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珊
COPD 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其發生與慢性炎癥反應導致的氣流不可逆受限有關,具有病程長、遷延不愈的特點,其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嚴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臨床上在對COPD 進行治療時,主要為支氣管擴張、糾正酸堿失衡、平喘、止咳以及抗炎等,但是患者往往合并呼吸衰竭,無法獲得滿意效果。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水平的提高,無創機械通氣因為具有感染風險高、并發癥多以及操作簡單等諸多優點,被廣泛運用在臨床上[2]。因此,本文對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運用在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4 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7 例。對照組COPD 病 程3~15 年,平 均COPD 病 程(7.6±3.1)年;年齡53~75 歲,平均年齡(63.7±5.2) 歲;女20 例、男27 例。觀察組COPD 病程3~16 年,平均COPD 病程(7.7±3.2)年;年齡54~76 歲,平均年齡(63.8±5..3)歲;男26 例、女21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治療,包括吸氧、對酸堿失衡進行糾正、化痰、止咳、平喘以及抗感染等,并且給予患者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注冊證號H20150323,規格:50 μg︰100 μg)治療,50 μg/次,2 次/d,連續治療7 d。
1.2.2 觀察組 采用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即選擇飛利浦偉康呼吸機BiPAP Harmony,采用國產硅膠模口鼻面罩,設置參數:S/T 壓力支持模式,剛開始治療時,呼氣壓力(EPAP)為2~4 cm H2O(1 cm H2O=0.098 kPa),吸氣壓力(IPAP)為8~10 cm H2O,待患者適應后,將EPAP逐漸增加至4~8 cm H2O,而IAPA 則為12~20 cm H2O,其中呼吸頻率(RR)為12~18 次/min,吸入氧氣濃度為30%~50%,SaO2>90%,2 次/d,早晚各1 次,4 h/次,連續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肺功能及血氣分析指標、并發癥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3]:顯效: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正常,且喘息、呼吸困難癥狀消失;有效: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改善明顯,且呼吸困難、喘息癥狀減輕;無效:患者的癥狀和體征無變化或者病情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分別于治療前后運用PMD Healthcare 肺功能測定儀器測定患者肺功能,包括FEV1 和FVC。分別于治療前后測定患者血氣分析指標,包括PaCO2、PaO2及SaO2。并發癥包括意識模糊、心率(HR)下降以及呼吸急促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FEV1、FVC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FEV1、FVC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L)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PaCO2、PaO2及SaO2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aO2、S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對比()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在COPD 患者中,呼吸衰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因為COPD 患者的呼吸肌長時間處于疲勞狀態,容易發生高碳酸血癥,再加上肺組織充氣過度,以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為主要表現,從而降低患者生存質量[4]。臨床研究資料表明,COPD 患者因為升高氣道阻力,降低呼吸肌收縮能力,降低呼吸中樞感知能力與驅動力,若合并急性發作,則會降低通氣功能,使體內出現內源性呼氣末正壓,肺臟過度膨脹,而機體為了克服氣道阻力和內源性呼氣末正壓,可增加呼吸肌做功,誘發呼吸肌疲勞,增加無效腔通氣,從而導致呼吸性酸中毒[5]。
當前在對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時,糖皮質激素是常用的一種藥物,可以對免疫反應進行抑制,使抗炎效果增強,使釋放的過敏介質減少,但是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容易出現諸多不良反應,降低患者耐受性[6]。而無創呼吸機作為新型的一種輔助呼吸治療技術,具有以下優點:①可以承擔呼吸需要做功,使患者的呼吸負擔和心臟壓力減輕,有助于體內需氧和供氧平衡的恢復,并且可以使人體氧合供應得到改善,重新開放陷閉的肺泡[7-9];②治療期間,患者不會產生憋悶感,可以維持吸氣與呼氣的恒定壓力,并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患者能夠正常呼吸,其耐受性和接受度較高;③不會造成機體創傷,可以增加患者舒適度,并且能夠增強氣道的防御反應,操作更加簡單、方便;④無需氣管插管或切開氣管,治療期間患者可以自主進食和飲水,可以預防肺炎和氣道損傷,并且能夠使患者痛苦減輕,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10]。
綜上所述,臨床上運用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不僅能夠對血氣分析進行糾正,恢復肺功能,還可以預防并發癥,提高治療效果,具有推廣運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