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斯麥爾的著作《金錢哲學》中提出“工業產品缺乏一種精神確定性,這種屬性在手工藝品中很容易被感知,并且能夠反映出隱含在產品中的個人特性”。以技能和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時代,感性成為社會發展的本質特征,感性能力已經成為一種主要的發展能力,人類社會也進入了一個注重“人的感性”的時代[1-2]。當前市場的主流發展趨勢開始以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為導向。為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不同需求[3],企業和市場正在逐漸轉向個性化和感性產品相適應的設計和生產模式,客制化產品和服務應運而生。
對于用戶的感性需求,設計師需要將產品融入感性基因進行特別定制。而借助感性工學的一系列研究方法,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堅持以用戶為核心,體現其感性感受,設計出符合消費者偏好的產品尤有成效[4]。感性工學主要研究3方面的內容,這3個層面重視反映人類的基本的感性認知能力。對于不同的設計對象感性工學的研究重點不同。第一類方法是層次分解法,即根據產品的感性層面進行分類,以層次遞推的方法建立產品樹狀感性結構,由此獲取設計細節[5-6]。第二類方法是通過數據資料庫建立感性工學資訊系統。利用專家系統技術建構消費者感覺意象和設計元素知識庫,并連結兩者的對應關系。第三類方法是感性工學建模系統。是根據感性語義評價來處理預測現象的數學模型模擬系統,以此尋找設計要素和感性信息之間的量化關系,精確描述消費者對產品的反應。
首先采用層次分解法對硯臺的偏好意象進行類別劃分,將一連串的感性概念進行延伸和展開。由一個核心的概念利用樹狀圖一層一層解析,分出數個感性層次概念,直到發展出硯臺的設計細節。在完成硯臺設計細節的基本建構之后結合專家系統知識庫作為架構,在此過程中主要是選擇適用的硯臺感性用語,同時借助問卷對硯臺設計元素進行評估。通過整合消費者對硯臺的主觀感性評價和客觀的硯臺樣本量化評價,使得硯臺的感性意象和設計元素連結,最終將兩者之間的關系量化為可視的物理坐標和數據。利用專家權重法(專家權重法以Delphi Method德爾菲法的原理為基礎,由多位專家給出各自的權數,最后做統計分析確定產品要素重要度)建立起符合消費者感性需求的硯臺設計要素與感性意象空間。通過上述兩種類型感性工學方法的結合,可以快速地將消費者對硯臺的偏好空間建立起來,并為未來相關的設計提供方向和依據。
據資料考證,從秦漢時期到明清時期,硯臺的基本樣式以辟壅硯、文字形硯以及擬形硯最為顯著。不同的硯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又經歷著自身特殊的形制流變,如方形、八角形、抄手形、箕形、荷花形、橢圓形、花瓶形、瓦形、龜形以及多足、有蓋等構件的變化。歷代硯臺上都存留有濃厚的文化氣息,諸如材質特性、雕刻工藝、銘文包裝等特征。硯臺的制作在理念創新和制作技藝上還是存在巨大的差異,制硯藝術開始變得拼湊堆砌,沒有章法可依。不管是硯臺附著的文雅氣息抑或是民俗氣息,現代的制硯因為當代的文化斷層,已經脫離了其原始的概念。而逐漸開始追求新奇,把硯臺這一方充滿文化信息的文人用具變成了失去靈魂的粗陋之物。制硯藝術作為中國傳統的一門藝術有其清晰完整的脈絡,而在現代市場的驅使下,在制作技術上,雖然現代化的機械技術可以實現量化生產,并且進行客制化設計,但是高強度的機械開采已經改變了硯石原本的生產形態。借助機械制作的硯石并不能將傳統的技藝以及高水平的藝術修養蘊含其中,反而使其細瑣俗陋。談及硯臺本身的創新和發展沒有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在硯臺研制領域沒有形成系統詳細的工藝調查報告[7]。后續對于硯臺工藝的探究須實地深入調查,以實際的數據和工藝為未來的研究方向提供支撐。
利用感性結合理性的設計方法,構建硯臺的感性工學系統,明確硯臺產品特征、結構及其包含的感性信息。具體目標體現如下:
(1)對特色區域——福建將樂地區的歷史、人文、環境進行實地考察,了解該地區文化背景情況。
(2)收集相關信息,對硯石的種類、形制、工藝進行特征信息的挖掘,并深入分析整合。
(3)利用現代感性工學的方法,探討硯臺在風格、形態、工藝、裝飾等方面新的發展路徑,并分析其可行性,探討硯臺的其他性能拓展。
(4)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尋求不同消費群體對硯臺創新設計的感性意象,從整體上把握硯臺設計的未來趨勢。
(5)查閱相關的政策報告、歷史文獻,在了解過去的基礎上更好地把握硯臺發展的策略。
硯臺感性工學研究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硯臺感性工學研究流程
福建省將樂地區盛產龍池石,發墨細膩、墨色純青,不易褪色,宜于長久保存。其石材呈粉砂狀結構,質感、色澤甚至優于歙硯。經開采石材、選料定型、制作硯璞、設計構圖、雕刻、細沙打磨、涂抹蜂蠟等一系列流程后,一方精美的硯臺就呈現在眼前。
依據地域特點進行設計,包括基于將樂地域環境的適應性和基于文化資源的傳承性兩方面的設計。閩學鼻祖楊時誕生于將樂龍池村,楊時字“龜山”因此龍池石又名“龜山石”。在硯臺產品開發過程中,可將歷史文化名人的IP形象作為設計素材,賦予一定的文化性和藝術性可以提升其附加值。尤其是對于硯臺這類傳統文房用具的開發,除了實用性的功能體現,更多是一種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體現,是一種由文化帶來的情感溢價。設計應概括出文化的共性和個性,反映出將樂地區的自然風貌和風土人情。這類產品背后承載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和故事,體現文化淵源和消費者獨特的價值追求。硯臺正在由書房文化向展廳文化過渡,其設計方向在未來應該是客制化系列化的生活美學產品,欣賞價值大于實用價值。通過日常經驗和生活美學結合,從感性出發來分析和理解其美的感受。
收集意象語匯形容詞:邀請10位專家(5名工藝美術師,5名工業設計師),使用焦點討論法選擇了10個硯臺樣本和100個典型意象語匯。并邀請50名受試者參與調研試驗(10人為有設計背景的大學老師,10人為書法愛好者,30人為沒有設計背景的普通消費者)。首先經焦點小組討論,從100個意象語匯中選出40組感性形容詞制作成問卷,利用李克特量表法檢測被調研者對于上述口語形容詞的認同程度并進行主觀或是客觀的評估。
研究中以五級李克特量表來展示,口語中的表示分別以“非常符合(2分)、符合(1分)、不確定(0分)、不符合(-1分)、非常不符合(-2分)”作為回答,每項回答對應不同的分值。被調研者對于感性形容詞的態度取決于他們各自回答加總的均值。而這一分值可以顯示他在此量表上對應的狀態。最終選定分值排序較高的意象語匯20對。感性評價如表1所示。

