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張娟
碧空澄澈、綠草茵茵、荷花飄香,漫步在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湖生態園,沿途皆是美景。8月4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七夕”。一大早,記者來到位于暨陽湖生態園的張家港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成雙成對的新人們牽著手、捧著花正在排隊辦理結婚登記,幸福溢于言表。這里風景如畫,設施齊全,集婚姻登記、頒證服務、婚姻家庭輔導、婚俗文化體驗等功能一體,并運用多媒體設備打造聲、光、電一體化婚俗文化體驗,實現了婚姻登記環境從“辦公程序化”到“江南美學化”的蝶變?!皼]想到能在風景區里領證,感覺太浪漫了,領完證還能出去拍點美照。”聊起該婚姻登記處的服務,新人蔣海亮印象深刻。
近年來,江蘇省從“婚姻家庭小切口”做好“幸福萬家大民生”,用“家庭和諧度”繪就“美好幸福圖”,不斷推進婚俗改革取得新進展和新突破。自民政部啟動全國婚俗改革試點工作以來,南京市建鄴區、東臺市、無錫市濱湖區先后入選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江蘇省民政廳也確定了24家省級婚俗改革實驗區,婚事簡辦新辦的文明風尚在江蘇大地上蔚然成風?!捌呦Α鼻昂?,記者實地探訪了江蘇南京、無錫、鹽城、張家港等地,近距離感受婚俗改革帶來的變化。

8月4日,無錫市濱湖區民政局在融創海世界舉行集體證婚儀式。
人間七夕是佳期,喜見鴛鴦結荔枝。8月4日下午,在無錫市濱湖區融創海世界,8對新人體驗了一場充滿儀式感的集體證婚儀式。新人們在海洋動物的環繞下、在周圍游客的祝福中喜結連理。“這樣的結婚儀式太有意義了,真是最好的生日禮物!”新娘戴璐激動地說,今天恰逢她生日,在這一天領取結婚證,參加證婚儀式,特別有紀念意義。
“愛情貴在真心付出,婚姻貴在相濡以沫,我們希望通過全新的婚姻登記服務形式,引導廣大新人不慕奢華、感恩父母,自覺抵制高額彩禮,破除陳規陋習,弘揚文明新風?!睘I湖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創新服務,采取更多有力舉措,鼓勵新人婚事新辦簡辦,引領移風易俗新風尚。
用新式婚嫁禮儀一改大操大辦的傳統,讓文明簡約的新式婚禮成為新潮流,正在江蘇多地流行開來。
走進南京市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甜蜜的味道撲面而來。手寫婚書、刻“喜”字印章、穿上漢服集體頒證……新人們在詩情畫意的溫馨氛圍中共同許下愛的誓言,完成終身大事。
這幾年,年輕人越來越重視婚姻登記的儀式感。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不僅設置有中式、西式頒證廳,還免費提供禮服和化妝室。無論是墻壁上的詩詞歌賦,還是創意裝飾和擺件,處處藏著驚喜和浪漫,成為口口相傳的“網紅打卡地”。
中式頒證廳嵌入江南古典建筑元素,濃郁的中國紅洋溢著傳統的中式婚慶氛圍;西式頒證廳清新明亮,花團錦簇,采用全息投影技術,實現藍天、大海等沉浸式投影效果,滿足新人個性化頒證需求。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主任欒雅晴介紹,“我們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并實現頒證常態化。同時,建立特邀頒證制度,邀請具有影響力的頒證嘉賓開展特色頒證服務,讓新人在莊重神圣的儀式中感悟銘記婚姻家庭蘊含的責任擔當?!?/p>
婚姻登記處是婚俗改革的前沿陣地。江蘇省以信息化、規范化、制度化為引領,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管理、優化服務體驗。目前,全省共有74個婚姻登記機關的場地建設條件符合3A級以上等級評定標準,占機構總數的72.5%。
荷蘭花海景區入口處,鹽城市大豐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格外醒目。為了給新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大豐區持續完善軟硬件設施、規范辦理流程,打造高效便捷的幸福“窗口”,豐富和拓展婚姻登記服務內涵。
