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高速是當今國際、國內交通運輸領域的發展前沿之一。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新基建新技術,以數字化、網聯化為重點,推動建設、養護、運行管理全要素數字化改造,優化完善交通服務和管理平臺,提升交通運輸智慧化發展水平,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品質,是改造交通運輸“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重要力量,是實現“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的重要途徑。
目前建設期高速公路具有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參建單位多、地域分散、建設項目管理業務流程復雜、文檔多、數據量大等特點。隨著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與提高,公路建設項目投資主體、投資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的變化,帶來了公路建設項目管理的多樣化和復雜化。與此同時,隨著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深入推進,國家、行業對公路建設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本項目圍繞建設智慧高速公路,打造高速公路數字化綜合監管平臺,實現精細管理、智能分析、智慧管控,為高速管理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并且充分考慮智慧公路建設的實際需求及行業的發展趨勢,將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重視數據技術安全性和可靠性,開發與實施并重,平臺可實現對建設期高速公路全過程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管理。本項目建設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智慧公路建設涉及高速管理公司、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承建單位,需進行統籌規劃、總體設計,按照實際業務需求的迫切程度有序推進組織實施,實現建設期智慧高速綜合管控平臺與業務的有機結合。
加強信息資源的統籌規劃,建設系統要依據統一標準實現互聯。充分依托行業標準、公司業務需求,打造建設期智慧高速綜合管控平臺,實現多系統的整合共享。
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實現各業務領域數字化,同時以數據資源和信息監控中心建設為抓手,在使用中不斷完善系統建設,強化數據支撐業務智能化分析與跨單元業務協同。
充分調研、吸收國內既有成功經驗和采用先進成熟的技術開展建設工作,注重系統的可靠性、實用性和先進性,采用符合當前發展趨勢的先進技術,并充分考慮技術的成熟性。建立安全防護機制,保障平臺安全平穩運行。
平臺按照“3+N”的總體規劃,建設“一中心、一平臺、一窗口、N體系”,即“一個數據資源和信息監控中心、一個建設期智慧高速綜合管控平臺、一個綜合可視化一張圖展示窗口”和質量、安全、監理、施工等N個標準體系。
平臺以不同的業務功能模塊為基礎,搭建統一的架構體系,彼此無縫集成,數據共享,流程一體,實現業務之間“信息展示可視化”“建造過程智能化”“業務管理數字化”“指揮決策智慧化”,達到項目建設管理全過程的可管、可控、可知、可視。并且隨著業務和管理需求的發展而靈活擴展。架構體系主要由綜合辦公管理、財務管理、工程管理、智慧質檢、安全管理、技術管理、智慧監控、可視化一張圖八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平臺構架體系
“一中心”:即數據資源和信息監控中心,目標是打造高效的信息傳遞和數據處理中心,建立項目中心數據庫,實現數據實時共享,方便項目人員隨時掌握各類信息。建立智能的決策中樞,通過各類的數據匯總、對比、分析、預警的機制給管理決策者提供真實可靠的決策信息。
“一平臺”:即建設期智慧高速綜合管控平臺,目標是通過基于數據資源和信息監控中心,建設綜合辦公、財務管理、工程管理、智慧質檢、安全管理、技術管理、智慧監控、權限管理等綜合管理“中樞神經”“智慧大腦”。形成高速公路建設期業務管理“一平臺”。
