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霞,李 敏
(珠海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人民醫(yī)院產科 廣東 珠海 519085)
分娩作為人類繁衍后代的一個正常生理過程,經陰道分娩是當前臨床主要推崇的分娩方式,是人類長期自然選擇與進化的結果,屬于最合理的分娩方式。剖宮產術是臨床解決難產、保障母嬰安全的有效手段,與陰道分娩方式比較,剖宮產容易使產婦發(fā)生羊水栓塞、感染等一系列并發(fā)癥,不僅會對產婦和新生兒的身體健康構成危害,還不利于產婦產后恢復。因此,如何降低剖宮產率成為當前臨床產科亟待解決的一項重要問題。本文旨在探討雙球囊促宮頸成熟法在足月妊娠產婦中的應用效果,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珠海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0 例足月妊娠產婦,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 例。
納入標準:①均為單胎足月妊娠產婦;②經B 超檢查胎兒發(fā)育良好、大小中等;③均符合陰道分娩適應證;④產婦沒有分娩禁忌證;⑤產婦沒有其他的婦科系統(tǒng)疾病;⑥無溝通障礙、認知障礙者。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本研究者;②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障礙者;③合并妊娠并發(fā)癥者;④合并急性陰道炎、感染性等疾病者;⑤合并精神疾病者;⑥經B 超等檢查發(fā)現(xiàn)胎位不正或者胎兒窘迫等情況;⑦有藥物過敏史者。對照組年齡22 ~34 歲,平均年齡(28.37±2.52)歲;孕程38 ~41 周,平均(39.28±1.74)周;初產婦23 例(57.50%),經產婦17 例(42.50%)。觀察組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8.34±2.48)歲;孕程38~42周,平均(39.33±1.72)周;初產婦21 例(52.50%),經產婦19 例(47.50%)。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對照組采用縮宮素(生產廠家:廣州白云山明興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5245)治療。(1)宮縮素(2.5 U)+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混合搖勻后,以靜脈滴注的方式給藥,初始滴注速度控制在1 ~2 mU/min。(2)對產婦和胎兒的各項生命體征實施全面的監(jiān)測,后續(xù)根據(jù)產婦和胎兒的具體情況對縮宮素的給予速度進行調整,最大滴注速度不可超過15 mU/min,直至產婦出現(xiàn)有效宮縮[宮縮持續(xù)時間40 s、間歇時間為2 ~3 min、壓力在60 mmHg(1 mmHg ≈0.133 kPa)]為止,連續(xù)治療3 d。(3)若給予了最大的藥量后,產婦還是沒有出現(xiàn)宮縮的情況,就應將其更換成濃度為1%的宮縮素,然后再繼續(xù)依據(jù)產婦以及胎兒的基本情況來對宮縮素的用量實施調整。
觀察組采用雙球囊促宮頸成熟法治療:(1)在實施操作前叮囑產婦排空膀胱,指導產婦采取膀胱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后,檢查產婦的陰道情況,并同時評估產婦的宮頸。(2)應用陰道窺器使產婦的宮頸充分暴露,然后將雙球囊導管遠端插入產婦的宮頸,并把氯化鈉注射液(濃度0.9%、劑量40 mL)注入子宮球囊內,外拉導管確保子宮球囊與產婦的宮頸內口緊貼。(3)陰道球囊處于產婦的宮頸外口處時注入氯化鈉注射液(濃度0.9%、劑量20 mL),取出陰道窺器后再注入氯化鈉注射液(濃度0.9%、劑量40 mL),使球囊容積增大至80 mL。(4)在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產婦是否有不適癥狀出現(xiàn),并檢查導管近端是否與產婦的大腿內側貼緊、固定。12 h 內無宮縮,未見破膜則可第2 天清晨取出;12 h 出現(xiàn)不規(guī)則宮縮則隨時取出球囊;規(guī)則宮縮產婦,胎心正常且未破膜可等待球囊自行脫落;其他情況患者則滿足12 h 后取出球囊;對于不能耐受球囊的產婦可根據(jù)情況適當將球囊內液體放出部分。
(1)宮頸成熟度評分評估:采用Bishop 量表評估兩組產婦干預前后的宮頸成熟度,滿分13 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產婦宮頸成熟度越好,得分>6 分為宮頸成熟。(2)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剖宮產分娩率、干預后子宮收縮過度發(fā)生率、胎心異常發(fā)生率等。(3)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產婦經過干預后,新生兒出生后體重以及出生后1 min、出生后5 min 的Apgar 評分。Apgar 評分總分10 分,評分內容包括新生兒的反應、呼吸、肌張力、心率以及皮膚顏色等指標,分值越高表示新生兒各項指標越正常。(4)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產婦經過干預后的引產至規(guī)律宮縮時間以及總產程時間。

