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慢性腎小球腎炎(CGN)是臨床常見腎臟疾病,全球發病率約8.16%,臨床表現有蛋白尿、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等[1]。CGN 病因未明,發病機制復雜,致病因素有感染、異常應激反應、過度疲勞等,病情進展緩慢且難治,隨著腎功能損害加重,最終可導致終末期腎病,威脅患者的健康及生命。CGN 發生發展過程中,由于腎功能損害、腎小球濾過率異常,導致血清中的尿酸(UA)、胱抑素C(Cys C)和凝血酶激活纖溶抑制物(TAFI)等含量改變,CGN治療中監測其水平有助于判斷治療效果及預后[2-3]。目前CGN 主要給予藥物治療,氯沙坦鉀是一種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具有緩解蛋白尿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延緩腎炎進展,但療效欠滿意。中醫學認為CGN 屬于“腰痛”“水腫”等范疇,病機病因主要為外邪侵襲、脾腎虛衰,水濕、濕熱、瘀血是主要病理產物。益腎化濕顆粒由人參、黃芪、白術、茯苓等制成,具有益腎化濕、升陽補脾、利水消腫的功效。本研究觀察了益腎化濕顆粒輔助氯沙坦鉀治療CGN 的效果及對血清UA、Cys C和TAFI 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佳木斯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收治的106 例CGN 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文獻[4]《實用內科腎臟病診斷與治療》中CGN 診斷標準;(2)病程≥1 年;(3)無精神障礙,可配合研究;(4)初診初治,入組前未接受相關治療;(5)近3 個月未使用激素類藥物、免疫調節劑。排除標準:(1)合并糖尿病、高鉀血癥、甲狀腺疾病;(2)合并心肺疾病;(3)肝功能不全;(4)合并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腎病;(5)存在活動性感染;(6)合并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7)合并繼發性腎炎、遺傳性腎小球腎炎或其他腎臟疾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53 例。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氯沙坦鉀(生產廠家:揚子江藥業集團四川海蓉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371,規格:50 mg/片)治療,50 mg/次,1 次/d,口服,共治療2 個月。觀察組采用益腎化濕顆粒(生產廠家:廣州康臣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90250,規格:10 g/袋)+氯沙坦鉀治療,益腎化濕顆粒1 袋/次,3 次/d,溫水沖服,氯沙坦鉀用法用量同對照組,共治療2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比較兩組療效。臨床痊愈:臨床癥狀消失,24 h 尿蛋白定量≤0.14 g/L。顯效:臨床癥狀改善,24 h 尿蛋白定量<1.0 g/L。有效:臨床癥狀好轉,24 h 尿蛋白定量減少≥50%。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24 h 尿蛋白定量下降<50%或增加。總有效=臨床痊愈+顯效+有效。(2)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清晨空腹取不抗凝靜脈血3 mL,全血3 000 r/min 離心10 min,取血清待測。使用速率法檢測血肌酐(Scr),采用尿素酶法檢測血尿素氮(BUN),采用腎動態顯像Gate’s法測定腎小球濾過率(GFR)。(3)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清UA、Cys C、TAFI 水平。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靜脈血5 mL,全血3 000 r/min 離心10 min,取血清待測。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M6010C[企晟(上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檢測UA 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Cys C 水平(試劑盒購自北京康大泰科醫學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酶聯免疫雙抗夾心法檢測TAFI 水平(試劑盒購自遼寧麥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反應指標。取上述血清標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白介素-1(IL-1)、白介素-17(IL-17)、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試劑盒購自英國Abcam公司。(5)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腹痛、乏力、水腫、心悸、腹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5.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29 例,女24 例;年齡24~65 歲,平均(45.02±3.71)歲;病程1~5 年,平均(3.06±0.35)年;24 h 尿蛋白定量1.1~3.5 g/L,平均(2.25±0.21)g/L。觀察組男30 例,女23 例;年齡22~64 歲,平均(45.45±3.62)歲;病程1~6 年,平均(3.01±0.33)年;24 h 尿蛋白定量1.2~3.6 g/L,平均(2.27±0.22)g/L。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8.68%,高于對照組69.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36,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2.3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Scr、BUN、GFR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cr、BUN 均低于治療前,GFR 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Scr、BUN 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GFR 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
2.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UA、Cys C、TAFI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UA、Cys C、TAFI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UA、Cys C、TAFI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UA、Cys C、TAFI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UA、Cys C、TAFI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
