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滿英
醫學生學術信息行為調查與分析
周滿英
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 201203
文章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調研醫學生在學術活動中的信息行為,包含學術信息需求行為、學術信息獲取和檢索行為、學術信息利用行為、學術信息發布行為,并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揭示醫學生學術信息行為特點,為圖書館有針對性地進行醫學生學術信息行為引導和學術信息素養教育提供參考。
學術信息行為;醫學生;問卷調查;學術信息素養
學術信息行為源于信息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理論,信息行為概念的提出始于1948年英國皇家學會科學信息會議[1]。信息行為有許多定義。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信息學專家Wilson認為,信息行為是建立在信息資源和信息渠道基礎上的所有人類行為的總和,包括主動或被動的信息查詢行為和信息利用行為,還包括面對面地與他人的交流[2]。國內學者岳劍波[3]將信息行為定義為:人類運用自己的智慧,以信息為勞動對象而展開的各種信息活動,即人類的信息查詢、采集、處理、生產、使用、傳播等一系列過程。趙鵬[4]認為信息行為是在需求和能力調節下的一系列信息活動,包括信息需求、信息查詢、信息選擇、信息加工、信息發布、信息使用、信息共享、信息吸收和轉化等。基于信息行為的定義,可以將學術信息行為理解為:在學術活動過程中,基于學術信息需求和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信息行為,包括學術信息需求、檢索、獲取、選擇、吸收、管理、利用、傳播、交流和發布等行為。
本研究針對醫學生的學術信息行為進行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探討醫學生學術信息行為,分析醫學生在學術活動過程中的學術信息需求行為、學術信息獲取和檢索行為、學術信息利用行為、學術信息發布行為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為醫學院校開展學術信息素養教育提供參考。
調查對象為上海中醫藥大學本科生,時間為2021年4-5月。使用隨機抽樣的方法發放問卷,在學生比較集中的圖書館和食堂隨機選取學生,經詢問確認有過上述學術活動的同學填寫問卷。
醫學生學術信息行為調查問卷題目設置包括4個方面,即學術信息需求行為、學術信息獲取和檢索行為、學術信息利用行為、學術信息發布行為。本問卷納入的學術活動包括:課程小論文、期刊論文寫作、畢業論文寫作、科創項目、參與老師課題、導師布置的科研任務、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共發放問卷450份,剔除有漏答題和所有題都選同一選項的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428份,回收有效率為95.1%。其中來自大學一、二、三年級學生的問卷分別為80、96、130份,大四和大五學生共122份。男生為170人,女生為258人。
學術信息需求行為主要調查醫學生學術信息需求意識、學術信息需求的表達能力、相關概念了解程度和對學術信息素養教育的需求。表1顯示,在參加學術活動時,83.6%的學生會首先查找文獻,表明醫學生對查找文獻的必要性即學術信息需求意識總體比較強。但是在表達學術信息需求時,只有48.6%的學生能明確表達自己的學術信息需求,還有51.4%的學生選擇有困難或者不能明確表達自己的學術信息需求,這表明醫學生在表達學術信息需求時困難較大,需要通過學術信息素養教育學習相關知識和方法。
在信息需求這一維度還調查了學生對概念的了解情況,其中了解學術信息行為和學術信息素養的學生僅占30.8%,多數學生選擇部分了解,還有6.6%的學生選擇不了解。表明有必要向醫學生普及學術信息行為和學術信息素養的概念和內涵。學術信息素養來源于信息素養,信息素養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資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5]。學術信息素養即人們在從事學術和科學研究活動過程中所需要的信息素養。學術信息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學術信息行為。
在是否需要相關的學術信息素養教育培訓方面,85.0%的學生選擇需要,表明醫學生學術信息素養教育的需求較強。選擇需要的學生(364人)繼續回答后續兩題,因此后續兩題的百分比按照364人的基數計算。后續兩題調查醫學生對學術信息素養教育培訓形式的偏好及對學術信息素養培訓內容的需要。在形式上,學生選擇比例最高的3項是新生入館教育、信息素養學分課程、嵌入專業課程的信息素養教育,其次是定期講座和可預約的小規模培訓;在內容的需要方面,選擇比例最高的3項是中文數據庫的使用、搜索引擎的使用、論文寫作與投稿,其次是文獻管理軟件、外文數據庫及開放獲取資源的使用。

表1 醫學生學術信息需求行為
學術信息獲取和檢索行為主要調查醫學生獲取學術信息時的設備和地點偏好、學術信息主要獲取途徑、檢索行為和能力。表2顯示,醫學生目前獲取學術信息時的設備偏好方面,筆記本電腦最常用,智能手機排第二,圖書館在給學生做學術信息素養教育時需要注意增加智能手機終端的使用。在地點偏好方面,選擇最多的是宿舍,其次是圖書館。由于筆者所在學校的學生宿舍可以通過虛擬專用網絡(VPN)連接圖書館數據資源,學生能夠在宿舍非常便捷地使用圖書館的數據庫資源。對于沒有開通VPN和其他方式遠程訪問圖書館資源的學校,可以作為參考。

