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恬
(杭州師范大學,浙江 杭州 310012)
室內軟裝飾是室內空間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軟”是區別于“硬”裝修來說的,硬裝修是指室內空間的天花板、墻體、地面、門窗、梁柱等,軟裝飾是指各類家具、紡織品、壁掛等具有裝飾性的軟性產品,是在硬裝修基礎上進行的進一步裝飾。軟裝飾自身具有舒適柔軟的特性,能柔化生硬的建筑線條[1],緩和裝修材質的冷硬感,彌補室內空間的不足,其功能性、裝飾性等可以優化室內空間的功能與風格,幫助營造美觀、舒適、和諧的空間氛圍,使人置身其中能產生舒適宜居的感受。過去人們容易重視硬裝修而忽視對軟裝飾的選擇,隨著現代社會發展,人們的經濟水平、審美觀念逐步提升,對室內軟裝飾也有了較高的關注度與審美需求。
植物染是指對含有色素的植物進行色素提取和染色的方法,也稱為“草木染”“天然染”。與化學染色使用的化學合成物質不同,植物染運用的色素取自天然植物,具備色彩細膩柔和、層次豐富、自然健康的特性。隨著社會發展,植物染技術也在進步,其在紡織品中的表現愈發受到人們歡迎。
植物染紡織品指的是運用植物染工藝進行染色的紡織品,具有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植物染料通過不同次數或不同色相的復染,可以得到細膩、獨一無二的天然色彩,柔軟天然的紡織品面料能充分表現植物染的特性,結合多種技法可以染出色彩豐富、效果多樣的植物染紡織品。植物染紡織品具備植物染的天然特性與裝飾美感以及紡織品柔軟親膚、宜居宜家屬性和在設計中較強的可塑性,使其在室內軟裝飾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如門簾、桌布、地毯、掛飾、床上用品等,在室內空間形成了一道獨特又自然清新的風景線。
植物染工藝歷史悠久,人類在新石器時期便提取了植物的汁液進行染色[2],在我國古代眾多典籍中均有記載。例如夏朝《大戴禮記》的《夏小正》中介紹了染料的生產,當時人們種植蘭草制作染料[3]?!短屏洹分杏涊d:“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葉、有以莖實、有以根皮?!闭f明植物染是唐代主要染色方法。《通雅第三十七卷》記載:“仁宗晚年京師染紫,變其色而加重,先染作青,徐以紫草加染,謂之油紫。”明清時期的《天工開物》和《本草綱目》中記載,可用作染色的植物多達幾十種。
植物染經過千年的傳承和研究,工藝方法保存至今,已成為優秀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植物染生命力頑強,自然健康、細膩柔和,富有生活氣息,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民族傳統手工藝的文化瑰寶,其天然優勢是現代化學染料不可替代的。將植物染紡織品應用于室內軟裝飾,能將民族傳統手工藝與造物思想融入室內軟裝飾,進而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與歷史文化價值,提升空間整體的風格質感,是其他眾多室內軟裝飾產品所不具備的。
隨著現代社會的信息化和模式化,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對居所、工作場所等室內空間的情感需求越來越高,也愈加渴望回歸自然。優秀的室內軟裝飾應以人為本,滿足使用者深層的情感需求,將植物染紡織品應用于室內軟裝飾,其自然細膩的材質肌理能更好地傳達情感價值,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基于植物染原理,植物染紡織品所用材料是棉、麻、絲、毛等天然面料和天然植物染料,而非冰冷無生命的化學合成材料,取之天然,展現天然,具有自然、柔和、生命力的意象。面料柔軟溫暖、染色回歸自然,將兩種天然材料相結合,可以碰撞出新的材料肌理與美感,在天然面料上悄無聲息又堅定有力地流淌著自然生命之美,具有凈化心靈與柔化空間的作用。因此,將植物染紡織品應用于室內軟裝飾,其自然、富有生命力的材質肌理可以滋養使用者的心靈并滿足其情感需求,這種厚實溫潤的材質與細膩豐富的肌理可以更好地傳遞設計者細膩的情感與美好設計理念,這些獨特的優勢是使用化學材料進行室內軟裝飾所不具備的。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綠色健康的生活追求和個性化的審美需求與日俱增,而植物染紡織品的天然色彩和個性化造型能滿足這一需求。植物染料種類繁多,通常來自植物的花、葉、莖、根和果實[4],色彩豐富,例如靛藍、茜草、槐花等植物,一種染料能染出十幾種顏色,并且染色技法多樣,有直接染色法、媒染法、復染法、防染法、套染法等,為產品個性化提供支撐。