“一窗口”:即綜合可視化一張圖展示窗口,目標是打造建設期智慧高速全業務、全數據資源可視化“項目執行一張圖”,結合現場的視頻、各類影像資料實現項目建造過程的痕跡保留,便于參與各方更加直觀地掌握和了解工程建設意圖,全面地掌握項目的各種情況。
“N體系”:即質量、安全、監理、施工等N個標準體系,目標是以關鍵工點、關鍵工序為核心,以國家、行業標準為依據,從施工工序到關鍵工點,建立可控的管理體系,實現項目建設全過程標準化、信息化、智慧化。
綜合辦公管理包括OA協同辦公系統、無紙化遠程會議系統、單位合同管理系統、單位檔案管理系統。
4.1.1 OA協同辦公系統
OA協同辦公系統是綜合辦公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通過將日常辦公流程電子化、線上化,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節省辦公資源,降低辦公成本。系統包括審批管理、手機APP、公文管理、會議管理、新聞和公告管理、規章制度管理、全文檢索、通訊錄等功能。
4.1.2 無紙化辦公遠程會議系統
無紙化辦公遠程會議系統為工作人員隨時隨地開展無紙化會議提供了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會議資料共享安全可靠、手寫批注靈活便捷、屏幕共享清晰直觀,極大提高會議效率,減少資源浪費。系統主要功能包括:無紙化會議管理、資料共享、批注管理、音視頻管理、投屏管理、筆記管理等。
4.1.3 單位合同管理系統
單位合同管理系統通過創建合同分類,方便合同歸屬部門分類管理、查詢、統計,同時合同登記、合同履約審批流程線上處理,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系統根據審批結果實時更新合同臺賬和合同報表,方便管理人員掌握合同最新履約狀態,統計分析各自資金使用情況,為領導層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4.1.4 單位檔案管理系統
單位檔案管理主要用于完整、系統地保存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公文、會議資料等各種類型文件,實現了對上述文件收集、歸檔、借閱、利用、統計的全過程管理,解決了檔案管理過程中收集難、整理難、利用難等痛點問題,提高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發展。
財務管理信息化可以全面、準確、快速地獲得公司人、財、物和建設管理各個環節的信息資源。通過對這些信息的財務分析、數據挖掘,為公司的管理層和決策層提供制定財務預算、優化企業管理的依據;規范了財務業務處理流程,強化對業務部門管理,提高工作績效。減少資金占用,加快資金周轉;將財務信息在指定人員范圍內共享,減少了大量的重復勞動,節省了信息傳遞時間,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大大提高了企業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可對公司各部門資金使用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可排除重大財務風險帶來的隱患,從根本上控制投資的隨意性。
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設包括計量支付系統、項目進度管理系統、勞務人員綜合管理系統、檔案管理系統(工程檔案管理)、合同管理系統(工程合同管理)。
4.3.1 計量支付系統
計量支付管理主要用于對概算、預算、投資、施工計量、決算等項目投資數據進行管理,實現概預算執行情況精準掌握、計量支付準確快捷、實時管控費用預防成本超支、智能生成各類報表臺賬,協助公司智能歸集和分析項目數據,形成數據資產,提升整體投資管控能力和管理效率。
4.3.2 項目進度管理系統
項目進度管理系統主要按照各標段的工程量信息編制工程進度臺賬、制定進度計劃,各標段每日填報施工進度,總承包、監理單位對進度審核并生成日報、周報、月報、年報等報表,同時利用形象進度模型對橋隧、路基等工程進度直觀展現,對偏離進度計劃的數據及時預警,便于管理層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或調整、修改原計劃,保障施工進度按計劃進行。
4.3.3 勞務人員綜合管理系統
勞務人員綜合管理系統通過登記勞務人員相關信息,并對登記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形成用工檔案,實現勞務用工精細化管理。系統包括勞務人員花名冊管理、勞務作業隊伍管理、勞務人員薪酬管理、勞務人員日常管理、勞務人員流動管理、勞務合同備案等功能。
4.3.4 工程檔案管理系統
