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李紅偉
如何破解老油田長期存在的冗員多、勞效低、盤活難等一系列難題?遼河油田巧用“人力資源加減乘除法”,推動冗員劣勢轉變為資源優勢,“包袱”變成了“財富”。

2021年,遼河油田上市與未上市業務首次實現“雙盈利”;今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創近十年來同期最好水平,實現利潤43.5億元。逆勢上揚的業績背后,是油田持續破冰攻堅、變革突圍的智慧和勇氣。
在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遼河油田圍繞“千萬噸油田穩產”“百億方氣庫建設”“外圍區效益上產”三大戰略目標,聚焦三項制度改革,以實施人才強企工程為抓手,通過“加減乘除”,即價值“加”法、數量“減”法、改革“乘”法、觀念“除”法,全力推動冗員劣勢向資源優勢轉變。截至目前,油田實現了員工降、闖、分“三個8000人”,即員工總量下降8000人、參與外闖市場8000人、分流安置8000人,全員勞動生產率提升了21.6萬元/人。
油田始終堅持“滾石上山”不松勁,努力盤活存量,激活員工潛能,極大提升了人力資源效能。
一是引導富余人員“上平臺”。油田嚴格落實富余人員顯化比例要求,按效益原則差異化定員,顯化富余人員近萬人。同時,組建了人力資源調劑中心,搭建了人力資源調劑實體平臺,在此基礎上,出臺了分流員工專項政策,積極引導富余人員“上平臺、動起來”、對內頂替外雇崗位“出勞務”和對外開疆擴土“走出去”,真正實現了自己的活自己干、外部的活搶著干。兩年來,2500多名員工通過人力資源調劑實體平臺,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
二是提升素質“賦新能”。油田圍繞“千萬噸油田穩產”“百億方氣庫建設”“外圍區效益上產”三大戰略目標,加大對油氣勘探開發相關核心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借助高校、兄弟單位科研技術優勢,深入開展高層次培訓。目前,油田已開展專項培訓、轉型培訓和轉崗培訓近5700人次。其中,近百名技術人員經過培訓學習,已經充實到科研技術崗位。
三是拓展市場“促增長”。油田堅持“自己的活自己干”,對內全面清理勞務項目。按照先識別、后清理、再頂替,完成崗位頂替3800人。同時,對外充分發揮油田技術優勢,瞄準發展勢頭好、效益潛力大的市場,精準“走出去”,實現了外部市場收入、利潤、人員輸出“三個同步增加”。兩年來,實現了外部市場收入103.5億元、利潤4.1億元,人員輸出近5000人。
油田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嚴“控”員工總量,“壓”減機構編制,“降”干部職位數,進一步提升了管理運行效率。
在“控”員工總量方面,油田實行控員計劃與工資總額、班子考核雙掛鉤,超額完成的獎勵工資總額,未完成的按比例扣減;逐人逐崗清理督查長期不在崗人員,強化勞動合同管理,落實“十二條”分流措施,抓住退休高峰的“窗口期”,區分業務類型多退少補或只退不補。兩年來,員工總量剛性下降了8300人。

在“壓”減機構編制方面。油田結合自身發展和業務調整實際,全力推進瘦身健體,實施拆廟并灶,全面深化公司機關“大部制”改革與二級單位“三定”工作。通過優化職能配置,壓縮管理層級,精簡機構設置,精干人員編制等一系列舉措,兩年來共實現壓減二級機構18個,三級機構294個,壓減比例達到20%以上。
在“降”干部職位數方面。油田堅持主業優先、精干高效的原則,嚴控領導班子職數,嚴格執行到齡提前離崗政策,確保有序接替;嚴控基層領導人員數量,超編單位實行“出五進一”。兩年來,油田中層領導人員減少了89人,減幅達15%;基層領導人員減少了842人,減幅達18%。
油田堅持以“抓鐵有痕”的決心和毅力,不斷強化改革一盤棋思想、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優化發展布局,持續發揮乘數效應,大大提升了企業綜合效益。
一是強化改革一盤棋思想,努力形成“最大公約數”。油田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加強對改革的全面領導,統籌設計、統籌謀劃、統籌推進黨建與深化改革同頻共振、有機融合。同時,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實施民生工程,進一步激發全員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推進“治理現代化”。油田在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點領域,集中人員、技術、資源優勢并配套專項政策,大力推行項目制改革。對重大科技項目實施“揭榜掛帥”制,目前,已有8名專家通過競標,成為項目負責人。油田還出臺了財務資產管理依法合規“十條禁則”等15項制度措施、參控股企業專項政策和監督辦法,建立了虧損治理聯動承包機制和機關職能白、黃、紅督辦機制,大大提升了管控能力和服務意識。
三是優化發展布局,實現“業務歸核化”。油田按照“做強主營業務、做精輔助業務、萎縮退出低端低效業務”的要求,梳理優化5類主營業務、7類輔助業務,提前完成了修井、物資、運輸、物業等業務的主輔分離、專業化重組,先后完成了工程建設、技術服務等業務重組,進一步優化了業務結構、組織結構、隊伍結構,形成了“5+7”歸核化發展格局。
油田堅持“敢于斗爭”不停步,不斷放大思想破冰效應,引導全員轉變思想觀念、推動各項工作提水平、上臺階。
一是堅持思想引導換“腦子”,破除“等靠要”的思維定式。油田深入開展了“轉觀念、勇擔當、強管理、創一流”主題教育,不斷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激發改革內生動力。目前,“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滅虧損就滅企”已成為全員共識。
二是堅持政策倒逼動“票子”,破除“干好干壞一個樣”的思維定式。油田打破“按人頭算獎金”模式,深入推進工效掛鉤、工編掛鉤。經營性單位全面推行差異化考核,績效獎勵向勞效高、效益好、貢獻大的單位傾斜,向一線、科技、外部市場人員傾斜??蒲袉挝挥尚б鎸蜣D變為科研貢獻導向重置考核政策。兩年來,員工獎金差距進一步拉開,同類單位差距達到3.5倍,大大激發了員工崇尚技術、轉崗一線、外闖市場的干勁兒。
三是堅持組織約束挪“位子”,破除“當太平官”的思維定式。油田將推動改革、精簡機構、控減人員納入各級干部考核體系,嚴厲治庸治懶治無為,加大對不思進取、不接地氣、不抓落實、不敢擔當“四不干部”的問責力度。兩年來,將不適應崗位要求的4名正職調整到副職崗位,20名中層干部被調離和提前退崗,基層管理人員退出比例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