 2 Analysis results of harmful elements in Hongjiang colorful Jade (mass fraction) 10-6
(3)洪江彩玉品種繁多,紋理豐富,質地堅硬,色彩斑斕。按顏色分類,可分為五彩玉石、墨玉石、煙玉石和黃蠟石等。其顏色由雜質礦物致色,在偏光顯微鏡下放大觀察黃色和紅色部位,可見不透明—微透明的暗色礦物呈星點狀、塵點狀集合體分布,部分賦存在石英顆粒間及微裂隙中,有些與次生石英伴生充填成愈合裂隙浸染狀。經巖礦鑒定,黃色部分的致色礦物為針鐵礦和纖鐵礦,致色元素與Fe3+有關;紅色部分的致色礦物以赤鐵礦為主,致色元素與Fe3+有關。黃色和紅色色調的變化與致色礦物的質量分數和浸染程度相關,此外,有些樣品中赤鐵礦和針鐵礦往往相伴生,與洪江彩玉部分暴露外表,遭受風化脫水,致使針鐵礦轉變為赤鐵礦,從而產生顏色的變化與混染有關。
震旦系燈影組是成礦基本條件,若有斷裂構造或巖漿作用對其進行改造,則是洪江彩玉首選預測區,據此,預測了兩個資源有利區(圖1)。
一是位于寶瑤向斜東翼,緊鄰崇陽坪中酸性巖體。區內震旦系燈影組受巖體上侵作用的影響,厚度加大,達300 m,出露面積8.86 km2。前期受區域構造和巖漿侵位作用的影響,區內硅質巖被擠壓破碎;后期巖漿期后熱液沿前期形成的裂隙充填膠結和交代燈影組硅質巖,不僅將破碎的硅質巖膠結為一個整體,同時熱液中攜帶的大量的離子,特別是Fe3+使得原本顏色較單一的硅質巖變為色彩豐富的洪江彩玉,同時熱接觸變質作用進一步增加了洪江彩玉的通透性,提高了彩玉的品級,且燈影組出露面積大,找礦前景廣闊。
二是位于八面山向斜西翼,緊鄰中華山中酸性巖體,燈影組出露長約3 km,厚90 m。區內硅質巖受巖漿期后熱液充填現象不明顯,但受巖漿熱變質作用的影響,硅質巖有一定的重結晶作用,這使得該區硅質巖純凈度較高,且裂隙相對較少,整體呈塊狀,可形成大塊狀玉石。
洪江彩玉預測的兩個有利區工作程度低,未進行鉆探驗證,據現有資料推測其資源前景較好,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但玉石的價格與其知名度有很大的關系,目前洪江彩玉還僅局限于懷化市范圍內被人所知,因此要加大洪江彩玉的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