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云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和特征。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我國發展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必須順應經濟全球化”,要“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當前世界經濟進入深度動蕩調整期,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經濟全球化遭遇重創。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更加重創世界經濟,使本已放緩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笆澜缭趺戳?我們怎么辦?”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關于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論述,對于我們時刻保持定力、堅定信心、把握方向,科學認識世界經濟發展規律、堅定開放發展信心決心、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推動全球經濟企穩復蘇都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學術界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出現分歧。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加劇了人們對經濟全球化的各種擔憂、反思、質疑甚至否定;另一方面,眾多學者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發展,肯定全球化是必然趨勢,判斷逆全球化動態只是全球化發展進程中的“減速路障”,全球化或全球秩序仍將存在。學術界更多的聲音是對全球化的未來發展進行反思,如認為疫情加速推動了全球化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全球化仍將繼續,但表現形式有所不同,將從“超級全球化”走向“有限全球化”;判斷經濟全球化未來將溫和復蘇,應正視和積極應對反全球化訴求,努力打造“更為包容、均衡和公平的新型全球化”;等等。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和趨勢,科學分析并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挫折困境,是把握世界經濟正確走向的應有之義,也是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發展的現實需要。正如習近平所說:“面對重重挑戰,我們既要增強緊迫感,也要保持理性,登高望遠,以負責任態度把握世界經濟大方向?!?/p>
習近平指出:“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的歷史。”人類社會的發展從來不是一個直線前進的過程,正是在不斷涌現的波折矛盾推動下,人類社會才能不斷調整、變革和前行。經濟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相伴而生,其發展進程中挫折不斷。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分析指出,全球化對于推動世界經濟發展潛力巨大,但對于其發展進程中的不足,應加以改革完善,推動全球化潛力發揮,以改善人們的生活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當前,世界正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和大調整,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嚴重阻礙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經濟復蘇增長亟需新動能。隨著全球治理赤字、發展赤字繼續擴大,各類風險挑戰層出不窮,國際格局面臨深刻調整演變。面對困難和挑戰,習近平指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問題本身并不可怕,關鍵是采取正確的辦法來解決問題?!?/p>
面對經濟全球化發展新的轉折點,應客觀分析、科學判斷和精準施策。首先,應直面問題,充分估計世界經濟發展的曲折性。面對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增長和分配、資本和勞動、效率和公平、技術和就業等矛盾關系,應充分理解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理性看待全球化發展進程中的曲折和調整,科學分析經濟全球化發展遇挫的深層次原因,從而積極尋找應對之策。其次,應客觀分析、科學判斷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方向性。越是面對挑戰,越是需要正確把握事物發展的本質和規律,科學判斷事物發展的方向,充分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客觀現實、必由之路和歷史大勢,波折挑戰改變不了經濟全球化的大方向。再次,應積極應對,攜手推動世界經濟的復蘇發展。開放前進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團結合作是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增長的關鍵。在當前困難的背景下,世界各國更應增強互信,守望相助,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推動發展區域伙伴關系和全球協調合作,創新增長方式,完善全球治理,正確引導經濟全球化發展走向,讓經濟全球化更好造福全人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十四億中華兒女的共同夢想。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之下,我們相繼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和巨大成就,正“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回顧歷史,奮斗的道路充滿艱難險阻;展望未來,前行的道路上各類風險挑戰不可避免。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敝腥A民族不畏險阻、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偉大斗爭精神是我們不斷前行的重要法寶。當前,中華民族正處于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關鍵時刻的戰略思考和勇敢抉擇至關重要。就世界經濟而言,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重大挫折的關口,開放還是封閉?進步還是保守?合作還是對抗?前進還是倒退?這是關鍵時刻需要做出的抉擇。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歷程,我們也曾面臨關鍵抉擇。20世紀70年代,圍繞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國內也有過疑慮和爭論。最終,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分析和科學判斷國際國內形勢,破除了“兩個凡是”的嚴重阻礙,強調實事求是的根本原則。