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劉通
在線控制動領域,中國的制動系統供應商正迎來在全球范圍內崛起、趕超的機會。而機會的把握需要國內整零企業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合作共贏。
伴隨著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爆發式增長,線控底盤市場迎來了廣闊發展空間,越來越受到行業企業重視。各大車企及底盤供應商紛紛進行了線控底盤技術及產業布局,并取得卓越成效。
線控底盤是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重要媒介。其中,線控制動在線控底盤各大子系統中難度系數最大,同時也是其最核心技術。作為業內優秀企業代表,蕪湖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伯特利”)董事長袁永彬接受了《汽車縱橫》采訪,講述了伯特利的成長故事、成功秘訣以及未來發展規劃等。
伯特利于2004年成立。2005年,伯特利第一個制動器總成批量生產。2006年,伯特利綜合駐車制動器被國家發改委評為“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2008年,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綜合駐車制動卡鉗和真空助力器/主缸產品批量生產。2012年EPB、ABS量產,2018年全球首款雙控EPB量產,2021年線控制動產品量產。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伯特利從機械制動產品做起,如今成長為具備整車制動系統開發能力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零部件百強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在袁永彬看來,線控制動某種意義上不是全新產品,是之前各類產品的整合,需要長時間專業積累。目前,伯特利擁有底盤制動全系列產品尖端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具備產品自主研發、匹配驗證到產品投產的全過程能力,產品涉及線控制動系統(WCB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電子駐車系統(EPB)、汽車防抱死系統(ABS)、整車穩定控制系統(ESC)、電動尾門系統(PLG)以及各類盤式制動器、綜合駐車制動器(IPB)、盤帶鼓制動器(DIH)、輕量化鑄鋁轉向節、控制臂等。
在2022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上,袁永彬曾深有感觸地說到:“我們自主品牌20年前從零起步,在我剛回國的2004年,國內沒有一家自主品牌企業能夠設計卡鉗。十八年來,自主品牌汽車發展帶動了汽車零部件公司的成長,很多產品不僅僅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而且相當部分產品進入了行業前沿,是多么了不起的飛躍。”
中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為伯特利的成長創造了良好外部環境,但伯特利能成長為“制動領域專家”,也離不開其自身強大的研發、生產及質量管理體系。現在,伯特利在全球設有10家工廠,另有3大研發中心,分別位于蕪湖、上海、美國底特律;擁有員工約390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約540人;累計申請專利509項,其中發明專利211項,涉及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全球多個區域。
與此同時,伯特利具備完備的實驗與生產裝備,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能完成從產品設計至生產全過程的精密測量與各種綜合性能實驗;其柔性的裝備線,可以對產品關鍵性能進行100%在線監測,確保了產品卓越的性能。
伴隨著企業的發展,伯特利配套服務的主機客戶“朋友圈”也在不斷擴大,產品已出口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伯特利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制動領域專家”。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多年來,伯特利始終堅持以自主研發與創新為根本,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導向,秉承質量第一和客戶至上的原則,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把安全傳遞給每一位終端用戶。
今年8月22日,伯特利榮獲東風柳汽2021年度“優秀供應商”和“研發貢獻獎”;6月28日,伯特利“線控制動WCBS”榮獲2022中國汽車供應鏈優秀創新成果獎;4月27日,伯特利再次榮獲通用汽車"2021年度供應商"獎等,一份份來自行業、企業的嘉獎是對伯特利最直接的肯定。
在產品、技術創新方面,伯特利發明了全球第三種IPB駐車制動鉗,并是首家發布ONE-BOX架 構,首 家 實 現EPB、ESC量產的中國企業。
伯特利的創新,源自于對產業、產品、行業的敏銳洞察。以線控制動WCBS產品為例,早在2015年伯特利便開始對此類技術進行專利調研,結合公司人力、物力、財力等狀況,進行了一年的論證,于2016年選定ONE-BOX制動方案技術方向,并內部立項。
袁永彬說到:“伯特利于2019年發布線控制動系統ONE-BOX制動方案產品WCBS,是中國品牌首家發布ONE-BOX架構的企業。2021年6月實現大批量投產,是國內首家實現規模化批產和交付的線控制動供應商,2022年預計在20多款車型上應用量產。”
據介紹,WCBS產品優勢主要體現在舒適、安全、經濟三個方面。
在舒適方面,WCBS通過解耦,徹底解決了制動系統“踏板行程-踏板力-制動減速度“長期難以調和的匹配關系;踏板腳感由模擬器產生,可充分定制,提升駕駛者在制動時的舒適性;模擬器由非橡膠元件組成,在-40℃~120℃范圍內,踏板特性穩定;同時,WCBS還能有效降低ACC/APA制動噪音,消除真空助力器噪音。
在安全方面,WCBS集成雙控EPB,進一步提升了駐車系統可靠性;即使主制動失效,根據駕駛員踏板輸入,系統可對EPB自動實施線性夾緊,有效降低備份制動時的踏板力效果;具有2+2輪速信號處理備份,備份行車制動時,仍具有EPB防抱死功能;系統可快速增壓,提升AEB自動緊急制動性能。
在成本方面,基于雙控EPB專利技術,整車可取消P擋鎖止機構,減少成本;另外,產品支持遙控泊車、特定場景的自動駕駛、防盜功能,進一步減少了相關功能配件;集成整車30+零件,減重3kg以上,降低制動系統成本。值得一提的是,WCBS還具備回收制動能量,綜合工況下平均可以增加15%的續航里程,有效降低了電池成本。
袁永彬表示,線控制動系統解決了新能源車缺乏穩定真空源的問題,還可實現能量回收,提升續航里程。L3及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實現,離不開執行機構的快速響應和精確執行,以達到和上層的感知和決策的高度協同,而線控制動是自動駕駛汽車“控制執行層”中最關鍵的部分,是實現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執行基石。

蕪湖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袁永彬
在與企業、客戶合作方面,伯特利更是堪稱“模范伙伴”!以合作伙伴東風柳汽為例,2018年伯特利進入東風柳汽體系,雙方在制動領域展開全面合作,風行S50EV、T5、T5 EVO、游艇、CM7等多款車型選擇搭載伯特利的電子駐車制動(EPB)、雙控EPB控制器、制動盤等產品。
風行S50EV作為東風柳汽與伯特利合作的首款線控制動項目,對雙方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自項目立項起,伯特利憑借十余年來在汽車制動領域的經驗和線控產品的技術優勢,深度參與了S50EV的開發工作,以專業的研發設計能力,為風行S50EV的制動安全保駕護航。在伯特利與東風柳汽合作中,雙方發揮各自的技術優勢,共同提升產品性能。
憑借線控制動及電子駐車制動產品的出色表現,今年8月22日,伯特利榮獲東風柳汽2021年度“優秀供應商”和“研發貢獻獎”。對此殊榮,袁永彬表示:“客戶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追求,客戶的口碑就是我們的獎杯。未來,伯特利將繼續在研發、質量、服務方面躬耕不輟、精益求精,助力客戶挑戰更高目標,與客戶攜手并肩,再創輝煌!”