“真方便,本來以為結婚登記要辦各種手續,至少排隊等半個小時,沒想到不到5分鐘,在自助終端上全搞定了。”看著剛領取的結婚證,新婚的劉先生和妻子開心地說。
婚姻登記自助終端具備人臉對比識別、證件真偽鑒定、智能采集數據、材料整拼彩印、智能語音提示等功能,將初審、受理、審查、登記等程序納入自助終端,提高了登記效率和服務水平。“操作步驟很簡單,插入身份證、人臉識別、掃描戶口簿……按照自助終端的提示一步步操作,隨后從人工登記窗口直接領取結婚證。同時,自助終端還融合了身份識別、婚史審查等功能,能有效避免冒領登記。”大豐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主任陳思介紹,除了辦理結婚登記外,自助終端還提供補領結婚證、離婚證,自助拍照等服務。
全面推廣使用“江蘇省婚姻登記管理信息系統”,共享人口基礎庫數據、法院判決(調解)離婚、殘疾人證等信息;全省婚姻登記窗口統一配備具有人臉識別和活體檢測功能的高拍儀,實現人證合一驗證、實時電子歸檔等功能,推動實現婚姻登記、婚姻家庭輔導等婚姻家庭“一鍵式”服務;大力發展“互聯網+婚姻”服務,全省婚姻登記預約系統提供網站、APP等多渠道預約服務,并具備分時段預約功能……江蘇省不斷尋求創新,將新技術融入婚姻登記中,推進服務手段智能化。
“很溫馨、很浪漫!一張張婚書不僅折射出婚俗文化的變遷,還讓我感受到了不同時期婚姻的美好。”正拿手機準備拍照的李女士說道。
日前,百年婚書婚照收藏常州金壇展在金壇博物館開幕,很多市民特意前來觀展。展廳內共展出200余份婚書與婚照,年代跨越清代、民國時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見證了媒妁之言與自由婚戀觀念的交匯,也生動展現了人民群眾追求幸福婚姻、美滿家庭的生動實踐和歷史畫面。
常州市金壇區民政局局長潘明志表示,通過內涵豐富的婚書文化展,讓大家了解中國婚書婚照的歷史演變過程,有助于推動婚嫁移風易俗,倡導婚事新辦簡辦,促進全社會形成正確的婚姻家庭價值取向。
如何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婚俗文化,是推動婚俗改革的重點問題。
南京市江寧區婚俗文化館以沉浸式的體驗場景為新人帶來更具儀式感的婚嫁習俗科普,讓新人領略婚姻之責、婚姻之美。館內圍繞婚俗改革,傾力打造婚俗文化墻、婚俗文化廊、婚姻家庭文化展示廳,全方位、多角度呈現了婚俗歷史溯源、華夏婚服變遷、現代婚俗探討等諸多文化內容。同時,以婚俗文化館為基地,江寧區積極開展文明婚俗宣導、文化雅集、婚禮藝術沙龍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傳統節日舉辦集體婚禮儀式,傳播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
在東臺西溪旅游文化景區內,坐落著東臺市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新人登記領證后,常常在景區內游覽,拜老槐樹、掛同心鎖,讓美好的愛情更具儀式感。
東臺市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主任常樂說:“古鎮西溪是全國知名的‘天仙緣’愛情小鎮,我們將生態特色與優秀傳統婚俗文化緊密融合,創樹西溪景區婚俗文化品牌,建設并完善婚禮中心、戶外頒證‘囍廣場’、水上婚禮游船等。同時,在七夕等特殊節日開展‘槐樹做媒’‘漢代文化特色婚禮’等別具一格的婚俗文化活動?!?/p>
在婚俗改革中,江蘇省推動傳統婚俗禮儀和現代禮儀創新融合發展,豐富表現形式,注入新的時代元素,逐步創造出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婚俗新禮儀。
“婚俗改革要堅持破立結合,‘破’就是要抑制拜金主義、相互攀比、大操大辦、天價彩禮,革除陳規陋習、惡俗婚鬧,減輕群眾負擔。‘立’就是引導樹立正確的愛情婚姻觀,倡導簡約、文明、體現時代特點的婚禮儀式,培育對婚姻的神圣感、家庭的責任感。同時又要繼承弘揚傳統文化中體現婚姻家庭倫理美德的儀式和內涵?!泵裾可鐣聞账径壯惨晢T楊宗濤說。
不久前,在南京市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沙盤游戲吸引了不少新人前來體驗。心理咨詢師引導夫妻雙方一邊做游戲、一邊探索夫妻相處之道。
