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
宮頸癌前病變在中青年女性中具有較高發病率,宮頸癌前病變指宮頸具有癌變傾向,但未發展為原位癌的宮頸異常增生性疾病,此病與遺傳、持續感染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及過早、不潔性生活有關,患者無特殊癥狀,部分患者有類似宮頸炎癥狀,可有陰道流血,白帶增多等[1-3]。宮頸癌前病變發展緩慢,約8~10 年方能進展為原位癌,對于癌前病變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及物理治療效果常不理想,容易復發,手術切除子宮對患者身心損害大,應用陰道鏡聯合LEEP 術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具有十分理想的療效[4,5]。此治療方法患者損傷小,恢復快,宮頸塑形佳,術后復發率低,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為探討陰道鏡聯合LEEP 術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臨床療效,此次研究將近幾年的宮頸癌前病變患者98 例納入研究范圍,現對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 年9 月~2018 年8 月間收治的98 例宮頸癌前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9 例。對照組年齡26~57 歲,平均年齡(36.9±4.1)歲;孕史1~3 次,平均孕史(1.3±0.4)次;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3±0.6)年;宮頸糜爛44 例,光滑5 例。觀察組年齡25~56 歲,平均年齡(35.7±4.7)歲;孕史1~3 次,平均孕史(1.4±0.3)次;病程1~5 年,平均病程(3.4±0.6)年;宮頸糜爛43 例,光滑6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婚,醋酸試驗均呈陽性,均無宮腔大出血及并發癥;排除妊娠、哺乳期婦女。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應用宮頸激光燒灼治療。月經干凈后3~7 d 內進行治療,消毒外陰,應用窺陰器暴露宮頸,清理陰道及宮頸分泌物,消毒陰道及宮頸,應用CO2激光束在距病灶4 cm 處,垂直、均勻經外向內燒灼病灶,治療范圍超出病灶的1 cm,照射功率為35~40 W,病灶創面變為灰白色,有出血時應用棉簽壓迫。術后常規應用抗生素,1 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及坐浴。
1.2.2 觀察組 應用陰道鏡聯合LEEP 術治療。應用陰道鏡觀察患者宮頸大小、色澤及糜爛情況,調整宮頸血管圖像及白斑情況,確定病灶位置,異常區取材活檢。在患者月經干凈后5 d 進行陰道鏡檢查,清理陰道及宮頸部位分泌物,應用陰道鏡觀察患者子宮頸顏色、光滑度及糜爛程度,標記病變區域,應用功率為45~50 W 利普刀在宮頸9 點方向順時針360°環切,將病灶完全切除,通常切除面積超過病灶邊緣0.3 cm 以上,切除宮頸管深度在0.5~1.5 cm,應用電凝止血。術后常規應用抗生素,術后1 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及坐浴。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陰道出血時間及住院時間等。②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判定標準:顯效:創面完全消失,宮頸光滑;有效:創面縮小程度>75%,宮頸光滑;無效:患者未達上述標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③對比兩組患者宮頸塑形滿意度,判定標準:滿意:宮頸恢復光滑、彈性好、質軟、無瘢痕;一般:宮頸變窄,彈性欠佳,生成紅斑;不滿意:宮頸口彈性差,宮頸口松,頸口上皮外翻或暴露范圍廣并變短。宮頸塑形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100%。④對比兩組患者術后1 年疾病復發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21.01±3.50)min、術后陰道出血時間(8.40±1.31)d及住院時間(10.72±1.56)d 明顯短于對照組的(38.17±5.60)min、(12.12±2.21)d、(15.03±1.96)d,術中出血量(16.02±2.70)ml 少于對照組的(22.79±5.30)m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宮頸塑形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宮頸塑形滿意31 例,一般15 例,不滿意3 例,滿意度為93.9%;對照組患者宮頸塑形滿意22 例,一般14 例,不滿意13 例,滿意度為73.5%。觀察組宮頸塑形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宮頸塑形滿意度對比(n,%)
2.4 兩組患者術后1 年疾病復發率對比 術后隨訪1 年,觀察組復發2 例,復發率為4.1%;對照組復發8 例,復發率為16.3%。觀察組患者術后1 年疾病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009,P<0.05)。
陰道鏡在宮頸癌前病變的檢查中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陰道鏡可對宮頸表面血管以及形態進行詳細觀察,可以科學評估患者病情,從而提升活檢的陽性率[6-8]?;顧z是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標準,宮頸癌前病變發展為宮頸癌大約需要8~10 年時間。大致將宮頸癌前病變分為3 個級別,即輕度、中度及重度,輕度患者往往自然好轉,而中重度患者如不及時治療會使患癌幾率增加,因此應及早診斷及治療[9-11]。以往對宮頸癌前病變檢查時漏診、誤診現象較多,而應用陰道鏡檢查大大提升了活檢的準確率,據報道診斷相符率達90%以上[12,13]。而LEEP 術具有安全性高,手術創傷小,治療徹底,宮頸無殘留瘢痕,可保留宮頸光滑性及柔韌度的優勢,因此已廣泛應用于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療中。本次研究陰道鏡聯合LEEP 術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陰道出血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宮頸塑形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1 年疾病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宮頸癌前病變應用陰道鏡聯合LEEP 術治療具有十分肯定的療效,建議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