表1 感性評價表
為便于建立硯臺形態要素與感性語匯之間的關系,采用專家權重法和因子分析法按類別將形容詞語匯進行詞性轉換。用因子分析法從感性意象語匯變量中獲得重要的產品風格因子。每個因子代表一個獨立的產品風格。這些獨立風格相對應的產品意象語匯即是消費者對產品個性化要求的細微映射,同時也作為對產品偏好的評價標準。因子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因子分析結果
分組的語匯幫助為消費者確定一個合適的風格,消費者從這個風格當中選擇偏好意象語匯。20個變量占總變量數的88.15%。最終整合成為表達消費者感受需求以及風格意象的語匯形容詞4組:古拙文雅、簡約禪靜、飄逸靈動以及精致奇巧。
通過焦點小組討論收集現有硯臺造型圖片,將收集到的樣本圖片進行編號并作簡要描述,以使得硯臺的感性意象表達更準確。如:樣本編號①的感性意象描述為:該硯臺的造型對稱協調;樣本編號②的感性意象描述為:該硯臺線條洗練生動;樣本編號③的感性意象描述為:該硯臺色澤溫潤;樣本編號④的感性意象描述為:該硯臺的紋理有秩序感;樣本編號⑤的感性意象描述為:該硯臺質地細膩光滑等。經篩選最后選取若干個硯臺樣本圖片以幫助研究確定其構造要素(圖2)。