表2 醫學生學術信息獲取和檢索行為
在獲取學術信息的主要途徑方面,中文數據庫和搜索引擎綜合搜索使用比例較高,再依次是搜索引擎學術搜索、紙質資源、外文數據庫。數據表明本科生使用中文數據庫的頻率比外文數據庫高,學術信息素養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導醫學生進行外文數據庫的檢索和文獻獲取。在搜索引擎使用方面,使用綜合搜索比學術搜索比例高,提示在學術信息素養教育中需要引導學生盡量使用學術搜索途徑去檢索學術文獻。
在醫學生信息檢索行為及能力方面,只有8.0%的學生明確表示能準確提煉檢索用詞,65.4%的學生會使用限定檢索,65.0%的學生會使用精確、模糊檢索,其他常用檢索技術比如布爾邏輯運算、截詞符、位置運算使用較少。表明醫學生檢索能力有欠缺,在準確提煉檢索詞及一些常用檢索技術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醫學生學術信息利用行為主要調查醫學生對學術信息資源的利用,對文獻管理軟件和常用數據分析處理軟件的利用情況。表3顯示,醫學生經常利用的學術文獻來源,最常用的是中文數據庫的文獻,其次是搜索引擎中獲得的文獻,再次為開放獲取平臺,最后為外文數據庫的文獻,提示在進行學術信息素養教育時,可以對開放獲取平臺和外文數據庫的資源多加介紹。

表3 醫學生學術信息利用行為
在文獻管理軟件(比如EndNote、NoteExpress等)的使用方面,調查結果顯示62.2%的學生使用過文獻管理軟件,37.8%的學生從未用過。在常用的數據分析處理軟件(Excel、SPSS等)的使用方面,79.4%的學生使用過,20.6%的學生表示沒有使用過。這些數據表明對醫學生在文獻管理軟件及數據分析軟件的使用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普及。
學術信息發布行為主要調查醫學生在學術信息發布時涉及的學術剽竊、引用規則等學術道德問題。表4顯示,只有40.7%的醫學生對學術剽竊選擇了解,59.3%選擇一般或不了解。學術不端的含義是采用不當手段,竊取他人的觀點、數據、圖像、研究方法、文字表述等并以自己名義發表等行為[6],學術剽竊是最為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也是需要重點防范的學術不端行為[7]。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強學生對學術剽竊的了解。

表4 醫學生學術信息發布行為
對于引用他人觀點或數據時,是否需要著錄參考文獻的問題,絕大部分同學選擇需要,占比97.7%,表明學生在著錄參考文獻的認識上相對較好。但是對于在引用他人觀點或數據時的實際做法中,68.2%的學生選擇會按照參考文獻標準格式著錄,有24.3%的學生選擇會著錄,但是不知道參考文獻的標準著錄格式,還有少數學生選擇不著錄參考文獻。表明學生實際著錄參考文獻的表現還有待提高,需加強對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教育。
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近年來,國內醫學院校紛紛開展多種多樣的科研創新活動以達到提高學生科研創新和學術能力的目的,許多課程采取了提交論文的考核方式,并鼓勵醫學生在大學期間公開發表論文,醫學生在學生生涯中進行的學術活動越來越多。通過本次調查發現,醫學生學術信息需求意識較強,對學術信息素養教育培訓需求較高,但是對相關概念不太了解,表達信息需求能力較弱;信息獲取途徑主要為中文數據庫和搜索引擎綜合搜索,提煉檢索詞和檢索技術的使用能力有待加強;對外文數據庫和開放獲取平臺利用率低,文獻管理軟件和數據分析處理軟件使用水平有待提高;對學術剽竊不是特別了解,需要加強防范學術不端行為的教育。
綜上所述,醫學生雖然學術信息需求意識較強,但是在實際的學術信息獲取和檢索能力、學術信息資源利用、學術引用規范等方面還有待提高,需要進行教育培訓。醫學院校圖書館可以通過開展學術信息素養教育,傳授相關知識和技能,引導醫學生的學術信息行為,提升信息檢索、獲取、利用、發布等知識技能。
[1] 喬歡.信息行為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3.
[2] Wilson T D.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J].Informing Science,2000,3(1):49-56.
[3] 岳劍波.信息管理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56-59.
[4] 趙鵬.國內外信息行為對比研究[J].情報科學,2015,33(5):8-14,36.
[5] Zurkowsk P G,何乃東,張曉娟,等.信息服務環境:關系與重點[J].圖書情報知識,2017(1):26-28.
[6] 國家新聞出版署.學術出版規范 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CY/T 174-2019)[EB/OL].(2019-07-01)[2021-10-15].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805/102815.shtml.
[7] 杜鵑,李子軒.編輯視角下的學術剽竊行為及防范對策[J].科技傳媒,2021,13(17):24-26,41.
Survey and Analysis on Academic Information Behaviors of Medical Students
ZHOU Man-y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s of medical students in academic act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cluding academic information demand behavior, academic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retrieval behavior, academic information utilization behavior, and academic information release behavior, and conducted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survey results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students’ academic information behavior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libraries to guide medical students’ academic information behaviors and academic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a targeted manner.
academic information behaviors; medical students; questionnaire survey; academic information literacy
G644
A
2095-5707(2022)05-0042-04
10.3969/j.issn.2095-5707.2022.05.007

周滿英.醫學生學術信息行為調查與分析[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22,46(5):42-45.
上海中醫藥大學預算內項目(2020WK110)
周滿英,E-mail: my_zhou@126.com
(2021-11-05)
(修回日期:2021-11-15;編輯: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