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美 王佳奇 彭冬愛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內科,江西南昌 330006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心肌受損、心臟收縮功能障礙導致的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難、運動耐受性降低等癥狀,有反復發(fā)作、病程長的特點。CHF 患者發(fā)病后需面臨長期治療,臨床治療多采用藥物抑制心臟重構、心功能惡化,但CHF 無法根治,因此治療時應該以延緩病情發(fā)展、緩解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改善長期預后、降低病死率與住院率為目標。有研究顯示,讓CHF 患者適當運動,可以有效改善其心肌代謝,減緩心功能損傷,因此近年來運動康復訓練逐漸應用于臨床實踐。八段錦是中醫(yī)傳統(tǒng)運動保健方法,其可通過招式動作刺激穴位經絡,達到調理臟腑、通氣活血、改善心肺功能、提高運動耐力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選取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接受治療的89 例CHF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將八段錦應用于CHF 患者康復訓練中,觀察其對患者的影響。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接受治療的89 例CHF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 根據不同護理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4)和觀察組(n=45)。對照組中,男25 例,女19例;年齡53~79 歲,平均(68.95±5.67)歲;心功能分級:Ⅱ級15 例,Ⅲ級及21 例,Ⅳ級8 例。觀察組中,男24 例,女21 例;年齡55~80 歲,平均(70.12±4.97)歲;心功能分級:Ⅱ級13 例,Ⅲ級25 例,Ⅳ級7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
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18 歲;②患者均符合《實用內科學》中CHF 的診斷標準;③病例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不能耐受運動者;②近1 個月內出現的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或心肌梗死者;③合并嚴重肝、腎疾病及惡性腫瘤者;④合并嚴重精神疾病、依從性差、無法配合研究者。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具體內容:常規(guī)指導患者用藥;給予患者生活指導;對患者心理干預;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為患者制定康復計劃,進行步行康復訓練指導。
觀察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聯合聯合八段錦康復運動護理,具體內容:①雙腳分開,雙臂舉過頭頂手指相扣,翻轉手掌向上托。②雙腳打開扎馬步,雙手握拳平舉,食指、大拇指L 形撐開,左臂前平推,右臂屈肘拉回。③左手豎掌上抬,抬至頭頂翻掌上撐,右掌指尖向下,左掌身前下落,站立,左右交替動作。④兩臂下垂,頭頸聯合向左擰轉,轉至后方、吸氣,左右交替動作。⑤扎馬步、雙手叉腰,呼氣左擰腰,俯身吐氣,頭轉至右方,自右抬頭、吸氣,左右交替動作。⑥雙腳分站,雙掌置于臍旁,雙手分置后腰,膝蓋挺直、俯身,雙掌自腰滑落腳跟。⑦馬步站樁、兩手握拳、拳心向上分置腰側,伸左拳、右擰腰,左右交替動作。⑧雙腳分立,雙臂舉過頭頂、吸氣,提腳跟,雙臂、腳跟同時下落,全身放松。
兩組患者均護理4 周。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6 min 步行試驗(6 min gait test,6MWT)、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命質量問卷(the 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6MWT 的考察方法是記錄兩組患者6 min 內行走的距離,距離越長,表明運動能力越強。采用心臟彩超(型號:心悅IE33,飛利浦)檢測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LVEF。MLHFQ 量表共21 個條目, 每個條目選項從無至很多分別記0~5 分,“無”記0 分,“很多”記5 分,得分范圍為0~105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差。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6MWT 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6MWT 長于同組護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6MWT 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6MWT 的比較(m,±s)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LVEF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LVEF 與本組護理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LVEF 的比較(%,±s)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MLHFQ 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MLHFQ 得分低于同組護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的MLHFQ 得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MLHFQ 得分的比較(分,±s)
CHF 患者因心功能受損,機體供血不足,常表現呼吸急促、運動耐力差,對生活產生極大影響。因此臨床治療除減緩心功能受損、防止心臟重構,還應該采取措施幫助患者提高運動能力。但CHF 患者常年齡較大,臨床常見康復運動并不合宜,過度運動還可能起反效果。有研究顯示,傳統(tǒng)中醫(yī)康復運動方法八段錦對心肺運動能力有較好效果。
八段錦是古代氣功功法,后多應用于傳統(tǒng)中醫(yī)康復保健運動中,其因八個固定動作而得名。八段錦運動強度不大,屬于有氧運動,對老年患者較為友好。八段錦較高強度運動心臟負擔較小,更有效調節(jié)患者呼吸,減少心肌耗氧。此外,八段錦鍛煉不受時間、場地外界因素約束,在經過專業(yè)指導后,即可自行居家鍛煉。本研究以CHF 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聯合八段錦運動康復干預4 周,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6MWT 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八段錦可以提高CHF患者的運動能力,改善其心功能,且安全性較高。分析原因是八段錦能增加患者肌肉力量,如第二、五、七段均要求患者以馬步站立,可以很好鍛煉患者的腿部肌肉,幫助患者提高穩(wěn)定能力;而第一、三段以手臂伸展為主,能充分帶動患者手臂肌肉,活動上肢;又如第六段“兩手攀足固腎腰”動作要求患者身體前傾手部由腰按摩至足部, 該動作不僅能很好拉伸患者腰部肌肉,還能鍛煉患者的平衡能力,訓練其核心肌肉群。八段錦動作能有效鍛煉患者上下肢、 增強其肌肉力量、調節(jié)其平衡能力, 因此觀察組患者6MWT 行走距離長于對照組。此外,八段錦講究呼吸與動作配合,呼吸以腹式呼吸為主,要求“深、緩、長、柔”訓練過程中使患者充分進行氣體交換, 久而久之可以提高其肺通氣、肺換氣功能。中醫(yī)中心肺同治的理論由來已久,其認為心主血脈,肺司呼吸,能助心行血,心肺配合,氣血方可正常運行, 其治療核心皆與通氣活血相關,而八段錦招式中多帶動經絡,刺激穴位,因此能達到通氣血的效果。此外,本研究選用MLHFQ 評估患者生活質量,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的MLHFQ 得分低于對照組, 說明應用八段錦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分析是因為八段錦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強運動能力以此提高患者因活動受限而降低的生活質量。祁瑋等研究八段錦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得到八段錦可有效CHF 患者心功能的結果與本研究一致。
綜上所述, 在CHF 患者康復訓練中應用八段錦運動效果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運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