紡織品柔軟、吸水性強的屬性能吸納植物染的優勢,使染色造型自然流暢、顯色飽滿,加之植物染的漸變色暈、偶然肌理特征,使造型與色彩的表現兼具設計之中與意料之外的視覺效果,這也是其魅力所在。產品表現出的手工制作特性也能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植物染紡織品作為室內軟裝飾,能滿足人們對生活環境個性化的追求,可以打造出既綠色又獨特的室內軟裝風格。
室內軟裝飾設計的原則之一是要與環境融合,使空間整體在功能、視覺效果、氛圍等方面達到和諧統一[5]。色彩是人感知視覺效果的先導,也是展現植物染紡織品特色的首要元素。因此,在植物染紡織品設計中,尤其要注重產品色彩風格與空間風格的和諧搭配,需結合空間的文化背景、設施風格、活動需求、情感氛圍等,從整體調性上把握設計方向[6]。例如嚴肅的場合不宜采用跳躍活潑的顏色,溫馨的環境可以使用柔和、低飽和度的顏色,辦公環境可以采用穩重、點綴性強的色彩風格,文化場所可以采用靜謐端莊的色彩風格。
圖1是兩種藍靛染紡織品軟裝飾,因為所處空間的功能用途、情感氛圍、整體風格不同,其色彩風格設計也有所不同。左圖的藍靛染紡織床品處于民俗風臥室中,采用的是藍底白花,白花精美復雜且點綴性強,周圍的暈色效果使色彩對比柔和、過渡自然,與居家臥室溫馨舒適的風格較協調;右圖的藍靛染紡織桌布處于品茶室中,采用的是藍白層漸變,邊界清晰、色彩對比明顯,藍色深淺漸變細膩,有由近及遠、悠長連綿的意境,與品茶空間寧靜悠遠、優雅簡約的風格品位相符。針對不同環境的功能與風格進行相應的色彩設計,能更好地發揮植物染紡織品在室內軟裝飾中的優勢。

圖1 不同色彩風格的藍靛染紡織品軟裝飾
造型是室內軟裝飾的顯性視覺感受,意境是隱性情感體驗,兩者一顯一隱,相輔相成。軟裝飾的造型是對室內硬質空間的補充[7],以突出空間軟性意境,例如軟裝飾的直角、鈍角、銳角、直線、曲線、幾何形等造型元素,能表現正直、柔和、浪漫等風格,營造相應的意境氛圍。隨著人們的審美需求逐漸增長,軟裝飾的造型與意境也受到重視,植物染的細膩色彩和獨特技法在紡織品上產生的暈色、渲染、漸變等藝術效果是化學染色難以達到的,因此,在運用植物染紡織品進行軟裝飾時,要合理利用微妙的藝術效果,以豐富造型層次、加強意境渲染。
植物染紡織品壁掛《莊嚴》運用了藍靛染的層次疊加與渲染來表現故鄉山水的造型之美與深遠意境,作品結合紡織面料薄透的特性,通過藍靛染的暈色漸變效果與層疊關系,表現層巒疊嶂的造型層次,以簡單、反復的線條勾勒出朦朧輪廓和遠近虛實效果,打造具有層次感的水墨風格。造型中蘊含著內在、含蓄、蔓延的張力,營造出一種莊嚴深邃、意蘊悠長的意境氛圍,樸實又含蓄地表達了對自然、對家鄉的敬意。

圖2 藍靛染紡織品壁掛《莊嚴》
設計合理、豐富美觀的肌理效果往往能使室內軟裝飾更具獨特品位與特色風格,成為室內裝飾中一處耐人尋味的焦點,渲染了室內空間的整體環境氛圍。植物染紡織品的優勢之一就是運用了天然的材質、染料和多樣化的工藝打造出豐富的肌理。(1)植物染產生的肌理:除了按照預先設計制作的圖案外,各種染色、防染技法能形成偶然隨機的肌理美感和暈色效果,在有意識的圖案設計基礎上得到意料之外的驚喜,滿足現代人自由、個性化的精神追求。(2)紡織品天然的肌理:纖維面料本身具有獨特的觸感紋理,如竹節棉的豎紋肌理、麻布粗糙凸起的肌理。(3)工藝再造的肌理:對面料采用改造手法或裝飾工藝等產生的二次肌理效果,如對絲綢、棉麻、毛線等材質采取鏤空、剪裁等面料改造手法,或拼貼、刺繡、燙金等裝飾工藝方法,以二次制造肌理,豐富肌理維度,因此,制作時需根據風格需求,合理選擇紡織品材質肌理,巧妙設計植物染色肌理,適當加工再造肌理,在偶然與必然的碰撞中靈活調整,呈現出富有特色、恰到好處的肌理感。
良好的室內軟裝飾對室內空間的設計是不可或缺的,而植物染紡織品在室內軟裝飾中的應用具有其他材料產品不具備的優勢,需要設計人員利用好材質特性與裝飾性,熟悉植物染、紡織品材料的天然屬性并能對兩者的組合加以挖掘創新,在應用時要以人的身心需求為第一要義,結合使用者的審美需求、室內空間的風格調性進行合理設計,發揮植物染紡織品在造型、色彩、材質、肌理等方面的天然獨特優勢,展現不同風格植物染紡織品的自然美感,滿足室內軟裝飾對實用功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