鄧小平提出,要實現四個現代化,“關起門來,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發達不起來的”,應該實行開放政策,努力向世界先進國家學習,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裝備。中國曾經對于經濟全球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有過疑慮和忐忑。但是,我們準確判斷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的大方向,中國經濟要發展,就必須融入世界經濟?!耙矣诘绞澜缡袌龅耐粞蟠蠛V腥ビ斡荆绻肋h不敢到大海中去經風雨、見世面,總有一天會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國勇敢邁向了世界市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嗆過水,遇到過漩渦,遇到過風浪,但我們在游泳中學會了游泳。這是正確的戰略抉擇?!睂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尤其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二十多年來,我國的發展舉世矚目,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對全球經濟的貢獻不斷加大,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
新中國對外開放的歷程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币徊繉ν忾_放史就是當代中國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歷史。中國從全球化的邊緣者,逐步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遵循者和獲益者,以及經濟全球化的支持者、貢獻者和引領者。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同樣離不開中國。堅持融入經濟全球化這一被事實有力驗證的正確戰略抉擇,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不動搖,是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路徑。

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在聯合國總部向世界莊嚴承諾:“中國將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堅持走共同發展道路,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一起來實現共同發展。”面對經濟全球化面臨的突出問題和矛盾,中國秉持“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的發展理念,踐行“計利當計天下利”的中華民族傳統義利觀,倡導“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共贏合作思想,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全球經濟的開放聯動增長。“聚焦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在實現造福中國人民的同時,也造福沿線各國人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面對一些國家推卸責任、蓄意抹黑和甩鍋嫁禍,中國不僅自身在疫情防控上表現出色,而且堅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國際社會安危與共、同舟共濟,積極給予其他國家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援助支持,幫助其他國家抵御疫情、恢復經濟和促進發展。2020年5月,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呼吁各國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號召國際社會團結合作、加強治理、恢復經濟。中國在困難時刻的負責表現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深刻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的法寶。習近平多次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應“立足時代特點,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更好運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真正搞懂面臨的時代課題,深刻把握世界歷史的脈絡和走向”。當前,經濟全球化正處于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十字路口,習近平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透過現象分析本質,為撥開全球經濟發展迷霧、提出經濟全球化改革方案、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見解。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我們應該從具體實際出發,尋找固有規律性即事物內部聯系來指引我們的行動。習近平強調:“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p>
梳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歷程,雖然挫折不斷,但其帶來的好處也是毋庸置疑的。經濟全球化大大加快了全球資源配置、科技進步和人員交流,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的強勁增長和人類相互依存關系的不斷加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和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客觀表現。封閉主義、保守主義的逆全球化思潮和行徑不利于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違背了經濟發展和人類進步的客觀規律,對于世界經濟的發展而言,無異于“飲鴆止渴”,倒退回以鄰為壑的老路,世界各國只會更陷危機泥潭。簡而言之,作為全球經濟社會運行機體的重要組成,全球化可調、可控、可變,但不可逆,更不可能被簡單拋棄。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出現了一些問題,“逆全球化”思潮涌動,其背后原因來自于多方面,包括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全球經濟發展乏力脆弱;經濟發展不均衡,不同區域經濟差距進一步拉大;全球經濟治理滯后;經濟深層次矛盾遠未解決,疫情帶來的挑戰又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等等。發展中的不充分、不平衡、不可持續等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的矛盾是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挑戰,繼而引發了經濟全球化動態發展中新一輪的調整,但是“把困擾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于經濟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實,也無助于問題解決”。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兩面?!鞭q證唯物主義認為,矛盾普遍存在于人類社會的發展、運動和變化過程中,人類社會就是在不斷分析、應對和解決矛盾的過程中發展前進。習近平強調指出,矛盾普遍存在是“事物聯系的實質內容和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應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矛盾觀指導我們正確認識世界和科學改造世界,“面對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
