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需長期靜脈輸注化療藥物與營養物質,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臨床常用靜脈通路,能有效減少高滲營養液與化療藥物對靜脈造成的損傷刺激,保障治療順利開展
。但PICC 置管后導管與靜脈壁長期接觸,持續摩擦刺激靜脈內皮細胞,會導致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影響治療效果,有效預防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尤為重要。中醫認為靜脈穿刺會損傷脈絡,致使局部脈絡血液運行不暢,血淤滯阻,不通則痛,痛則不通
。中藥包熱敷是一種中醫特色護理手段,通過局部熱敷促使中藥經皮膚滲入發揮作用,起到活血化瘀等作用
。本研究選取于江西省贛州市腫瘤醫院行PICC置管的112 例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自制中藥熱敷對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的影響。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江西省贛州市腫瘤醫院行PICC 置管的112 例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各56 例。觀察組中,男30 例,女26 例;年齡29~64 歲,平均(47.63±7.12)歲;疾病種類:乳腺癌15 例,胃癌11 例,肺癌12例,其他18 例。對照組中,男31 例,女25 例;年齡27~65 歲,平均(48.11±7.38)歲;疾病種類:乳腺癌14例,胃癌13 例,肺癌10 例,其他19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江西省贛州市腫瘤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K201814)。
納入標準:于江西省贛州市腫瘤醫院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患者穿刺部位均為貴要靜脈;患者病歷資料齊全;患者及家屬均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者;認知功能異常者;合并傳染性疾病者;置管處皮膚病變者;腫瘤遠處轉移者。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穩妥固定導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加強置管處皮膚觀察,如出現皮膚紅腫、滲血、貼膜潮濕等情況,需立即更換貼膜;予以患者健康指導,強調機械性靜脈炎的可預防性,配合情緒疏導;囑咐患者注意休息,減少患側肢體活動。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自制中藥熱敷包護理:紅花、金銀花、丹參、川芎、吳茱萸、白芥子、芒硝各15 g,將藥物碾壓成粉末(50~100 目),放入25 cm×12 cm 專用布袋中,用微波爐(型號:MI-211A 型,廣東美的廚房電器制造有限公司)以中火加熱3 min,取出放在患者置管穿刺點上方,直至置管靜脈走向8 cm,30 min/次,2 次/d。
兩組均持續干預5 d。
首先,電力工程輸電線路施工管理可以控制施工圖預算。其次,電力工程輸電線路施工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款的撥付,做到資金的合理使用。再次,電力工程輸電線路施工管理工作控制各項有關費用的施工簽證。最后,電力工程輸電線路施工管理可以通過嚴格的控制措施,督促施工企業按計劃和規定履行施工合同。
機械性靜脈炎是PICC 置管常見并發癥, 導管置入后會對血管造成撞擊、摩擦等,引起血管痙攣與內膜損傷,釋放大量炎性物質,并會促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局部炎性水腫,進而誘發機械性靜脈炎
。機械性靜脈炎可引起局部腫脹、疼痛、發紅,加劇患者身心痛苦,影響治療依從性,甚至導致非計劃拔管,影響后續治療的開展,不利于疾病預后
。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機械性靜脈炎發生情況。參照美國輸液護理協會靜脈炎標準進行評價
,具體如下。靜脈炎的發生程度標準:0 級為無癥狀;Ⅰ級為穿刺點疼痛癥、紅腫,靜脈無條索狀變化及硬結;Ⅱ級為穿刺疼痛,紅腫,靜脈出現條索狀的改變,無硬結;Ⅲ級為穿刺點疼痛、紅腫,靜脈出現條索狀改變,有硬結;Ⅳ級為在輸液的位置出現疼痛、發紅、條索狀物形成,靜脈條索狀物長度超過2.5 cm,有膿液。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Ⅰ級+Ⅱ級+Ⅲ級+Ⅳ級)例數/總例數×100%。②疼痛程度。干預后,以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兩組置管部位的疼痛程度,共0~10分,0 分為無痛,1~3 分為輕度疼痛,4~6 分為中度疼痛,7~10 分為重度疼痛。③凝血功能。干預前后以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型號:BC-30S 型,南京貝登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分析患者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④生活質量。干預前、隨訪1 個月,采用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EORTC-QLQ-C30)
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功能模塊中的情緒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評價,總分100 分,EORTC-QLQ-C30 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質量越佳。
觀察組患者的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程度輕于對照組,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凝血功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FIB 高于干預前,PT、APTT 長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的FIB 高于對照組,PT、APTT 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干預前, 兩組患者的EORTC-QLQ-C30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1 個月,兩組患者的EORTC-QLQ-C30 評分高于干預前, 且觀察組患者的EORTC-QLQ-C30 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觀察組干預后的置管部位疼痛程度輕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運用到心理效應,心理效應積極與消極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僅教育者要正確運用心理效應,用全面、發展、聯系、辯證、實事求是的認知觀看待教育學生,同樣要帶動受教育者正確運用此效應,最終達到教育效果的最大發揮。


從模型來看,地方感的3個維度之間呈顯著正相關,具有較強的相互影響,且對身份認同與融合的作用存在差異。地方依戀和地方認同對身份認同與融合的直接貢獻為正,而地方滿意度對身份認同與融合的直接影響為負。
