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銀鋒 劉 云
(1.臨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綜合科,山東 濰坊,262600;2.臨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山東 濰坊,262600)
高血壓是目前臨床常見的一類慢性疾病,并且逐漸成為了社會共同關注的疾病。高血壓的發生是一系列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比如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等,對患者生活造成影響和負擔。該類疾病發病較為隱匿,初期無特異性癥狀,其病因復雜多變,病程漫長,遷延難愈,導致患者需長期進行降壓治療,控制血壓水平。若不能有效控制血壓,病情進一步發展,由此可引發冠心病、腦卒中等,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上越來越多的學者對高血壓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許多學者一致認為,對高血壓疾病患者而言,加強遵醫行為、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十分重要。為便于患者及時控制血壓水平,還需醫院與社區取得聯系,及時在社區進行高血壓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提高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控制血壓水平。常規的干預往往只關注患者的生理指標的變化,而忽略了患者的健康教育,導致臨床效果不佳,局限性較大。本研究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臨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查的高血壓疾病患者120例,探究健康教育在社區高血壓預防控制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臨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查的高血壓疾病患者120例,根據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6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57.23±3.66)歲;病程1~25年,平均病程(12.36±2.10)年。試驗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齡34~79歲,平均年齡(57.47±3.15)歲;病程1~26年,平均病程(12.56±2.4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得臨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1 mm Hg≈0.133 kpa);②無嚴重臟器類疾病;③精神正常,可以接受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①病歷資料不全;②具有精神障礙、語言溝通障礙,在研究過程中無法正常溝通交流者;③依從性較差者。
兩組患者均給予藥物降壓,檢測生命體征變化。按時按量為患者供給藥物,確保患者無異常情況出現,均干預3個月。試驗組給予健康教育:①通過給高血壓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包括發病因素、臨床癥狀、并發癥、用藥知識等,幫助患者引起對自身疾病的重視,指導患者進行正確血壓檢測,并且對多次檢測的水平進行相應計算,以此得出平均值;需要告知患者高鹽飲食、肥胖、情緒不佳、缺乏鍛煉等均可能會引起高血壓疾病,以糾正不良生活與飲食習慣;針對性去糾正患者的不良行為習慣,其中體力運動便于降低血壓,提高藥物療效,囑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包括游泳、散步、登山、慢跑等。②干預人員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在長時間用藥的過程中,患者需保持較高的依從性,干預人員通過患者家屬等進行監督,幫助患者提高用藥的依從性。嚴格遵循醫囑給藥,依照患者的實際情況,主治醫生及時調整給藥劑量、給藥方案等;干預人員需要采取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解藥物作用機制、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給藥劑量與療程等,一旦出現不良情況需要及時告知醫生,以便于重新調整給藥方案。③制訂定期隨訪計劃,加強醫院與社區之間的聯系,便于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從而針對性調整干預計劃,提高健康教育的工作效率。隨訪計劃制訂期間,需要患者及家屬在場,并留好聯系方式,確認聯系方式的準確性。隨訪期間要與患者及家屬聯系,詳細了解患者情況,確認患者情況的準確性。定期進行健康教育,強調用藥以及日常的習慣的重要性,做好患者的延續性健康教育。④對患者的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家屬對于高血壓的病情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定認知,并能夠更好地配合患者治療和后期護理,使得患者感受到家屬的關心,從而更好地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更好地遵醫囑服藥。患者家屬要監督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患者家屬可通過組織公開課,建立微信群等形式,促進患者家屬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從而使家屬能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照護。患者家屬是患者的精神支撐,因此患者家屬也要掌握相關疏導患者情緒的方法,從而更好地幫助患者進行身心的放松,比如聽輕音樂、主動傾訴等,使患者更好地疏導負面情緒,更好地配合各項干預工作。
①對比兩組干預后3個月的自我管理評分。根據《高血壓自我管理狀況調查表》對評價指標做調整,調查內容劃分為飲食、遵醫、作息、鍛煉4個維度,每個維度的評分范圍0~5分,總分為20分,評分越高代表自我管理情況越佳。②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③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定問卷(GQOL-74)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此問卷包括4個維度,分別為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質生活,評分范圍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試驗組鍛煉、作息、遵醫、飲食等維度評分與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干預后,試驗組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有所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高血壓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類慢性疾病,發病率逐年升高,并且趨于年輕化。在臨床研究中發現,高血壓發病的誘發因素多種多樣,包括長期酗酒、飲食不規律、情緒易激動等。高血壓的臨床治療目標主要是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一旦患病,患者需要終生用藥治療,而長期用藥會使得患者的配合度和依從性降低,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形成惡性循環,這也是很多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不佳的原因。同時患者長期服用藥物,容易產生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并發癥。因此,在積極對癥給藥的基礎上還需加強健康教育干預等護理干預手段,幫助患者及時糾正不良生活與飲食習慣,及時控制血壓水平。健康教育是臨床上廣泛應用的干預手段,其主要在于提升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而更好地配合臨床進行治療,改善患者自身的不良習慣等,從而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和治療效率。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自我管理各項維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試驗組干預后的血壓控制水平較佳。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有所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健康教育能夠更好地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進而在改善患者生理指標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通常情況下,高齡人群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甚少,存在某些錯誤的認知,其服藥依從性不高,若不加強監督,容易出現自行停藥、漏服錯服等情況,從而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無法有效控制血壓水平;而年輕人群由于生活壓力較大,生活重心在家庭與工作,無明顯癥狀時經常漏服,依從性較差。某些患者對自身疾病不夠重視,若長時間處于不良的生活習慣情況,將會使血壓水平繼續惡化,累及身體多種臟器,引發其他基礎疾病,進而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加強健康教育干預的意義重大,通過積極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錯誤認知,并及時糾正其不良生活習慣,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使其積極面對長期用藥情況,并能夠做到定期自我監測,早期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且在健康教育中,本研究增加了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將患者家屬作為協同干預者,在生活中也能監督和管理患者,提醒患者用藥,緩解患者的緊張及壓力,促進患者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醫院與社區聯合的模式能夠在掌握患者病情的情況下,使健康教育延續,滿足了患者的長期需求,有助于促進其生活質量的提高。
綜上所述,對社區高血壓疾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應用。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樣本量過小、研究時間過短等,臨床應當加大樣本量持續研究,從而為臨床提供更為科學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