圖2 硯臺樣本圖
通過形態分析法將硯臺的要素特征總結為構件要素、形制要素、質地要素、圖案要素、色彩要素、工藝要素、意蘊要素等變量,每種變量都可以進行細分,將各項分類結果按照數量化一類的方法表達并構建硯臺感性意象和構造要素的模型關系。硯石的種類按其用材分為石制硯、陶制硯、玉制硯以及漆木硯等。硯的形制又分為暖硯、足支形硯、扁形硯以及抄手形硯。硯的組成構件分為硯堂(磨墨的位置)、硯緣(勾勒硯的輪廓)、硯側、硯池(存積墨汁)、硯崗、硯額(展現硯的圖案紋樣)、硯背、硯面等幾個部分。經重要度整合分析可得影響硯臺盛墨、磨墨、沾墨三大基本功能的重要構件為硯堂、硯額、硯緣3個部分。因此研究中主要對硯堂、硯額、硯緣展現的形態要素維度以及風格體現進行分析。借助硯臺感性工學系統設計類目行為互動流程圖進行形態類目展開。在硯臺的形態類目分析中借助因子分析法進行驗證。驗證性因子分析是對于社會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的一種方法,數據衡量指標可以用多個因素來衡量,并檢驗設計中的因素是否可以反映這個指標。驗證性因子分析就是利用因子分析把相同特性的變量歸納為一個因子,從而將變量的數目精簡。另外一種因子分析法屬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利用這種方法尋找公共因子以達到降維的目的。運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對硯臺的設計類目進行分析,將所得的構成要素類目進行進一步的分類和降維,從得到核心因子中獲得硯臺形態類目的認知維度。硯臺形態類目認知維度檢驗如表3所示。

表3 硯臺形態類目認知維度檢驗
統計結果顯示最終對硯臺造型產生重要影響的維度有形狀要素、質感要素、紋彩要素、雕工要素以及裝飾要素5個要素[8]。而每種造型要素根據消費者意象以及專家重要度評估又有具體細分。根據消費者對硯臺樣本形態的意象偏好整合出硯臺造型設計類目(表4)。

表4 硯臺造型設計類目
信度指的是測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或可靠性程度。根據關注的重點不同,信度可分為內在信度和外在信度兩類。內在信度是指調查這些問題之間的內在一致性如何。最常用的內在信度指標為克朗巴哈系數。作為信度的指標它是測量一組同義或平行測總和的信度。計算公式如式(1)所示。A系數評價的是量表中各類目項得分的一致性,屬于內在一致性系數。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態度、意見式問卷(量表)的信度分析。在全部造型要素對4種風格意象形容詞的影響探討上,結果未體現出明顯的影響要素,雖然整體的相關系數可以合理解釋其相關性,但是形態要素的回歸系數具有的顯著性偏低,因此研究進一步以分層式探討其關系。

式中:
A——表示測驗量表中各類目項得分間的一致性系數,一般情況下,A值介于0-1之間。內部一致性系數大于0.7,說明測驗量表有較高的可靠性;
K為測驗量表的總類目項數,S2i為某一題類目項的變異數,S2x為測驗類目項總分的變異數。
對硯臺的4種風格意象進行硯堂、硯緣、硯額、裝飾的回歸分析,結果見表5。

