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峰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黔西南州興義環城高速公路(以下簡稱“興義環高”)是貴州省高速公路網加密規劃項目之一,施工圖階段路線全長62.5公里,路基寬度24.5米,挖方1403萬立方米,填方1498萬立方米,橋梁64座、隧道26座,橋隧比為56%。
興義環高的設計采用兩階段施工圖設計。初步設計階段路線全長61.8公里,挖方1259.7萬立方米,填方1227.2萬立方米,橋梁58座,隧道29座,橋隧比為64.5%,設有棄土場15個,借土場7個。初步設計土石方量統計,如表1所示。

表1 初步設計棄、借土場統計表
僅從數量來看,初步設計的挖填方量相差并不大,但由于土石方挖填方的分布不平衡性,為避免長距離調配土石方,初步設計圖紙中棄土場和借土場的數量和規模依然較大。為了有效降低棄土場和借土場的數量,在初步設計基礎上,項目公司聯合設計單位,在線位調整、結構形式、數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優化工作,顯著降低了施工階段的取棄土場數量。
1.挖方優化為短隧道 減少挖方
興義環高k13+600~k13+820段初步設計為挖方路基,挖方數量為93萬立方米,該段位于1-2工區。該工區的挖方量大于填方量,為減少棄方,節約土地資源,保護原始植被和景觀,項目公司破除以前“能挖則不隧”的理念,結合填挖平衡進行綜合統籌,將高挖方填筑為隧道,通過絨窩寨短隧道通過此處,顯著降低了挖方量。

圖1 k13+600~k13+820段高挖方調整為絨窩寨隧道
興義環高k23+298~k23+427段初步設計為挖方路基,挖方數量為36萬立方米,該段位于1-4工區,將高挖方調整為隧道,共計減少土石方開挖34萬立方米,節約土地11畝,按此原則全線調整5處,共計節約土地131畝。
2.隧道優化為路基 解決借方

圖2 k23+298~k23+427段高挖方調整為絨窩寨隧道
興義環高k6+300~k7+948段為灰巖地區,初步設計為540米隧道+路基,欠方約為20萬立方米,料場規劃在紅線外。其中,k6+260~k6+820段原設計為560米隧道,隧道開挖土石方約為9.2萬立方米,填挖不平衡,欠方約為20萬立方米,料場規劃在紅線外。優化為路基挖方后,開挖土石方83萬立方米,由于此處地材質量較好,開采的41萬立方米石頭可作加工砂石料,因此料場設置在紅線范圍內路基上,無需再在線外開采砂石料,剩余棄方用于填方,基本實現了該段的土石方原位平衡,又減少了對紅線外生態的破壞。

圖3 k6+300~k7+948段初設線位和施工圖線位比較及現場
3.橋梁優化為路基 解決棄方
興義環高k18+620~k19+680段為挖方段,該處位于1-3工區的標位,由于該工區存在挖方大于填方的現象,為了消化棄方,減少紅線外土地的占用,經與設計商議,確定將1-3工區終點處的壩樹1號大橋變更為路基,優化后該段路基可消化填方約15萬立方米。
4.優化結果
通過優化,料場盡可能選在紅線范圍以內,施工圖設計較初步設計減少了借土場的數量和規模,但棄土場數量較初步設計變化不大。
為了進一步減少施工圖階段的挖方量,項目公司聯合設計通過邊坡坡比調整,隧道零仰坡進洞、小凈距獨立雙洞法施工工法,陡坡橋梁高樁承臺施工工法,互通三角區減少開挖量等措施進一步減少施工圖階段的挖方量。
1.邊坡坡比優化
項目公司采用逐坡踏勘,確定邊坡坡比,對于能夠優化的邊坡,采用較高的坡比,顯著減少了開挖和防護數量。

表2 施工圖設計棄、借土場統計表
2.隧道零仰坡進洞
隧道廣泛采用隧道零仰坡進出洞施工工法,該工法能減少大量的邊仰坡開挖,保護原始植被,能充分保障進洞安全,興義環高全線共104處隧道洞門,其中54處采用了該工法,共計節約土石方開挖8.9萬立方米。
3.小凈距隧道施工
項目公司聯合中南大學,通過科研立項研究,提出了小凈距獨立雙洞法施工工法,首次在高速公路隧道應用了后行洞超前導洞擴挖爆破減振工法,減少了中導洞的開挖。