靜脈炎屬于中醫“惡脈”“脈痹”等范疇,由局部脈絡氣血運行不暢,血流受阻,滯留肌膚所致,其發病機理為氣滯血瘀,中醫護理應注重活血、化瘀、散節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的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程度輕于對照組,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7.14%)低于對照組(2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置管部位疼痛程度輕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FIB 高于對照組,PT、APTT 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1 個月,觀察組的EORTC-QLQ-C30 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自制中藥熱敷包能夠預防腫瘤PICC 置管患者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改善凝血功能,緩解局部疼痛腫脹,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馬蕓等
研究顯示,中藥熱奄包能預防PICC 術后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 減輕置管處疼痛程度,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中藥包熱敷通過局部熱敷,藥物透過皮膚直達病所,從而起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等作用。同時熱敷能促使局部溫度升高及局部血管擴張,加快局部新陳代謝,并能減輕導管對血管內膜的摩擦刺激,從而預防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自制中藥包由紅花、金銀花、丹參、川芎、吳茱萸、白芥子、芒硝組成,其中紅花有散瘀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吳茱萸能散寒止痛;白芥子可辛散溫通、行氣通絡
;金銀花具有散風清熱、清熱解毒等功效;川芎具有和血、行血之效;丹參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之功;芒硝可清火消腫、緩解疼痛。現代藥理學研究指出,紅花中含有的紅花黃素能抑制血小板粘附,減輕血液循環障礙,改善凝血功能;芒硝外敷能消炎止痛、預防感染
。諸藥合用,于置管部位熱敷,通過熱力、藥效的雙重作用,有效加快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疼痛腫脹消失,減少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促進治療順利進行,減輕疾病及治療造成的負面影響,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但本研究也有不足點,由于研究樣本量小、觀察時間短,且觀察指標少,研究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 今后的研究中需擴大樣本容量,延長觀察時間,并增加其他觀察指標,進一步論證本研究觀點。
阿司匹林抑制血栓烷A2的形成,對其他激動劑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沒有影響,它是一種較弱的血小板抑制劑,在穩定型冠心病主要是用來防止穩定型冠心病轉化為急性冠脈綜合征,小劑量75mg/天~100mg/天,一般不出現出血等并發癥。急性冠脈綜合征一旦就診,治療應該盡早開始,UA/NSTEACS患者一旦確診立刻75mg/天~100mg/天口服,隨后長期口服(75mg/天~100mg/天)。STEMI患者初診時150mg~300mg嚼服,因為非腸溶制劑較腸溶制劑更容易吸收,隨后長期口服同上。
綜上所述, 自制中藥熱敷包可有效改善腫瘤PICC 置管患者凝血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局部疼痛,降低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1]張燕,顧芳芳,曹蓓華,等.水膠體敷料康惠爾透明貼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PICC 置管術后機械性靜脈炎中的作用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3):468-470.
[2]葉萍,張愛娟,孫雯敏,等.紅豆熱敷袋配合水膠體敷料預防乳腺癌化療置管致機械性靜脈炎的效果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6(2):385-388.
[3]羅章梅,鮑金霞.中藥濕敷對化療性靜脈炎治療作用的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2021,39(2):73-76.
[4]顧婕,錢火紅,黃建業,等.2021年美國輸液護理學會《輸液治療實踐標準》——血管通路裝置并發癥的解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2,39(1):90-93.
[5]孫兵,車曉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2,28(6):645.
[6]石軍梅,王曉翔,劉英,等.EORTC QLQ-C30 量表應用于胃癌術后化療患者的信效度檢驗[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5,36(4):448-451.
[7]閔燕麗,王燕萍.中醫康復聯合康惠爾透明貼預防華蟾素輸注所致靜脈炎干預效果觀察[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23(2):105-107.
[8]謝亞君,許時來,鄭冬梅,等.消炎散對神經重癥患者PICC 術后機械性靜脈炎的防治效果[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40(7):897-902.
[9]周俊慧.遠紅外線治療儀聯合尿激酶治療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血栓形成的療效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24(24):4309-4311.
[10]丁月華,許俊芳,殷榮華.規律握球運動對腫瘤患者PICC置管腋靜脈血液流速及并發癥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20,35(6):15-17.
[11]謝芳梅,黃惠橋,周雪梅,等.音樂握力訓練操預防血液腫瘤患者PICC 置管相關并發癥的效果[J].廣西醫學,2019,41(10):1326-1328.
[12]談偉芬,吳小飛,詹曉雁,等.溫和灸聯合指摩法治療PICC 致機械性靜脈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9,28(1):67-69,87.
[13]馬蕓,栗瓊洋,廖娟,等.中藥熱奄包對PICC 術后機械性靜脈炎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21,34(12):144-147.
[14]羅章梅,鮑金霞.中藥濕敷對化療性靜脈炎治療作用的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2021,39(2):73-76.
[15]趙楠,王淑閣,關麗,等.六味通絡熱奄包預防PICC 術后機械性靜脈炎的療效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9,28(12):2146-2148,2166.
[16]李姣,鄧妙杏,吳萬清.耳穴壓豆聯合吳茱萸奄包熱敷治療機械通氣并發腹脹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21,11(7):110-112.
[17]萬麗娜,張建華,李青.定向透藥治療聯合熱奄包促進輸尿管結石排出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33):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