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璐,王華新,周 潔,唐 玲,馬可欣,曾春鳳
(1.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核酸檢測門診,北京,100078;2.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護理部,北京,100078;3.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急診科,北京,100078)
核酸檢測是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篩查手段之一,也是確診的依據之一。核酸采樣作為核酸檢測工作的第一步,規范采樣技術操作極為重要,鼻咽拭子標本采集是作為主要的核酸采樣方法之一[1],但可能會對鼻咽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增加被檢測者不適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來院行核酸檢測患者增多,排隊時間較長,導致患者就診體驗差,護患糾紛事件逐漸增多[2],核酸檢測門診護士工作壓力增大。隨著社會的進步,患者對就醫的權益、法律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對醫療護理質量、醫療護理安全、醫療服務態度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為了減少核酸檢測門診護理糾紛,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本文結合日常工作實際,對導致醫院核酸檢測門診護理糾紛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預防和改進措施。
本研究采用回顧性自身前后對照方法,核酸檢測門診工作人員每天通過“護理糾紛登記本”對糾紛案例進行登記。2021 年4 月—2022 年1 月共收集護理糾紛案例48 例,其中2021 年4 月—9 月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118985 人次,發生護理糾紛有28例;2021年10月—2022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128405人次,發生糾紛有20例。
收集2021 年4 月—9 月護理糾紛案例,分析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優化核酸檢測門診護理管理,包括改善服務態度和提高人際溝通能力,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增強法律與自我保護意識,健全門診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組織學習培訓,夯實專業知識,以優質的護理服務貫穿核酸檢測的過程。
分 析2021 年4 月—9 月 和2021 年10 月—2022 年1 月護理糾紛案例,并根據發生原因進行分類比較。
優化核酸檢測門診護理管理后,護理糾紛事件發生率由2021 年4 月-9 月的2.35(28/118985)降 低 至2021 年10 月-2022 年1 月 的1.56(20/128450)。將護理糾紛發生原因分為護士因素、患者因素和環境因素3類,見表1。

表1 核酸檢測門診護理糾紛發生原因分類[n(%)]
3.1.1 患者因素:每日就診患者人數較多的情況下,患者等待時間延長,部分患者會產生明顯不滿情緒,且個別患者出現不配合戴口罩、強行插隊等不良行為,造成其他患者不滿[3]。其次,部分患者和家屬不了解核酸標本檢測的實驗室方法,想要盡快得知酸檢測結果,當核酸檢測出具報告時間影響住院、出行、考試安排時,部分患者會出現不理智的行為,引發護患糾紛。此外,醫院通過網絡媒體如醫院公眾號、手機小程序進行核酸檢測向本采集流程的宣傳,但部分老年患者和家屬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無法完成線上預約,導致來院就診時間延長,患者產生不滿情緒[4]。
3.1.2 護士因素:①服務態度欠佳:部分護理人員缺乏責任感,不能根據相關規章制度開展護理工作,忽視護理細節。部分護士對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態度,在回答患者問題時態度生硬,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回答不夠耐心,造成患者不滿,從而引發糾紛[5]。②操作不規范:核酸檢測門診工作量大,部分護士由于超負荷工作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導致標本采集過程中收集的信息存在偏差,對后續工作造成一定影響,引發護理糾紛[6]。③缺乏正確溝通方式:針對核酸檢測報告電子版、紙質版結果出具時間不同步的問題,未能及時與患者進行正確的溝通交流,而引起患者及其家屬的不滿。④法律意識淡薄:我國與護理相關的法律法規有《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侵權責任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目前,護士所接受的護理相關衛生法律法規教育相對不足,法律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隨著患者自我維權意識不斷增強,護士若不充分了解患者享有的權益,沒有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工作,會引發護理糾紛[7];部分護士缺乏證據意識,當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無法保護自身權益[8]。