圖4 隧道零仰坡進出洞施工
4.高樁承臺施工工藝
陡坡橋梁承臺施工一般邊坡開挖量較大,對周邊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并存在對山體切腳引發坍塌的隱患,該工藝通過提高承臺標高改變橋梁基礎施工順序,即先完成樁基施工,后完成施工平臺,實現以最小破壞,達到最大程度綠色施工的理念。

圖5 舊屋基隧道平面布置圖

圖6 舊屋基小凈距隧道洞門
5.互通三角區
盡可能維持原始的地形地貌,如樓納互通三角區,僅一處原始山體不開挖,就可減少14萬立方米的挖方。

圖6 高樁承臺

圖7 互通三角區維持原有地形地貌
興義環城高速公路根據工程量及環境條件,共劃分了7個土建施工標段和兩個路面施工標段(以馬嶺河峽谷為界,一分為二)。根據各施工標段的路基、施工便道、場站建設等填挖工程數量,隧道洞渣、樁基孔渣等棄方工程數量,進行標段內填挖方就近綜合調配。
根據各施工標段借、棄方工程數量,靈活通過互通三角區、橋梁閑置區、房建場坪區、服務區等進行土石方調配。
充分利用服務區、停車區等大型場平點進行土石方調節。敬南互通收費站段存在大挖方,且標段內存在棄方,為此,項目公司協調設計單位,提高該處場坪標高,減少開挖工程數量。
景峰互通料場處,處于景峰互通三角區,需要開挖土石方120余萬立方米,經專業勘探隊伍勘探后,母材各項指標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要求,根據項目全線砂石料需求量和統籌調配、挖用平衡的原則,將該處作為料場進行集中開采,供就近標段進行調配利用。
充分利用紅線范圍內的邊角洼地、地方道路修復進行有效填平,既解決了排水的問題,也有效分散地消化了部分多余棄方。充分利用隧道洞渣等棄方對互通三角區填筑。
興義西互通總體欠方27萬立方米,利用小店子隧道洞渣8萬立方米,毛栗坪隧道洞渣16萬立方米,總體平衡。
綜合對比長距離調運運輸成本和設置棄土場、料場成本,若成本相當,則統籌規劃施工進度,提前貫通調運通道,對土石方進行長距離、跨標段統一調配。
1.長距離調配
上補路大橋至馬家溝特大橋段(k50+200~k53+000)有棄方9.11萬立方米,而灑金互通需要填料,且遠運與“棄土場+取土場”方案成本相當。綜合比較,采用長距離調配方式可實現挖用平衡。
項目馬家溝特大橋小樁號段(k51+000~k52+470)路基有棄方18萬立方米,施工圖設計棄土場占地9.5畝。而灑金互通段(k53+550~k54+470)為填方段落,需線外開挖26萬立方米進行路基填筑,借土場占地26畝。為了統籌土石平衡,調整了倒排工期,提前貫通調運通道,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了優化。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后節約用地72畝,并減少了相關的防護、排水、綠化等工程,節約投資769萬元。

表3 實際棄、借土場統計表
2.跨標段調配
1-3工區標尾k18+620~k19+680段棄方,通過調運至1-4工區標頭處路基填方,解決了該處15萬立方米欠方。1-4工區尾段缺料13.2萬立方米,2-1工區需要棄方,且跨標段調運與“取土場+棄土場”方案成本相當,綜合比較,采用跨標段調配實現挖用平衡。
最終,興義環高除起點段(起點至k4+395段)受已通車的樞紐互通、長隧道和特大橋限制增加棄土場外,剩余段落(k4+395-k62)基本實現57公里“零棄方”。棄土場由施工圖設計中的19個優化為4個,棄方量由312萬立方米優化為95萬立方米,棄方占地由790畝優化為196畝。
興義環高以控制性工程為主控,提前合理選擇路面料場和場站位置為主源,路面施工為主線、單幅貫通為主導,合理統籌各分項工程總體施工進度計劃。所有土石方均先考慮就近利用,而后考慮材料質量、施工時序、標段劃分、運距、運輸道路情況等因素,計算各標的土石方清余、缺方量,從而考慮運距調配利用。
在興義環高的建設過程中,BOT建設模式將設計方與施工方緊密結合起來,打破溝通壁壘。同時,集團公司領導、部門負責人,統領各分公司負責人統一坐鎮指揮,充分調動了各參與方的積極性,快速化解了各施工標段之間存在的矛盾。
值得關注的是,在項目公司的統籌協調下,將全線視為一個標段、一個系統統籌考慮,很好地協調、解決了標段之間挖、填不平衡的特點,有效減少了臨建設施的數量,減少了施工前期的土石方開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