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6年春,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某團接到上級急電:“美國陸軍五星上將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將以總統杜魯門特使的身份來延安巡察,令你團挑選500人,組成一個儀仗隊(營),赴延安進行訓練并接受檢閱。”該團迅速執行任務,組建了我軍歷史上第一支儀仗隊。
然而,當聽說要歡迎一個“支持蔣介石打內戰的美國佬”時,儀仗隊里不少人產生了抵觸情緒,甚至說:“要在現場滅了美國鬼子!”
帶隊的負責人見此,連夜召開會議,向大家解釋這次任務的重大意義:一方面可以表明我黨維護和平的誠意,另一方面通過展示我軍的強大力量,警告美國不要支持蔣介石打內戰。官兵們聽后豁然開朗。經過20多天的艱苦訓練,儀仗隊隊員們的軍事素質有了很大提高。
3月4日,儀仗隊迎來了接受檢驗的時刻。馬歇爾所乘飛機在延安機場落地,他在國民黨將領張治中等人的陪同下走下舷梯。毛澤東、朱德等迎上去,與來賓握手、互致問候。之后,中央首長陪同馬歇爾等人走向儀仗隊。儀仗隊隊員們手握鋼槍,如挺拔的松柏般傲然接受檢閱,他們整齊的隊形、堅定的目光,展現出了威嚴的氣勢。周恩來指著一位士兵緊握的鋼槍介紹,這些武器都是從日本侵略者那里繳獲的。馬歇爾聽后,表情復雜地點了點頭。(摘自《文史博覽》,文/周鵬)

喬羽1927年出生于山東,原名喬慶寶。“喬羽”是他自己改的名字。“中國古代的關羽、項羽人都不錯,還有寫《茶經》的陸羽,現在又有個喬羽。”
1946年,經共產黨地下工作者引薦,喬羽進入晉冀魯豫邊區的北方大學就讀。此后,他開始在報刊發表詩歌和小說,還寫過秧歌劇。
畢業后,喬羽留校專職從事歌詞和劇本創作。1954年,27歲的他被分到中國作家協會的兒童文學組,與冰心、葉圣陶等人在一起工作。
當時,電影《祖國的花朵》的導演嚴恭正在找人創作電影插曲。創作組一開始并沒找喬羽,但因各種原因,配的歌都不盡理想,才找到這位年輕人,但給他的時間只有一周至十天。喬羽喜歡兒童題材,爽快答應。但等他真正要寫時卻犯了難:這是兒歌,歌詞的意義、詩意、深度是其次,符合兒童心理是最重要的。
那時,喬羽與他的夫人佟琦處于熱戀期。一天,兩人去北海公園約會,在公園租了條船,悠悠蕩去。泛舟之際,喬羽看見好些少年隊隊員也在劃船游玩,他忽然有了靈感,說道:“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上岸,上岸,快上岸!”等船靠了岸,喬羽立馬找出紙筆,創作出了《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歌詞。
后來,有人問喬羽這首歌為什么能傳唱多年不衰,他說:“我用最好的心情寫下了最真實的生活。”
(摘自《環球人物》,文/許曄)

青花釉里紅葡萄紋帶蓋托杯、青花蝠云紋瓷筆洗、綠地五彩牡丹鳳鳥紋長頸瓶……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館藏文物中,有一批具有收藏價值的奢華物品。這批物品主人,就是“不穿皮鞋穿草鞋,兩把菜刀鬧革命”的賀龍。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賀龍就是起義的領導人之一。賀龍在南昌時,曾借住在宏道中學校長劉屏庚家中。起義勝利后,部隊準備南下廣東,賀龍臨走時將這些“身外之物”贈予劉屏庚。1956年,劉屏庚將這些物品捐給了籌建中的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賀龍將奢侈物品留給劉屏庚,一方面是想表達謝意,另一方面是想同以往的生活做個了斷。參加南昌起義時,賀龍還不是共產黨員,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的他是各方勢力爭相拉攏的對象。面對敵人拉來的“金條銀洋”、許諾的高官厚祿,賀龍毫不動搖:“我主意已定,就是跟著共產黨走。”
根據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提供的賀龍的黨員登記表復印件,他的入黨時間為1927年9月。登記表上,在“房屋、現金各多少?”一欄,賀龍寫道:“什么都沒有了。”在“工農軍政各界有什么社會關系?他們對革命的態度怎樣?”一欄,賀龍寫道:“以前的社會關系,參加革命后都不來往了。”他為了投身革命而與過往生活告別的決心躍然紙上。(摘自《人民周刊》,文/錢敏)

“傳奇紅醫”朱璉出生于1909年,她是石家莊市第一位女共產黨員,創建了新中國第一所針灸大學。
1927年,朱璉考取了蘇州志華產科學院。1932年,朱璉來到石家莊,在正太鐵路醫院(今石家莊市人民醫院)婦產科當醫生。工作期間,她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活動,并于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6年,按照黨組織的決定,朱璉辭掉醫院的工作,自開診所作為黨組織的聯絡點。診所開業后,朱璉把看病作為聯系群眾的好機會。她熱情接待、精心診治病人,還常在正太鐵路和大興紗廠的工人宿舍中巡診。工人們當她是知心朋友,她宣傳黨的主張,工人覺得句句在理;她組織抗日活動,工人都積極參加。
行醫時,朱璉還結交了一些上層人物,這些人常出入診所,或找她閑聊打牌,朱璉就趁機和他們談對時局的看法。他們稱贊朱璉是愛國者,誰也不懷疑她是共產黨員。石家莊美孚洋行行長紀慕堂的妻子難產時,朱璉出手救了母子性命。紀慕堂心懷感激,讓孩子認朱璉當干娘。
后來,石家莊特務機關懷疑朱璉是共產黨,紀慕堂聽說后,親自為她辯護。警察到朱璉的診所搜查時,就在診所隨意轉一下,然后在門上貼張“查訖”字條,便一走了之。就這樣,有了“朱璉診所”為據點,中共石家莊市委的工作日益活躍。(摘自《黨史博采》,文/曹琴英、賈春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