工程檔案管理系統主要是對工程立項、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到竣工驗收等過程中形成的各類工程文件進行管理,確保了工程項目檔案的齊全完整和全面準確。系統通過將工程文件與施工工序進行匹配,實現了工程數據可追溯、內業資料少返工、工程檔案三同步的信息化管理,同時可通過移動端APP完成快速的數據填報及審批,打破了操作時間和空間限制。
4.3.5 工程合同管理系統
工程合同管理系統包括標段合同管理、標段合同履約管理、標段合同支付金額申請管理、準入制管理、標段合同統計報表管理五個模塊。
智慧質檢信息化建設包括監理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智慧監理管理系統、隧道結構監測檢測信息智能管控平臺系統。
4.4.1 監理試驗室管理系統
監理試驗室管理系統主要包括試驗室綜合管控、功能室管理、工地試驗室工作監管、中心試驗室內部管理、業務工作管理五大部分。
4.4.2 智慧監理管理系統
智慧監理管理系統,以項目監理單位為管理對象,通過對監理單位企業信息、人員信息、監管作業、日常工作、人員培訓考核、考勤等信息的動態歸集整理,提供可視化、數據化、集約化的管控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進一步提升項目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信息化建實現了線上教育平臺搭建,隨時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技術水平,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防范人員傷亡、減輕事故損失;實現了即時填報安全隱患、安全風險及安全檢查記錄和處理結果,自動生成各種安全統計報表,方便安全人員對項目施工安全進行監督與管理。
技術管理信息化建設包括技術管理系統、公路信息模型(BIM)技術、交互式實景沙盤。實現了設計變更的全過程管理;實現了全線BIM技術全壽命周期應用技術服務;實現了靜態實景沙盤與AR技術虛實融合,展示項目地理位置信息、路線走向及設計意圖等。
智慧監控信息化建設以光纖專線為傳輸介質,采用攝像機等設備對橋梁、隧道、路段、采空區、梁場、拌合站、試驗室等重要位置、重點風險區域進行實施24小時實時監控,解決人員巡查工作強度大、效率低、存死角、少證據等問題,方便建設單位全面掌握工程重要位置、重點風險區域實時施工情況,可以實現對隧道內的火災、塌方、施工事故等風險源進行實時監控,保障隧道內人員、車輛、物資安全,管理隧道現場人車出入,督促規范施工,避免人員傷亡、降低資產損失。
通過整合統計綜合辦公、財務管理、工程管理、智慧質檢、安全管理、技術管理、智慧監控等數據,匯總形式可視化“一張圖”,讓紛繁龐雜的指標及分析變得條線清晰,領導決策時直接通過可視化報表和指標面板即可獲得當前分析決策所有數據。同時,通過逐層分析,再輔以高點、告警等手段,可直接定位到異常數據點進行原因分析,日常數據分析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通過頂層規劃和統一的技術標準實現建設期高速公路施工信息化管理。結合具體需求,通過集中統一研發并推廣,不僅能統一規范管理流程、文件資料,還可以節約成本,保證了系統間的互聯互通、業務協同。
加強各方溝通協調,實現基于平臺的信息溝通,信息發布,信息查閱,實時動態地掌握項目各方的參與情況,及時地為項目建設的工作開展提供各種信息支撐。實現對同一項目不同階段以及多項目的信息資源共享和過程動態信息進行監控。從事后監督為主轉變為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監督的全過程掌控。
傳統的項目管理所使用的管理工具僅僅是數據的收集、統計等零散、關聯性不強的系統,將大量的精力耗費在了與各方參與方的協調與溝通上,建設期智慧高速綜合管控平臺通過強大的可視化和數據整合能力,可以有效減少錯漏問題,減少由于后期返工造成的成本增加,節約工期,有助于消除各參與方的爭議。
加強過程動態管理,通過信息化的手段交互確認,強化施工過程的管理標準化,為成本節約提供有力的可靠保障。強化責任意識,通過各項任務分配,任務跟蹤,確保各項事務能夠責任到人,并且過程可追溯。
建設期智慧高速綜合管控平臺在充分考慮建設期高速公路實際需求及行業發展趨勢的基礎上,通過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AI、BIM等先進技術,針對性解決高速公路建設期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實現對建設期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管理,進一步促進項目管理精細化,推動項目管理向更高效、更智慧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