3.1.3 環境因素:①信息系統:患者按線上流程操作但無法完成線上繳費,需要其他部門之間如檢驗科、信息科、收費處共同溝通解決,導致患者來院等待時間延長,從而引起糾紛。本院檢驗科僅提供核酸檢測紙質報告,信息系統自動上傳“北京健康寶”,沒有電子報告或英文版報告,無法滿足部分患者特殊要求。②排隊就診流程:患者繳費后需排隊等候,降低就診體驗,導致患者心情煩躁不安[9]。再加上候診時間較長,部分患者可能因其他患者插隊而遷怒于護士[10]。③醫院衛生環境:核酸采樣點應當為獨立空間,具備通風條件,設立獨立的等候區域,保證人員單向流動。由于核酸采樣點布局的特殊性,所以門診應設立在空曠的室外。遇到下雨、刮風、降溫等特殊天氣,會降低患者就診體驗,引起患者不滿。
3.2.1 改善服務態度,提高人際溝通能力:語言是服務態度最直觀的體現,要避免護患糾紛,就需要轉變護理觀念,掌握溝通技巧。現代護理模式的轉變,提出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要求,護理人員應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充分理解患者的訴求,耐心傾聽患者的咨詢,并詳細回答患者的提問,從而減少患者由于誤解而引發的不滿情緒。護士在與患者溝通時,應當意識到患者的文化水平和心理感受,避免機械式回答,應當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獲得患者的理解。
3.2.2 加強信息系統建設,提高護士責任心:加強醫院信息建設系統,建設互聯網醫院,實現互聯互通、溝通及時準確,提高醫院各部門之間的溝通效率,提高管理效率和組織運行效率[11]。由于核酸檢測門診患者人數多,對護理人員的責任心提出了一定要求。護理人員要明確認識到自身工作崗位的職能責任,順利完成交接工作,保證護理工作的有效性;實時觀察、掌握患者實際情況,主動對老年患者進行線上操作的指導[12];經常巡視患者等候區,維持良好秩序,并為患者提供咨詢與幫助;針對急危重癥患者、老年患者、孕婦、殘疾人開辟綠色通道,保證患者及時進行檢測,減少特殊人群等候時間。此外,科室應該做好實習護士培訓,使實習生能更快熟悉新環境。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用溫暖、熱情的態度服務每一位患者,不僅可以保證患者情緒穩定,還可以增加核酸檢測門診的整體效率。
3.2.3 增強法律與自我保護意識:醫院應重視對護士衛生法律法規知識的教育,開展課程與講座,并且進行考核。同時加強醫院安保系統,在糾紛發生時能及時出現并制止糾紛升級。除此之外,醫院方面也要加強培訓實習護士的防范意識,并主動管理護理風險,提高護理水平。護士應該注重全面發展,不能只看重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提高,還要重視法律知識的積累,樹立自我保護意識,避免侵犯患者的權利,在自身受到侵犯時,也要懂得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3.2.4 健全門診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在門診除了要落實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搶救制度、消毒隔離制度外,還應制訂雙面控點自查整改制度。交接班前自查制度,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糾正。不斷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做到以制度保安全[13],同時還要制訂各種應急預案,應對突發事件,這樣就能將護理差錯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14]。
3.2.5 組織學習培訓,夯實專業知識:醫院組織護理人員參加學習培訓活動,按照標準的工作流程開展護理工作。護理過程中記錄的信息數據是處理門診護理糾紛事件的重要根據,因此需要規范記錄,保證護理信息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防止對相關數據的惡意修改。重點培訓新入職員工,考核通過后方可上崗,針對意外狀況可根據應急預案進行解決。組織護士以小組形式進行互相監督,從根本上杜絕等投訴情況的發生。同時,護士長對工作人員進行合理分組,對工作繁忙的崗位增加人員,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通過對核酸檢測門診護理糾紛進行分類,發現引起護理糾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因素、護士因素、環境因素。針對上述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優化護理管理措施,如加強培訓教育、規范工作制度、總結經驗自查整改,可有效降低護理差錯事故發生風險,避免護患糾紛。防止糾紛的發生是一項重要工作,樹立“以患者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目標”的宗旨,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是核酸檢測門診工作的核心內容,也是提高醫院的整體診治水平、保證患者安全的有效措施。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增強自身責任心,規范自身操作、積極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醫院也需要加強各部門合作,改善醫院整體環境,通過科學的管理,降低核酸檢測門診護理糾紛發生率,提高門診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量,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