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愛菊
261300 山東省昌邑市人民醫院手術室,山東昌邑
胰腺癌屬于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且近年來該疾病的發生率具有明顯的上升趨勢,該病患者5年生存率較低且預后較差[1]。手術是臨床上治療胰腺癌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胰腺解剖結構復雜,實施手術操作的難度較大,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創傷。除癌癥引發的膽汁淤積性黃疸、神經性表現與癥狀以外,手術還會引發許多不良反應,且胰腺癌的惡性程度較高,患者術后恢復較慢[2]。因此,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來促進患者康復十分必要。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較為常用的護理模式,該模式將護理內容制作成路徑表,有預見性地對患者實施護理,有助于患者更積極地參與到護理工作中來,較容易被患者接受?;诖?,本研究探討了臨床護理路徑在胰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山東省昌邑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0 例胰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40 例。研究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38~72 歲,平均(50.16±4.28)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 例,高中及中專12 例,大專及以上11 例;腫瘤部位:胰頭頸23 例,胰體尾17 例;腫瘤直徑2~4 cm,平均(3.11±0.27)cm;TNM分期:≤Ⅱ期19例,Ⅲ期及Ⅳ期21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6~71歲,平均(50.14±4.29)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 例,高中及中專13 例,大專及以上12例;腫瘤部位:胰頭頸24例,胰體尾16例;腫瘤直徑2~5 cm,平均(2.94±0.71)cm;TNM 分期:≤Ⅱ期18例,Ⅲ期及Ⅳ期22 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后開展。
納入標準:①患者經影像學、細胞學等檢查確診;②患者具備手術治療指征;③患者營養狀況良好;④患者四肢活動正常;⑤患者知曉本研究并積極配合。
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疾病者;②胰腺癌晚期,喪失手術機會者;③合并老年癡呆者;④合并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⑤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⑥合并精神疾病或神經病者;⑦依從性差者;⑧伴有糖尿病、尿毒癥或藥物中毒者;⑨存在周圍神經損傷病史者;⑩入組前已經存在高血壓者。
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①病情評估: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身體狀況,嚴密觀察其生命體征及血糖等指標的變化,注意觀察患者的皮膚黏膜情況。②術前護理:指導患者清淡飲食,多食用高蛋白、易消化和低脂肪的食物。注意補液,及時糾正其脫水等情況。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疾病相關的知識、圍手術期注意事項、預后及用藥方法等,提高患者對疾病與手術的認知度。③術后護理:嚴密監測患者術后生命體征的變化,詳細記錄其液體出入量,并協助患者進行有效咳嗽、排痰等,做好口腔清潔及護理,確?;颊叩暮粑劳〞?。加強對患者心理、飲食、用藥及皮膚等多方面的護理及指導,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并提醒其定期復診。
研究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①組建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對小組成員進行臨床護理路徑相關的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②根據胰腺癌的特性及患者病情,通過查閱資料和咨詢專家等方式,制定胰腺癌的護理路徑表,并嚴格落實路徑表中的各項護理,主要包括:a.入院當天,對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況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告知患者各項檢查的作用及目的,并協助患者完成血常規、心電圖、CT、MRI 等檢查。給患者及其家屬發放健康知識掌握度調查表,了解患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加強對患者飲食、心理及活動等方面的護理。b.入院第2 天,給患者介紹手術相關的知識及術前準備,包括皮膚準備、藥物過敏試驗及胃腸道準備等,指導患者有效排痰,教會患者腹式呼吸訓練方法,積極做好保暖工作并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指導患者術前排空大小便,禁食12 h,禁飲4 h,并取下飾物、義齒等,對其進行妥善保管。c.入院第3天(術日),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積極與患者溝通,緩解其緊張及恐懼情緒,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綜合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征,與手術室護士做好交接工作,核對患者的身份,并準備好手術相關的儀器。術前30 min常規予以抗生素藥物,并做好胃腸減壓等術前準備。d.入院第4 天(術后)~出院前1 d,了解患者的手術情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予以24 h 心電監護,實施一級護理。做好各管路護理,確保管路無扭曲或堵塞等情況,詳細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及性質等,及時更換引流袋。告知患者術后注意事項,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e.出院日,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包括合理飲食、遵醫囑用藥等,叮囑患者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到院就醫。
觀察指標:①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兩組患者干預前、干預后的焦慮與抑郁情況,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況越嚴重。②采用腫瘤生存質量調查表(EORTC)QLQ-C30量表評定兩組患者干預前、干預后的生活質量,內容包括認識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及情緒功能,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3]。③采用山東省昌邑市人民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定兩組患者的總滿意度,滿分100 分。a.滿意:≥90 分;b.基本滿意:70~89 分;c.不滿意:<70分;總滿意率=(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統計學處理:數據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予以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況比較:護理干預前,兩組SAS評分、S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研究組SAS 評分、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況比較(±s,分)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況比較(±s,分)
組別 n SAS評分 SD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 40 59.62±4.38 42.81±3.53 58.94±4.71 41.68±3.95對照組 40 59.59±4.41 50.67±4.15 58.87±4.65 48.92±4.37 t 0.031 9.285 0.067 7.564 P 0.976 0.000 0.947 0.000
兩組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護理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社會功能 角色功能 情緒功能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 40 66.82±3.97 80.35±3.48 58.37±4.24 75.62±2.85 58.17±3.85 75.86±4.37對照組 40 66.81±3.95 71.53±2.76 58.33±4.26 66.39±2.48 58.21±3.79 64.92±3.61 t 0.011 12.559 0.042 15.452 -0.047 12.207 P 0.991 0.000 0.967 0.000 0.963 0.000組別 n 認知功能 軀體功能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 40 63.85±4.13 84.83±3.62 57.83±3.69 76.75±2.96對照組 40 63.82±4.17 75.62±2.79 57.79±3.74 67.55±2.37 t 0.032 12.745 0.048 15.345 P 0.974 0.000 0.962 0.000
兩組總滿意度比較:研究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總滿意度比較[n(%)]
胰腺癌在各類消化道惡性腫瘤中占比為8%~10%,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4]。手術是臨床上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因此,需輔以有效的護理干預,以促進患者的術后康復[5]。常規護理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總體效果有限,無法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因此,選擇一種更適合胰腺癌手術患者的護理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新型的干預模式,能夠使患者在明確自身治療目標的同時,也能夠積極參與到疾病的護理中[6]。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全面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心,改善患者的預后[7]。有研究報告,在胰腺癌患者中應用該護理干預模式,能夠顯著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預后,是一種較為可靠的護理干預模式[8]。本研究結果說明,臨床護理路徑能夠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對患者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且該護理干預模式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具有較高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胰腺癌手術治療患者,可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改善其生活質量,且患者滿意度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