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遜
(北京服裝學院,北京 100029)
時尚與文化創意產業是現代國民經濟發展、民生融洽、民族自信的重要推動力。伴隨經濟和社會工業化進程的加速發展,經濟新常態化下,人們對衣食住行等各個要素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更好的生活品質,符合自己需求的審美情趣和風格。人們購買商品也不再僅僅局限商品的功能價值本身,而是會選擇具有精神和文化屬性的商品。時尚與文化創意產業體現了當今時尚、創意文化且具有一定附加值和時代先進性的產品,符合特定時期消費者的偏好。綜上所述,時尚創意產業是以特定時期的消費者精神及文化訴求為基礎,以消費符號價值的實現為核心,從產品或服務設計、文化宣傳、產品制造到推廣宣傳、消費體驗等一系列價值的實現和在市場上相互作用的關系集合。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國文化產業正逐漸復蘇,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8514億元,比2019年增長2.2%。整體來看,文化產業發展正在生態化發展,呈現與各類其他產業融合的特質,體現在與金融、數字化融合等方面,文創開發也促進了更廣泛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其中時尚創意產業包括時尚設計、時尚服務、時尚零售等,是文化創意及相關產業發展和增值的核心推動力。
(1)文化屬性強。時尚創意產品不同于其他生活必需品,是人們精神享樂性和發展性的消費對象。隨著社會生產的日益發達,恩格爾系數逐漸減少,因此人們用來購置時尚創意商品和服務的費用也會進一步上升。今天,人們對精神人文屬性的商品與服務需求更高。時尚創意產品通過賦予品牌更多文化價值和精神屬性,具有能夠滿足消費者精神文化需求的特點,是一種特殊的經濟物品。
(2)高附加值。時尚創意產品因融合了設計師的創意設計理念,比其他產品更具有競爭力、創造性和特殊性。時尚設計產品的核心價值,就是時尚創造力。時尚創意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創意想法內容的獨特,還必須以創意實現的技術為基礎,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并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3)產業鏈條長。時尚創意產品的制造和流通過程相對于標準化消費品的流通鏈條長。以時裝周時裝產品為例,為設計出秋冬季的新品,設計師需要提前半年面向買手訂貨,提前半年到一年進行產品規劃和設計,并送到加工廠進行樣衣制作,在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從設計、制作到市場推廣至少提前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
(4)需求不確定。時尚創意產品的需求根據消費者的文化價值觀、教育程度、生活習性、社會習俗等不同而不確定。消費者對時尚創意產品的需求是難以預測的,時尚創意產品的非標化特征也成為消費者對其需求不確定的原因之一。流行度高的產品若不能及時在合適的時機推向市場就有可能面臨貶值的風險,因此時尚創意產品小批量、個性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5)邊際效用遞增。時尚創意產品不同于必需生活品,人們不斷消費同一種必需商品時心理的滿足感會下降。對于時尚創意產品來說,商品的價值在于消費者對其心理的感受性,時尚性一旦形成,隨著產品傳播和使用的不斷增多,邊際成本不斷下降,邊際效益逐漸增加,其創造的價值也越來越大。人們會不斷希望有更多的時尚品,同時時尚品的傳播認知度越高,人們越感到滿足。
(6)符號消費性。按照凡勃倫在《有閑階級論》中提倡的“炫耀性消費”學說,富有的上層資產階級必須通過選擇購買超出實用性價值范圍的商品,向別人彰顯和表現自身的社會地位。時尚與文化屬性的商品正是符號性的體現,時尚創意商品不僅具有交換價值和實用價值,還有符號價值。符號價值是品牌個性和所象征社會地位的體現,人們通過購買符號性商品映射自我個性,例如購買奢侈品牌香奈兒的消費者會認為自己具有獨立女性氣質的個性,購買漢服等具有民族風格屬性的產品會認為自己具有民族自豪感。
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國際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文化產業的投資規模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但是文化金融也給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強大的支撐,包括配套的各類文化金融支持舉措、財政及稅收政策等共同促進了創意文化產業的“重啟”。融資等金融手段支持時尚與設計行業最大限度地以增值服務為目的的發展,并擴大經營規模。我國時尚創意產業的企業大多以中小企業為主,規模小導致資源浪費和規模的不經濟,限制了時尚創意產業的協同發展。金融支持可以助力公司提升運營效率,增強公司實力,優化產品結構并實現規模擴張。
2014年,國務院政府辦公室發布的《有關促進中國文化藝術創意和工程設計公共服務有關產業融合發展的一些建議》明確提出了為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將完善金融服務,建立完善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企業無形資產評估體系,引導和鼓勵銀行業等金融機構支持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小微企業發展。
(1)政府主導。1977年,英國政府提議把廣播、美術、建筑設計、表演藝術、電影廣播等十三個行業都并入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領域中,以創新技術為核心促進文化發展,是全世界第一個提出文化創意產業概念的發達國家。英國的創意產品市場以中小企業居多,英國政府通過實施相應的財政激勵政策和免稅減稅政策支持有創新能力的個人或企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可獲得高達25%的減稅。這項舉措為時尚創意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鼓勵時尚創意企業的發展。