經濟全球化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從一開始就存在利弊兩端。它既能促進技術創新、降低生產成本、優化配置資源、獲得全球市場,從而推動經濟增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全球交往融通,同時也可能給參與全球化的國家帶來不平等、不穩定或者不安全問題。當經濟全球化帶來發展、進步和富裕的同時,也帶來了被疏遠、被剝奪權力或被邊緣化的群體。窮國源于地方沖突、自然資源稟賦差異或者治理不力等因素容易掉入發展陷阱,而全球化的系統不公平性也同樣會重創部分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特別是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時,人們更加認識到全球化的兩面性特征,即在催生非凡生產效率的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隱患。對此,習近平強調應堅持馬克思主義矛盾觀,辯證分析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一方面,應全面看待事物的發展?!皬恼軐W上說,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為事物存在優點就把它看得完美無缺是不全面的,因為事物存在缺點就把它看得一無是處也是不全面的?!绷硪环矫?,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民生福祉提高。其利大于弊,大方向正確,需分清主次,辯證看待,不能因噎廢食。“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但我們不能就此把經濟全球化一棍子打死?!币m應和引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后的發展中國家獲得公平和有效的競爭機會,盡力消解全球化的負面影響,從而讓經濟全球化更加完善有力,推動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共同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前進,形成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性和歷史必然性。歷史唯物主義是關于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為我們樹立科學的歷史觀,正確認識、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與趨勢提供了科學指導和方向指引。
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商品、資金、人才、信息等經濟要素的跨國流動是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必然邏輯。經濟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雖然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暫時遇到了一定的挫折,但從歷史演進規律來分析,開放、進步、發展是必然規律,是不可逆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大勢?!叭祟惪梢哉J識、順應、運用歷史規律,但無法阻止歷史規律發生作用。歷史大勢必將浩蕩前行。”隨著產業分工、技術互通、市場分布、資本流動、人員往來的高度全球化,人類已經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在技術革命的強力推動下,世界已成為無法分割的地球村。切斷產業鏈、技術鏈、市場鏈、資本鏈的后果無法想象,逆全球化對世界經濟和人類社會而言是危險的,世界不能退回到一個封閉、保守、割裂和落后的舊時代。波折挑戰改變不了歷史前進的大方向?!敖洕蚧菤v史潮流。長江、尼羅河、亞馬孫河、多瑙河晝夜不息、奔騰向前,盡管會出現一些回頭浪,盡管會遇到很多險灘暗礁,但大江大河奔騰向前的勢頭是誰也阻擋不了的?!?/p>
如何破解全球化困局、尋找經濟發展新出路,習近平提出,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應堅定經濟全球化大方向,創新經濟增長方式,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同舟共濟、合作共贏,推動全球經濟更具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
習近平指出,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的關鍵在于能否“順應時代潮流,掌握歷史前進的主動權”。新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歷程有力證明:“要發展壯大,必須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堅持對外開放,充分運用人類社會創造的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和有益管理經驗。”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困境波折,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組,國際貿易萎縮,質疑恐慌加劇,全球治理赤字進一步凸顯。但是,疫情也在啟示人類,“經濟全球化是客觀現實和歷史潮流。面對經濟全球化大勢,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里假裝視而不見,或像堂吉訶德一樣揮舞長矛加以抵制,都違背了歷史規律。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閉孤立的狀態,更不可能被人為割裂”。
“越是面對挑戰,我們越是要遵循歷史前進邏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呼應人民群眾期待,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碑斎蚧庥隼Ь?,中國正逐漸成為經濟全球化最堅定的支持者。習近平多次強調,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中國對外開放不動搖、不停滯、不回頭,絕不會走歷史回頭路,更不會謀求“脫鉤”或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經濟數字化、治理分散化以及政治多極化正不斷挑戰舊模式,全球化發展的新階段帶來的新方式、新模式、新規則、新路徑和新治理要求發生相應改變。我們應順勢而為、因時而變,主動順應和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支持世界各國擴大開放,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推動人類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實踐中,中國主動、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以高水平開放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積極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全面履行自身的國際承諾,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以實際行動積極為世界經濟作出貢獻,有力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復蘇和經濟全球化治理體系改革,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
