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揚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北京市大興區是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目前已經形成了蔬菜、西甜瓜、果品、甘薯、花卉五大種植業主導產業。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更多地參與市場經濟,生產經營中面臨法律、法務事項逐漸增多。
近日,民革大興區工委“三農”委員會組織民革法律屆人士,邀請法學學者、律師團隊,在大興區四季陽坤農業園區召開“三農”公益普法座談會。會議指出,開展“三農”公益普法活動,為大興農友提供普法講座、義務咨詢服務,提高農友知法、懂法、守法的水平,是發揮民革優勢,切實解決“新三農”發展面臨問題的創新舉措。
出席座談會的有民革大興區工委徐建英副主委、李永杰副主委,石景山區政協委員、民革石景山區工委第七支部主委、法訊參考新媒體董事長李強、副總編輯陳志良、中國改革報“民生視窗”編輯部副主任孟五明等。
李永杰副主委對蒞臨座談會的專家支持民革大興區工委的工作表示感謝,詳細介紹了民革大興區工委“三農”委員會的基本職能和2022年上半年的重點工作。
就“三農”普法的開展,與會人員展開熱烈討論。李強、陳志良等媒體人士從新聞采寫、宣傳等角度闡述了新聞在當前網絡時代,對特色農產品市場營銷的重要性,表示會積極支持大興區“三農”發展。余塵、王有銀等律師界人士分別闡釋《合同法》、《勞動法》對于三農領域的重要性和對鄉村振興產業的支撐作用。何蘊橋介紹了基金會的基本情況、已開展的慈善項目情況,表達了中暄慈善基金積極參與大興區“三農”公益普法的意愿。
座談會上,民革大興區工委“三農”委員會主任楊曉琦還通報了2022年度民革大興區工委“三農”委員會“三農”公益普法大綱,表示會走進農村、涉農企業為大興區“三農”領域對接更多法律和媒體公益服務項目。
徐建英做總結發言,她說與會專家對大興區“三農”公益普法提出的建言具有很強的實操性,希望將來在普法工作中切實將法送到“三農”每一個角落,她希望法律界的朋友常來大興區做客,為大興區“三農”發展建言獻策,為“三農”公益普法持續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