(2)上市融資。公司通過掛牌公開發行股票進行社會資金籌集也是一個發展公司經營規模的方法,不過這個方法對公司的運營管理和公開業績有一些要求。對知名度較高的公司以及規模經濟效益較好的公司,這種方法更為可行。如中國國內外最有名的內褲生產商愛慕,于2021年5月31日掛牌,公司主要經營高品質貼身衣物及用品的開發、制造和營銷。上市后股價上漲44.02%,至33.25元,市值133億元。2020年愛慕實現收入33.62億元,凈利潤5.21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其收入達到8.96億元,同比增長13.72%;凈利潤1.29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1%。公司通過上市募集資金76124.86萬元,其中43990.15萬元用于營銷網絡建設項目,15153.16萬元用于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16981.55萬元用于在越南投資建設生產基地。
(3)產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是時尚企業較為普遍的一種資本運作方式,產業內的投資能夠很好地幫助企業在產業價值鏈中凝聚力量,資源互補,形成核心競爭力。復星時尚董事長程云介紹,復星時尚將建立一個專門的資本用于投入新項目,涉及設計師品牌、供應鏈科技、數字化工具等。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是由中央財政部投入設立,同時也是為促進中國文化產業健康發展,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全國文化繁榮發展規劃的必然需求和重大舉措。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為200億元,首期募集41億元,是應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融資難等問題的支持舉措,也在過程中充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4)并購。兼并并購通常出現在兩個以上的公司中,主要有橫向并購、縱向兼并、混合收購三類。橫向并購即同行業內部企業的合并,可以把對手企業變成盟友,從而快速提高市場占有率。縱向兼并是對同一產業鏈條中的企業上下游進行兼并,能夠擴大公司規模,提高企業專業化程度。混合并購是指對其在生產過程和運營環節均不彼此銜接的公司合并,具有多元化經營的特點。例如,杉杉集團通過控股中科英華進入熱縮材料等高科技領域,通過兼并并購的方式擴大了經營范疇,并快速進入新的領域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產出效益。
(5)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風險投資指任何帶有高風險、高利潤和不確定性的投資。對于培育期的時尚創意產業而言,規模較小、資金單薄,較難獲得產業投資和其他金融支持,因此需要風險投資的介入幫助企業進一步發展。依靠風險投資獲得成功的時尚設計公司也不在少數,例如國內著名的名牌折扣網站唯品會在2011年獲得來自全球頂級VC紅杉資本和DCM的聯合投資5000萬美元,成為華南地區B2C領域最大一筆B輪融資。
時尚創意產業鏈條較長,從研發設計、面輔料、生產加工到渠道分銷、品牌營銷,每個環節都存在著風險投資可能的風險。不僅如此,還有時尚流行變化較快等因素。時尚創意品牌的生產鏈條的穩定性影響著風險投資的回報是否穩定和持續。同時,因為產業鏈條較長,從投資到獲得市場回報也會經歷較長的時間。對于風險投資方來說,應該充分考量時尚創意品牌的產業鏈條的穩定性,重視時尚創意品牌在科技、創意方面的能動性,偏好更為輕資產運行的時尚創意品牌,并積極提供品牌方所需的各類市場資源,幫助時尚創意品牌的可持續發展。
現有風險投資對時尚創意產業的投資還無法滿足時尚創意產業深化發展的需求。我國時尚創意方面的風險投資機構正處于發展初期,尚未有足夠的投資數量和質量。因此,應積極發展時尚創意產業的專業風險投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擴大風險投資資金來源,豐富投資主體種類,加強市場引導,以推動更具創新能動性的時尚創意品牌發展,深化產業可持續發展。
時尚創意產業發展模式和市場尚不夠成熟,因專利申請繁復以及對于時尚創意產業版權標準不夠清晰,創作者版權思想薄弱,造成產業內抄襲嚴重,市場混亂。部分時尚創意產業產品更多是思想文化的體現,以無形資產為主,難以有固定資產進行風險評估,給風險投資帶來了不可預測的風險。2014年國務院發文《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完善有利于創意和設計發展的產權制度。風險投資方應同市場和政府一同加強和維護產權規范,加強市場監管,幫助創作者進行版權維護和建立版權意識,以此保護創作者和投資方的共同利益。
時尚創意產業和相應的投資機構均受到高端人才匱乏和知識受限等因素影響,鑒于時尚創意產業的獨特審美性、藝術性,金融投資機構也需要具備時尚創意產業背景的人才作用于投資決策。時尚創意產業同樣需要具有金融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幫助企業更好進行融資和發展。據筆者了解,目前國內高校中時尚創意產業的人才教育尚不能夠完全滿足社會實際發展和工作需要,高校外的人才培訓的專業度不夠導致產業內高端人才缺乏,這也是導致文化創意產業的金融發展受限的原因。因此時尚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產業內外的人才共同協作,產業內外應積極進行必要的、符合行業需求的人才體系培養,并納入更多產業內的高端人才。
從2017年以來的文化領域投資來看,大部分企業都主要靠自有資金發展,融資難的問題阻礙了時尚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時尚創意產業的金融服務較為單一,融資方式也相對單一,無法滿足時尚創意產業的多元化發展需求。對比國外的時尚創意產業發展來看,金融支持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杠桿和專門針對時尚創意產業的公共服務機構的設立,例如日本制定“文化立國”戰略,中央政府直接投入大量資金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并制定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美國則以市場主導為主,成立相關的藝術基金會,在投融資方面提供多元創新融資方式。
現階段,時尚創意產業作為新興產業仍處于高速發展及老字號轉型時期,為了使得產業規模化可持續發展,構建系統的產業風險投融資設施及平臺是關鍵。系統的產業風險投資應包括資源配置、資源投資、資金投資及人才投資等方面,其中,政府政策及支持是解決產業投融資難的重要動力。唯有政府、市場和產業三方共同努力,才是積極構建體系并解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