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暉
(靖江市人民醫院兒科 江蘇 靖江 214500)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指新生兒在出生不久后出現的呼吸困難與呼吸衰竭,屬于多發性呼吸道疾病,臨床表現為心率加快、呼氣性呻吟等癥狀,癥狀嚴重時能夠導致患兒呼吸衰竭,繼而導致患兒死亡,嚴重威脅患兒的健康與生命。臨床治療該癥狀時,主要著重于緩解患兒呼吸困難癥狀,減少患兒呼吸做功,并適當維持其氧飽和度。肺泡活性物質是指肺泡Ⅱ型上皮細胞所分泌出的脂蛋白物質,對于肺擴張有促進作用,可以防止肺泡萎限;枸櫞酸咖啡因是中樞系統的神經興奮劑,能夠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可顯著降低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與細胞因子水平。本文旨在探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枸櫞酸咖啡因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5 月—2021 年5 月靖江市人民醫院收治的68 例患有呼吸窘迫癥的新生兒,隨機將新生兒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4 例。
納入標準:①入選患兒均符合呼吸窘迫癥狀的臨床診斷標準;②對所用藥物無過敏反應者;③家屬溝通功能良好;④一般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②其他疾病引起呼吸困難者;③染色體疾病者;④遺傳代謝性疾病者;⑤中途退出者。對照組男性患兒19 例,女性患兒15 例;胎齡最小28 周,最大34 周,平均胎齡(32.64±0.69)周;出生體重(1.55±0.37)k g。研究組中男性患兒18 例,女性患兒16 例;胎齡最小29 周,最大34 周,平均胎齡(32.11±0.84)周,出生體重(1.58±0.36)kg。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兩組患兒均給予間歇式呼吸道正壓通氣治療,并保障機體內環境穩定,預防感染及吸氧等相關治療。對照組單純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1)在患兒出生后12 h 內,注射牛肺表面活性物質(國藥準字H20052128,生產廠家:上海博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劑量70 ~100 m g/k g。(2)如治療時發生呼吸暫停情況,則應用物理刺激,如情況較為嚴重時,則使用氣囊加壓通氣。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枸櫞酸咖啡因治療:(1)枸櫞酸咖啡因(批準文號:H20130109,生產廠家:意大利凱西制藥),劑量為20 mg/kg,靜脈滴注,時間為30 min,每隔24 h 后給予5 mg/kg 持續治療。兩組患兒均治療7 d,后進行為期90 d 的隨訪工作。(以上全部藥品使用劑量均為常規標準,具體使用劑量以患兒個體差異不同或患兒身體實際耐受為主)。
(1)比較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情況。包括呼吸暫停次數、用氧時間、呼吸器械使用時間、住院時間。(2)比較兩組患兒肺功能水平。包括潮氣容積(tidal volume, VT)、呼吸頻率(respiratory rate, RR)、吸氣時間(inspiratory time, Ti)、呼氣時間(expiratory time, Te)。(3)比較兩組患兒的血氣指標。包括p H 值、P C O、氧合指數。氧合指數= 動脈氧氣壓力(arterial oxygen tension, PaO)/吸入氧氣分率(inspired oxygen fraction, FIO)。(4)比較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雙頂徑(biparietal diameter, BPD)、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NEC)。

研究組呼吸機使用時間、用氧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呼吸暫停次數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情況比較(± s)
治療前,兩組肺功能各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后,研究組肺功能各項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肺功能水平比較(± s)
治療前,兩組血氣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后,研究組血氣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血氣指標比較(± s)

表3(續)
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8.82%)低于對照組(20.59%),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并發癥比較[n(%)]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上又稱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是新生兒時期危重癥之一,其發病率與胎齡呈現負相關狀態,主要病因為新生兒的肺部發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或是消耗過度,與患兒早產后機體分泌出PS 值也存在一定關系,PS 值過少容易導致患兒肺泡內形成透明膜,繼而使得蛋白質、脂質、脫氧核糖核酸氧化。此外,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還會改變抗氧化防御狀態。
相關研究表明,補充PS 療法能夠改善患兒氣體交換,給且治療效果安全有效,能夠預防BPD,降低患兒病死率。PS 屬于泡液分子層表面,其主要成分是二棕櫚酰卵磷脂,此產品能夠保持大小肺泡容積的穩定性。具有降低肺泡張力作用,以此提高肺部順應性,使用外源性PS 替代治療對緩解患兒發病率有積極作用,且能夠減輕患病的嚴重程度。由于早產兒自身發育不全,或伴隨其他合并癥等原因,單獨應用PS 療法效果往往并不明顯,可能與使用PS 治療時進行人工通氣導致肺內壓受損等因素存在相關性。枸櫞酸咖啡因是甲基黃嘌呤藥物,藥代動力學優越,其提高患兒對血CO升高時的敏感性達到刺激延髓呼吸中樞的目的,可以促進患兒中樞與呼吸產生的刺激反應,是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首選藥物。既往研究表明,枸櫞酸咖啡因治療后,會降低早產兒呼吸暫停頻率,降低胃腸功能紊亂與貧血等癥狀。該藥物長期應用會產生耐受性和依賴性,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緊張、激動、胃腸道刺激、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等。因此在用藥期間,需合理使用藥物,嚴格按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
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呼吸機使用時間、用氧時間、呼吸暫停次數、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前,兩組肺功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后,研究組肺功能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前,兩組血氣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后,研究組血氣指標數值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8.82%)低于對照組(20.59%),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與黃肇娟、劉翠蘭等和陳美翠的研究結果相似。提示給予新生兒呼吸窘迫征患兒PS 聯合枸櫞酸咖啡因治療,能夠明顯縮短用氧時間、住院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等,有利于減少呼吸暫停情況,改善患兒肺部功能,且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在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時,應用PS 聯合枸櫞酸咖啡因效果顯著,不僅能夠有效預防新生兒呼吸暫停,還能夠擴張支氣管,增加通氣量,降低呼吸暫停次數,改善肺功能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