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鵬程 李 琳 任天舒
支氣管擴張是指支氣管持久性擴張并伴有支氣管壁的破壞[1]。近年來,品種多樣的廣譜抗生素聯合應用、較大劑量或持續使用一種抗生素較長療程,可能會增加真菌感染的風險[2-4]。臨床中部分患者診斷為支氣管擴張合并曲霉菌感染,但針對支氣管擴張患者合并曲霉菌感染的研究資料甚少。本研究就支氣管擴張合并曲霉菌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以便積極采取預防控制措施,降低支氣管擴張患者繼發感染曲霉菌的風險,為臨床提供參考。
選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部戰區總醫院明確診斷為支氣管擴張合并曲霉菌感染患者35例作為觀察組,隨機選取同時間段真實存在支氣管擴張且未感染曲霉菌患者35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男24例,女11例;對照組男23例,女12例。
納入標準:1)觀察組符合《成人支氣管擴張癥診治專家共識》[5]中支氣管擴張診斷標準及曲霉菌感染診斷標準[6-8],對照組符合《成人支氣管擴張癥診治專家共識》中支氣管擴張診斷標準;2)住院治療療程大于7 d;3)入組人群年齡均大于18歲且數據資料完善。
排除標準:1)惡性腫瘤、精神疾病;2)入組前1個月內接受過抗真菌治療。
統計患者合并疾病(肺部基礎疾病情況、高血壓、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腎移植、貧血、低蛋白血癥),住院前應用廣譜抗生素是否超過2周,本次住院應用的廣譜抗生素種數,住院期間是否應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質子泵抑制劑(PPI)等。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根據是否符合正態分布分別進行t檢驗和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先對可能的危險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將P<0.05的結果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觀察組貧血、腎移植、肺部基礎疾病、高血壓病例數占比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糖尿病和心功能不全P值皆為1.0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和對照組低蛋白血癥、住院期間應用吸入糖皮質激素、住院前應用廣譜抗生素超過2周、本次住院應用廣譜抗生素種數、住院期間應用免疫抑制劑和PPI方面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各項變量的單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入院前應用廣譜抗生素超過2周、住院期間應用PPI、住院期間應用吸入糖皮質激素、本次住院應用廣譜抗生素種數、住院期間應用免疫抑制劑是支氣管擴張合并曲霉菌感染的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支氣管擴張合并曲霉菌感染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觀察組中40%支氣管擴張患者入院前有超過2周的廣譜抗生素應用史,院內廣譜抗生素聯合應用種類3種及以上達42.86%,主要包括頭孢哌酮舒巴坦、亞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萬古霉素等。抗生素是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用第三代頭孢菌素、碳青霉烯類、糖肽類和廣譜青霉素治療患者更有可能發展成侵襲性曲霉菌感染[9-10]。廣譜抗生素在對抗敏感的致病菌同時,產生日益壯大的頑固耐藥菌隊伍,其濫用、不合理應用可使耐藥菌升級,也會對患者體內正常菌群產生抑制,廣譜抗生素應用越頻繁,聯合種類越多,療程越長,則越有可能導致支氣管擴張患者菌群失調,為曲霉菌等機會性致病菌的侵襲創造條件,可能導致二重感染[11]。因此支氣管擴張患者要謹慎廣譜抗生素多種聯用、大劑量、長療程導致的曲霉菌感染,不影響治療的情況下,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相應敏感抗生素。
觀察組住院期間51.43%患者應用了吸入糖皮質激素,吸入糖皮質激素可對免疫應答產生抑制,一定程度上損傷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或中性粒細胞等,削弱其對曲霉孢子和菌絲的吞噬能力。激素的使用可進一步抑制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削弱自然殺傷細胞的細胞毒作用,加快真菌生長速度[12]。吸入糖皮質激素雖然抑制了支氣管擴張患者的炎癥反應,但患者機體免疫系統損傷,感染曲霉菌的風險增加。對于支氣管擴張治療的核心是控制感染,引流痰液,必要時可給予支氣管擴張劑,而吸入糖皮質激素的使用飽受爭議。因此支氣管擴張患者要把握好吸入糖皮質激素的劑量與療程,不隨意使用吸入糖皮質激素。
本研究中,PPI應用于觀察組68.57%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PPI可以通過降低中性粒細胞及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降低機體免疫力,增加感染風險;H+-K+-ATP酶不僅存在于胃壁細胞,也存在于呼吸道的腺體細胞,PPI可改變腺體細胞分泌的黏蛋
白pH值,有利于呼吸道細菌的定植和繁殖[13]。即PPI有影響呼吸道非特異性免疫的風險,增大了曲霉菌感染的概率。另外,PPI抑制胃質子泵,胃酸量減少,不利于消化,機體吸收蛋白質等受影響,并且不利于維持正常菌群。要加強對PPI規范管理,建議臨床醫生根據支氣管擴張患者的實際病情合理開具PPI處方,非必需情況下,盡量避免PPI的大劑量和長療程使用[14]。臨床上免疫力低下患者,在長期使用激素及廣譜抗生素的過程中,必須密切觀察是否存在真菌感染。在基礎疾病控制情況下,應及時調整抗生素,逐步減量甚至停用激素是治療的重要措施[15]。對于免疫系統受損患者,積極有效合理地治療原發疾病,加強支持療法,增強機體免疫力。
綜上所述,對有以上危險因素的高風險患者要注意是否存在曲霉菌感染。縮短患者廣譜抗生素的治療療程和減少聯合用藥種數,合理應用吸入糖皮質激素、PPI、免疫抑制劑等,或許可以降低支氣管擴張合并曲霉菌感染的發生率。有效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可能是支氣管擴張患者防治曲霉菌感染的關鍵。全面了解引起支氣管擴張患者感染曲霉菌的危險因素,早期診斷、及時抗真菌治療對其防治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