2.5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反應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IL-1、IL-17、TNF-α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IL-1、IL-17、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反應指標比較()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反應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
2.6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5%,低于對照組的9.43%,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21,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CGN 發病率在我國慢性腎臟病發病率中居首位,在我國人群發病率約5%,由于該病起病隱匿、進展緩慢,當患者出現蛋白尿、水腫等癥狀時,常提示已導致腎實質損傷[5]。目前CGN 難以根治,遷延難愈,臨床上主要通過藥物治療控制蛋白尿,延緩病情進展。
血管緊張素Ⅱ在CGN 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可引起腎小球小動脈收縮,刺激系膜基質擴張,導致腎小球壓力升高,進而使系膜中的大分子物質流入增多,引起腎損傷[6-7]。蛋白尿是血液中的白蛋白透過破壞的腎小球濾過膜形成,是CGN 的常見癥狀之一,同時也是CGN 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控制蛋白尿是延緩CGN 進展的重要途徑[8]。氯沙坦鉀是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通過選擇性的結合血管緊張素1 型受體,阻斷血管緊張素Ⅱ所致的小動脈收縮,降低血管阻力,起到降血壓、減少蛋白尿的作用,但控制病情效果欠佳[9]。
中醫學認為CGN 病機病因主要為外邪侵襲、脾腎虛衰,水濕、濕熱、瘀血是主要病理產物。益腎化濕顆粒有益腎化濕、升陽補脾、利水消腫的功效,對癥CGN 病機病因,是治療CGN 蛋白尿的常用藥物之一。現代藥理研究顯示,益腎化濕顆粒中的人參具有調節免疫功能、抗炎的作用;黃芪有降血壓、調節免疫功能、抗炎的作用;澤瀉有利尿、抗腎炎、免疫調節作用;茯苓有利尿、抗炎、免疫調節作用[9-10]。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8.68%,高于對照組69.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益腎化濕顆粒輔助氯沙坦鉀治療CGN 能提高效果。分析原因,可能為益腎化濕顆粒聯合氯沙坦鉀起到協同的作用,進一步控制蛋白尿癥狀,提高療效。
Scr 是小分子物質,正常情況下通過腎小球濾過后隨尿液排出;BUN 是人體蛋白質代謝的產物;GFR 是反映腎濾過功能的指標[11-12]。當發生腎功能損害時,可導致Scr、BUN 升高,GFR 降低。UA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同時也是機體內源性抗氧化劑,體內UA 的主要清除途徑是通過腎臟有機離子轉運子排出[13]。UA 能通過轉運蛋白引起血管內皮炎癥損傷,導致腎內血管病變[14]。Cys C 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由人體細胞分泌釋放入血,并通過腎小球的滲透濾過功能清除[15]。TAFI 是一種蛋白酶原,具有調節凝血和炎癥反應的雙重功能,能抑制腎毛細血管內凝血纖維蛋白溶解,從而使腎小球內高凝狀態加重,腎功能惡化,蛋白尿加重[16]。本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Scr、BUN、UA、Cys C、TAFI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而兩組GFR 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CGN 在氯沙坦鉀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益腎化濕顆粒輔助治療能進一步改善腎功能,降低Scr、BUN、UA、Cys C 和TAFI 水平,提高GFR。分析原因,氯沙坦鉀通過選擇性的結合血管緊張素1 型受體,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的收縮血管作用,降低血管阻力,減輕腎功能損傷,減少蛋白尿,其協同益腎化濕顆粒中的人參、黃芪、澤瀉、茯苓等降血壓、利尿、抗炎、免疫調節等藥理作用,進一步減輕腎功能損傷,改善腎臟濾過功能,降低血清Scr、BUN、UA、Cys C 和TAFI 的水平。
持續炎癥反應是導致CGN 患者腎功能不斷惡化的重要原因[17]。IL-1 是一種促炎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單核/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分泌,參與炎癥反應過程[18]。IL-17 是一種促炎因子,主要由Th17細胞、γδT 細胞分泌釋放,參與炎癥反應過程。相關研究顯示,CGN 患者的血清IL-1、IL-17 水平高于健康志愿者,并且隨著腎功能惡化而升高[19]。TNF-α 是炎癥細胞因子,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產生,有激活放大炎癥反應的作用[20]。本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血清IL-1、IL-17、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CGN 在氯沙坦鉀治療的基礎上,輔助應用益腎化濕顆粒能進一步抑制機體炎癥反應。分析原因,可能為益腎化濕顆粒中的人參、黃芪、澤瀉、茯苓等發揮抗炎活性,可抑制機體炎癥反應,減少炎癥細胞因子分泌,降低IL-1、IL-17、TNF-α 水平,而這可能也是其改善患者腎功能的機制之一。本研究另顯示,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5%,低于對照組的9.4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益腎化濕顆粒輔助氯沙坦鉀治療CGN 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益腎化濕顆粒輔助氯沙坦鉀治療CGN 能提高效果,改善腎功能,降低血清UA、Cys C和TAFI 水平,抑制機體炎癥反應,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值得推廣。但本研究存在樣本量小、篩選偏倚等不足,所得結果仍需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加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