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可以預見的是新能源汽車仍將保持較快增長,伴隨這一趨勢發展,智能化、電動化技術將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2022年年初,伯特利調整了公司愿景、使命及發展目標,將聚焦為客戶提供前沿的“電動化”和“智能化”解決方案,向綠色出行科技公司全面進發。同時,通過科技賦能,實現更前沿的解決方案、更可持續的發展,與伙伴、員工共創共贏,成就“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的宏偉目標。
ONE-BOX制動方案作為主流線控制動方案,成為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必然選擇,這為伯特利實現“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提供了難得的契機。但袁永彬清晰地認識到,伯特利與全球領先企業的差距。“與博世、大陸、采埃孚相比,無論是從歷史、規模、品牌形象方面,還是產品矩陣方面,伯特利與他們都有著不小的差距。”如何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是伯特利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袁永彬給出的答案是:一是繼續保持產品高質量、高性價比;二是持續創新、迭代現有產品;三是發力轉向和懸掛產品,努力拓展線控底盤全領域;四是擴充研發隊伍、提升產能;并始終將“客戶滿意”作為唯一評價標準。
如何實現產品高質量、高性價比?伯特利將通過創新來實現產品更多功能的集成,達成更優越的性價比。如在國際著名公司推出電子架構+ABS時,伯特利通過各方論證,最終認定ONE-BOX制動方案在成本、性能、重量等方面都有更多優勢,后來的結果也驗證了他們的判斷。
在產品迭代、創新方面,袁永彬認為,WCBS 1.0可以支持L2級別的車輛,全速L3甚至更高級別的車輛則需要更高版本的WCBS予以支持。為滿足更高級別的車輛對于線控制動的需求,伯特利在此方面已著手準備了機電冗余和純液壓兩個解決方案。
“機電冗余方案公布之前,國際上其他比較著名的企業沒有一家可以做到這點,此方案液壓失效減速度只有0.5G,從性能角度來看,伯特利是獨有的。”袁永彬介紹到,“純液壓方案我們已設計成型,今年會開始做樣件,第一個項目會在2024年投產。”
在其他產品發力方面,日前伯特利正式控股萬達轉向。在袁永彬看來,年銷售額高達8億元的萬達轉向,雖然是一個傳統轉向器企業,但其擁有較為完善的研發能力、產能、銷售渠道,其弱點主要是電控方面;而電控正是伯特利的優勢所在。通過優勢互補,伯特利可以快速實現產品面及業務面的拓寬。
當然,袁永彬及伯特利的目標不止于此,“今后的重點是要在轉向和懸掛方面找機會發力,我們長遠的目標是要把整個線控底盤生產研發的能力構筑起來,最終可以面向乘用車,提供整個線控底盤產品。”
對袁永彬而言,當下較為緊迫的是另外一個甜蜜的煩惱:日益增加的業務量與人力資源不足、產能不足的矛盾。目前,伯特利承接開發的項目已有20多個,正在洽談中的也有幾十個。“目前,我們處于資源不足的情況,需要盡可能加大招聘力度,擴充研發隊伍,滿足客戶的開發需求。”袁永彬說,“在眾多客戶的支持下,我們產能將會得到快速擴充。今年年底,我們將實現180萬套的產能;明年會有70萬產能落地。屆時,在國內線控制動領域,我們的產能及市場將與國際著名品牌齊頭并進。”
在諸多支持客戶中,部分客戶選擇以更深入的方式與伯特利合作簽訂產能共建協議。在袁永彬看來,首先是因為客戶對伯特利產品和服務的信賴;其次是客戶對穩定供應鏈有著強烈的訴求。而在記者看來,或許還有一個原因:主機廠看好以線控制動為代表的線控底盤未來的發展。
正如袁永彬所言,在線控制動領域,國際上著名品牌的產能優勢基本上是建立在傳統液壓制動系統基礎之上,如果我們在這方面能夠加大投入,成為全球行業的領先者,能夠形成對以往傳統大公司優勢上的顛覆,這是中國制動系統供應商在全球范圍內崛起、趕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