表5 硯臺風格意象與構件要素檢定顯著性統計
通過4種風格意象與構件要素檢定顯著性的統計結果可以得出:
具有“古拙文雅”風格的硯堂其判定系數R2=0.635具有合理性,其中以器物形要素較具有顯著性。硯額其判定系數R2=0.247,自然絨花紋要素具有顯著性。硯緣其判定系數R2=0.378,篆刻要素具有顯著性。裝飾其判定系數R2=0.216,木質硯匣要素具有顯著性。針對4種風格意象的硯臺造型要素再做細項分類,對造型細項形狀、質感、紋彩、雕工、裝飾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硯堂:形狀R2=0.404,質感R2=0.567,紋彩R2=0.241,雕工R2=0.279,器物形、堅、潤、健、潔、自然絨花紋、篆刻等要素具有顯著影響。
硯額:形狀R2=0.327,質感R2=0.109,紋彩R2=0.473,雕工R2=0.568,器物形、堅、潤、健、潔、自然絨花紋、浮雕等要素具有顯著影響。
硯緣:形狀R2=0.412,質感R2=0.129,紋彩R2=0.334,雕工R2=0.257,幾何形、堅、潤、人工幾何紋、篆刻等要素具有顯著影響。
具有古拙文雅風格的硯臺,由分析可知應該具備以下造型要素:可以采用器物形(鐘形、瓦形等)或幾何形,比例合宜,線條堅潤樸實,紋飾能體現自然絨花紋,且雕刻不宜繁雜,以篆刻淺雕為主。在整體裝飾上最好能用木質硯匣包裝襯托會更好體現古拙文雅的風格意象(圖3)。

圖3 古拙文雅風格的龍池硯
具有“簡約禪靜”風格的硯堂其判定系數R2=0.528具有合理性,其中以幾何形要素較具有顯著性。硯額其判定系數R2=0.343,人工幾何紋要素具有顯著性。硯緣其判定系數R2=0.601,篆刻要素具有顯著性。裝飾其判定系數R2=0.004,所有造型要素在這部分皆無顯著的影響性。針對4種風格意象的硯臺造型要素再做細項分類,對造型細項形狀、質感、紋彩、雕工、裝飾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硯堂:形狀R2=0.549,質感R2=0.214,紋彩R2=0.313,雕工R2=0.206,幾何形、堅、潤、潔、人工幾何紋、篆刻等要素具有顯著影響。
硯額:形狀R2=0.342,質感R2=0.237,紋彩R2=0.508,雕工R2=0.76,幾何形或仿生形、堅、潤、潔、人工幾何紋、薄意雕等要素具有顯著影響。
硯緣:形狀R2=0.307,質感R2=0.219,紋彩R2=0.321,雕工R2=0.447,幾何形、潤、細、潔、人工幾何紋、篆刻等要素具有顯著影響。
具有簡約禪靜風格的硯臺,由分析可得應該具備以下造型要素:以幾何形(如方形、圓形、三角形)為主,硯面平整寬大,方中有圓,剛中有柔。線條挺拔流暢,硯體簡約冷峻,形態轉角曲率較小。紋飾為單一幾何紋樣,且能體現悠然之氣。結構輕巧并輔以篆刻或薄意雕,雕飾靈活不繁雜,整體包裝可以借助簡潔布面或棉麻質感來展現禪靜的風格(圖4)。

圖4 簡約禪靜風格的龍池硯
具有“飄逸靈動”風格的硯堂其判定系數R2=0.457具有合理性,其中以仿生形或隨形要素較具有顯著性。硯額其判定系數R2=0.673,人工仿生紋要素具有顯著性。硯緣其判定系數R2=0.710,鏤雕或薄意雕要素具有顯著性。裝飾其判定系數R2=0.227,織錦裝飾要素具有一定顯著性。針對4種風格意象的硯臺造型要素再做細項分類,對造型細項形狀、質感、紋彩、雕工、裝飾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硯堂:形狀R2=0.571,質感R2=0.338,紋彩R2=0.275,雕工R2=0.198,隨形、潤、柔、細、潔、人工仿生紋、薄意雕等要素具有顯著影響。
硯額:形狀R2=0.474,質感R2=0.611,紋彩R2=0.327,雕工R2=0.255,隨形或仿生形、潤、柔、細、潔、人工仿生紋、浮雕等要素具有顯著影響。
硯緣:形狀R2=0.73,質感R2=0.301,紋彩R2=0.333,雕工R2=0.229,隨形、柔、細、潔、人工仿生紋、薄意雕等要素具有顯著影響。
具有飄逸靈動風格的硯臺,由分析可得應該具備以下造型要素:以仿生形(如動物、植物的抽象形態)為主,相對能夠展現出飄逸之感,肌理上要能突出硯臺的柔美、細膩以及整潔素雅。線條纖長細膩、結合處有圓潤的轉角。紋彩上可用人工仿生紋來塑造。雕飾紋樣層次分明,以鏤空雕刻或薄意雕展現,整體包裝可以借助色澤明快、光滑的絲綢織錦強化靈動的意象(圖5)。

