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松
父親身體不適,我把他接到城里來,帶他到醫院去檢查,經過幾天精心治療,父親的身體漸漸有了好轉。
一天,我陪父親去家門口的一家大型商場買襪子和鞋子。在商場外,父親看到一個小百貨攤,攤主是一位臉色黝黑的中年婦女,看上去病懨懨的。父親走到她攤前詢問,原來她病了好多年,為了支付每個月居高不下的醫藥費,她硬是不顧丈夫的勸阻,在這家大型商場門口擺了個小百貨攤。她從早擺到晚,可即使這樣,一天也掙不了幾個錢。我見父親還在和那位中年婦女攀談,便悄悄地拉了拉他的衣袖,暗示他早點離開,可父親并沒有理會,和那位婦女又聊了一會兒后,突然說:“我買二十雙襪子和五雙鞋子。”我聽了吃驚地說:“爸,您是不是瘋了?買這么多干嘛?而且在商場買的購物質量不知比地攤好多少倍,我從來就沒有在地攤上買過東西。”父親聽了,指了指攤主,心酸地說:“雖然地攤沒有商場購物條件好、質量有保證,但是她生活太不容易了,需要更多人的幫助呀!”說到這里,父親又進一步強調說:“以后能到地攤買的,就到地攤買,不為別的,多想想他們的難處。”
又一個春天,我手里有了幾個錢,打算請人來裝修,把這事跟父親說了。父親連忙搖了搖頭,說:“這事萬萬不可。”我以為父親擔心裝修亂花錢,便鄭重其事地說:“爸,您放心,我裝修肯定不會亂花錢的,本著節儉的原則,我已經做好了預算,花不了多少錢。”父親苦笑著說:“我不是為你花多少錢操心,我是為你隔壁的王大伯操心。”我聽了,更是一頭霧水,不解地問:“我裝修與王大伯有什么關系?”父親看了我一眼,說:“王大伯昨天不是剛出院嗎?病人在家里最需要安靜地休息,你這時候家里搞裝修,那鉆頭鉆穿墻洞發出刺耳的聲音,別說王大伯吃不消,就是我恐怕也吃不消,何況王大伯還在養病期間。”說到這里,父親用信任的眼光看著我,繼續說:“我相信你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不會讓我失望的。”我當然不會讓父親失望,便說:“爸,我知道怎么做了,什么時候王大伯身體完全康復了,我再什么時候裝修。”
一個星期天,我回到家見父親戴著老花眼鏡躺在沙發上看報紙,忙上前跟他打招呼:“爸,我回來了,最近報紙上有什么好新聞?”父親揚了揚手中的報紙:“我沒看到好新聞,但我看到有則廣告,說幾個一線明星將到你所在的城市搞一場大型演出活動。”“大型演出活動?這跟我有什么關系,何況門票太貴也不是我們上班族能掏得起的。”父親放下報紙,說:“我已經想好了,準備買兩張門票帶你進去看看。”我聽了,吃驚地看著父親,像是不認識他似的,說:“爸,您說什么呢?您知道兩張門票要花多少錢嗎?”父親說:“知道,兩張門票是六百元,放心吧,這點錢我還是掏得起的。”這下我更吃驚了,在我的印象中,父親從來沒有看過一場明星演出活動,而且在家里他也節儉得很,出門都舍不得坐公交車,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錢看明星演出,這不是犯糊涂嗎?我上下打量著父親,問:“爸,您到底怎么啦?”父親把報紙遞給我,說:“你認真看看吧,這可是一場大型義演活動,所得款項全部用于救助貧困山區的孩子。”我忽然明白了父親為什么做出這樣的舉動了。
父親小小的善舉,不僅溫暖著我、感染著我,也讓我看到父親的善良與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