危中尋機,變中求進。雖然歷史發展有其規律性,但人類也可以主動作為,在尊重歷史客觀規律的同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爸灰盐兆v史發展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奮發有為,銳意進取,人類社會就能更好前進?!苯洕蚧萑肜Ь车耐瑫r,也蘊藏著轉型發展的新機遇。對此,習近平強調要轉危為機,“認識和把握自身發展和外部環境的互動變化,捕捉新機遇,定位新角色,創立新優勢”。
首先,創新驅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習近平反復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核心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新發展階段,經濟增長將越來越多依賴于技術創新。尤其是在芯片制造、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領域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蘊藏著經濟全球化轉型發展的重要機遇。中國近年來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技術等領域發展迅猛,但在半導體、飛機、機器人制造等方面與世界領先水平仍有差距。因此,應加強創新引領,牢牢抓住發展的牛鼻子,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經濟發展更具活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
其次,雙循環互促,打造新發展格局。伴隨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傳統產業將不足以推動就業和經濟增長,消費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增長最為強勁的服務業。我國國內消費市場快速擴張、潛力巨大。經濟新常態下,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對于我國經濟穩定運行尤為重要,中國的廣闊市場為企業提供了重要發展機會。因此,應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實現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帶動下的更加強勁、更可持續的開放發展。
最后,統籌發展與安全,提高經濟發展韌性。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非傳統安全威脅的不斷涌現,進一步凸顯了安全對于發展的重要保障作用。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保障,必須統籌協調才能相互促進行穩致遠。習近平指出,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要努力實現發展和安全的動態平衡,堅持底線思維,提升防范和應對各種風險隱患的能力,提高經濟發展韌性,努力實現更具效率、更可持續、更加公平和更為安全的高質量發展。
經濟全球化大方向正確,但前進中客觀存在的發展失衡、治理赤字等問題也亟需解決,全球治理體制的改革完善十分必要。習近平一再強調要不斷完善全球治理,推動完善更加公平公正、合理有序、平等包容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我們要拆墻而不要筑墻,要開放而不要隔絕,要融合而不要脫鉤,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p>
首先,以開放為導向。“各國走向開放、走向合作的大勢沒有改變。我們要攜起手來,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共同加強合作溝通,共同擴大對外開放。”應順應開放融合這一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堅持理念、政策、機制等的多方位開放,鼓勵各方積極參與,捍衛多邊主義,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孤立主義等排他性安排,加強政策協調和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建設平等、公平、開放、透明、包容的多邊貿易規則體系,防止治理機制封閉化和治理規則碎片化,共同推進共擔、共治和共贏的合作開放。
其次,以合作為動力。合作是經濟全球化的必要遵循。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世界各國是深度融合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休戚與共、利益相連?!敖陙硎澜缃洕鲩L的歷程一再表明,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協調合作是我們的必然選擇?!苯鹑谖C、氣候變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戰更加凸顯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各國應攜起手來,增強互信,責任共擔,照顧彼此利益關切,加強互聯互通,在合作共振中實現世界經濟的聯動發展。
最后,以共享為目標。共享是經濟全球化的價值引領。發展不平衡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障礙,日益加劇的發展鴻溝成為反全球化進程的重要推手。因此,國際社會需要促進公平、民主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使全球化更加公平有效。應以共享發展為目標,以公平正義為價值引領,擯棄贏者通吃或零和博弈的舊思維,縮小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發展差距,實現利益共享和發展共贏,推動世界經濟包容、均衡、充分和可持續發展。
“越是困難時刻越需要思想之光的指引,越是危機面前越能彰顯真理穿透時空的力量。悟懂習近平主席關于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論述,能夠看到世界經濟復蘇發展的希望和路徑?!绷暯疥P于全球化的重要論述,既有對經濟全球化發展曲折道路的客觀分析,又有對世界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科學把握,更體現了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中國智慧。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轉折期和世界經濟發展的動蕩期,習近平關于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如何“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以負責的態度、正確的立場、科學的方法和有力的舉措,為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發展新變局,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強勁、包容、可持續提供了方向引領、重要遵循和關鍵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