圖5 飄逸靈動風格的龍池硯
具有“精致奇巧”風格的硯堂其判定系數R2=0.560具有合理性,其中以典故形要素較具有顯著性。硯額其判定系數R2=0.396,自然金銀紋要素具有顯著性。硯緣其判定系數R2=0.404,圓雕要素具有顯著性。裝飾其判定系數R2=0.140,所有造型要素在這部分皆無顯著的影響性。針對4種風格意象的硯臺造型要素再做細項分類,對造型細項形狀、質感、紋彩、雕工、裝飾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硯堂:形狀R2=0.637,質感R2=0.219,紋彩R2=0.118,雕工R2=0.578,典故形、健、膩、美、自然金銀紋、鏤雕等要素具有顯著影響。
硯額:形狀R2=0.502,質感R2=0.398,紋彩R2=0.37,雕工R2=0.221,器物形或典故形、健、膩、美、自然金銀紋、鏤雕或圓雕等要素具有顯著影響。
硯緣:形狀R2=0.467,質感R2=0.281,紋彩R2=0.406,雕工R2=0.55,仿生形、堅、健、膩、美、人工仿生紋、浮雕或圓雕等要素具有顯著影響。
具有精致奇巧風格的硯臺,由分析可得應該具備以下造型要素:硯臺整體精雕細刻,在粗細關系上有主次,粗中有細。線條繁多且有序,有韻律。形態上可以采用典故形,具有表現民俗題材或有吉祥寓意的圖案。色澤明快溫潤。氣勢生動的紋樣與沉靜樸實的紋樣在運刀技法上要體現動與靜的變化要求。以自然金銀紋為主,使用圓雕的技法能將硯臺的精致程度展現得淋漓盡致,包裝上可有可無,避免包裝過度喧賓奪主(圖6)。

圖6 精致奇巧風格的龍池硯
在進行大批量的生產過程中,產品被設計成能夠被大眾接受和欣賞的屬性和形態,因此無法根據個人的品位進行單獨的差異化設計。而另外一些產品仍然能夠保持個性,并從這些產品中映射出自我,使之能在個人層面上與這些標準化的產品產生聯系。用戶需要更多個性化的產品,設計師可以通過兩個維度去實現,一個維度是通過產品的操作特性實現,比如關注產品的形態、色彩、動力特征以及感知特性。另外一個維度則是通過產品的反思特性來實現,比如相關產品的設計歷史以及藝術表現性等,從而啟發用戶從物質和非物質的產品中尋找體驗和故事,而不是單純的功能性[9]。
在硯臺產品的設計開發過程中引入感性工學系統方法,對硯臺及其形態要素類目進行收集和整理分析,并挖掘硯臺的創新設計源泉。對硯臺的設計要素進行系統歸納,具體以硯臺的功能、形狀、質感、題材和技術加工為切入點,分別歸納總結。為硯臺的感性工程學系統創新規格塑模,同時探討硯臺創新設計的可行性空間[10]。經過對設計要素的歸納總結,嘗試性提出硯臺的創新設計方案。其他相關的文具產品開發也都可藉由研究建立的感性工學系統試驗流程來指導實施產品的創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