干預前,兩組產婦宮頸成熟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宮頸成熟度評分比較(± s,分)
干預后,觀察組自然分娩率(77.50%)高于對照組(55.00%),觀察組的剖宮產分娩率(22.50%)低于對照(45.00%),觀察組的子宮收縮過度發(fā)生率(0.00%)低于對照組(12.5%),觀察組的胎心異常發(fā)生率(0.00%)低于對照組(10.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自然分娩率與剖宮產分娩率比較[n(%)]
兩組新生兒的體重以及出生后1 min、出生后5 min的Apgar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的Apgar 評分以及體重比較(± s)
觀察組產婦的引產至規(guī)律宮縮時間短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婦的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4。

表4 兩組產婦的宮縮時間以及總產程時間比較(± s)
陰道分娩是一種順應自然的分娩方式,具有損傷小、出血量少、恢復速度快、并發(fā)癥率低等諸多優(yōu)勢。但是,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以及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高齡產婦數(shù)量不斷增多,剖宮產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采用剖宮產術方式分娩的產婦術后容易因切口、宮縮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xiàn)疼痛、子宮復舊不全、乳汁分泌不足等一系列問題,這不僅不利于產婦產后恢復,甚至還可能會對產婦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臨床研究顯示,對采用經陰道分娩的產婦可以通過子宮收縮與產道擠壓排擠出胎兒呼吸道內的羊水、黏液,有利于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促使新生兒產后快速進行自主呼吸,提高新生兒的呼吸中樞興奮性。降低剖宮產率以及改善母嬰分娩結局對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能夠有效保證新生兒的生命質量。
既往研究表明,需在分娩前讓以陰道分娩的方式完成生產過程的足月妊娠產婦的宮頸變軟、縮短、擴張,使產婦的宮頸擴張與程度達到正常水平,這樣才能使胎兒順利娩出。本研究中,觀察組采用雙球囊促宮頸成熟法后,其宮頸成熟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自然分娩率(77.50%)高于對照組(55.00%),觀察組的剖宮產分娩率(22.50%)低于對照(45.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分析原因為:(1)宮縮素作為臨床產科常用藥物之一,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在產婦的宮體與宮頸部進行作用,能引起妊娠子宮節(jié)律收縮、增強頻率與強度功效,有助于促進臨床產婦生產,降低生產風險的作用。但產婦應用宮縮素后容易出現(xiàn)劇烈不規(guī)則宮縮的情況,增大了產婦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概率。(2)雙球囊促宮頸成熟法則一種非藥物引產方式,通過使用新興硅膠雙球囊器材來開大產婦的宮頸口,刺激產婦的宮頸管,從而增加產婦的內源性前列腺素的分泌量,有利于促使彈性蛋白酶與高膠原酶的活性,進而使產婦的宮頸管軟化,最終達到促進產婦宮頸成熟的目的。該方式不僅能改善產婦的妊娠結局、降低剖宮產率,同時還能避免使用宮縮素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且對產婦子宮不會產生嚴重刺激,不會影響產婦的子宮血流量。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子宮收縮過度發(fā)生率(0.00%)低于對照組(12.5%),觀察組的胎心異常發(fā)生率(0.00%)低于對照組(10.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說明對足月產婦應用雙球囊促宮頸成熟法,可使降低新生兒產后出現(xiàn)胎心異常以及產婦子宮收縮過度等情況的發(fā)生概率,增加了引產安全性。此外,兩組新生兒的體重以及出生后1 min、出生后5 min的Apgar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觀察組產婦的引產至規(guī)律宮縮時間以及總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說明應用雙球囊促宮頸成熟法能夠促進足月產婦宮頸成熟的速度,有利于縮短總產程以及宮縮時間,提高產婦生產質量。
綜上所述,雙球囊促宮頸成熟法在足月妊娠產婦中應用效果較好,能夠促進產婦的宮頸成熟度,減少產婦生產時間,提高自然分娩率,減少引產產婦時出現(xiàn)的不良情況,在增加引產效果的同時,還有助于確保母嬰的安全,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