“沙盤上的每一次擺放和取舍都能體現出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夫妻雙方通過沙盤游戲,可以加深對彼此的了解?!苯ㄠ拝^民政局婚姻家庭輔導老師、積極心理學博士韓宛城介紹,在婚姻家庭輔導方面,一開始使用的是言語療法,但是言語療法有它的局限性,比方說言不達意、比較耗時。而沙盤游戲對婚姻尤其是親密關系的經營,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引入社會專業力量是提高婚姻輔導質量的重要途徑。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共聘請了像韓宛城一樣經驗豐富的社會工作者、婚姻家庭心理咨詢師和律師等30余名。定期開設“婚姻中的依戀關系”“如何建立高效的親子關系”“如何用愛構建和諧的幸福家庭”等系列主題婚姻課堂,為步入婚姻的新人、婚姻遇挫的夫妻、育兒焦慮的家庭提供專業指導和幫助。
三拜禮儀、梳頭儀式、行結發禮、互喂蜜棗、互贈手環……玫瑰花瓣雨中,一場溫馨浪漫的金婚銀婚紀念活動在南京市溧水區舉行,5對金婚、銀婚夫妻身著紅色秀禾服,重溫傳統婚禮儀式。儀式結束后,金婚、銀婚夫妻現場分享了婚姻故事,傳授幸福秘訣。
溧水區民政局副局長張紅梅說:“金婚銀婚紀念活動已成為溧水婚俗改革的品牌,我們以七夕等傳統節日為契機,邀請金婚、銀婚夫妻在言傳身教中為新人傳遞幸福正能量。爺爺奶奶級別的模范夫妻用長久的相守,在年輕人心中樹起模范婚姻的榜樣,引導更多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家庭觀,讓婚姻回歸‘愛與責任’的本質?!?/p>
根據江蘇省民政廳發布的《江蘇省婚姻家庭幸福護航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全省將深入開展家教家風建設,廣泛開展各類宣傳教育和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挖掘與樹立模范婚姻楷模,傳承良好家教家風。
值得一提的是,無錫市濱湖區持續探索更有效的婚姻輔導,從婚姻登記“前、中、后”三個階段入手,為市民提供婚前輔導、婚姻家庭關系輔導和離婚疏導等服務。“婚前”引入社會組織和專業人才,在“濱湖民政”微信公眾號開設“濱湖幸福課堂”婚姻課程,引導新人探索溝通技巧?!盎橹小蓖ㄟ^“幸福+1℃”婚姻課堂、村(居)民議事會、婦女議事會等載體,倡導婚事新辦?!盎楹蟆碧仄?名婚姻家庭咨詢師常年駐場,為每對離婚申請夫婦提供情緒疏解、心理調適服務,幫助緩解家庭矛盾;邀請專業律師或法律工作志愿者,定期到婚姻登記處提供婚姻家庭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服務。
如今,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在全省常態化開展。江蘇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副處長何正標介紹,“各地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扎實開展普及婚姻家庭知識、化解婚姻家庭矛盾、提供心理和法律援助等服務。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婚姻家庭輔導覆蓋率達100%,自離婚程序中增加冷靜期后,已有2.56萬多對申請離婚的夫妻放棄離婚登記,離婚調解成功率達30%以上。”
村(居)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基層群眾組織在婚俗改革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在東臺市梁垛鎮臨塔村,洪女士與李先生結婚時降低彩禮的故事被當地群眾傳為美談。當時家境懸殊的兩人準備結婚,洪父提出18萬元的彩禮,認為“如果沒有彩禮,女兒到婆家不受尊重”。而家境不算寬裕的李家因拿不出這么多彩禮,愁眉不展。村婚俗倡導會得知這一情況后,多次上門溝通。最終洪父不僅將彩禮降至6.8萬元,還將彩禮和嫁妝一并給了女兒女婿,作為他們的創業基金?;楹?,小兩口經營著五金店,日子過得甜蜜幸福。
隨著婚俗改革的推進,當地為辦婚禮“死要面子活受罪”“硬撐門面筑債臺”現象得到有效緩解。
目前,東臺市已形成以講文明不低俗、講傳統不崇洋、講內涵不攀比、講孝親不忘恩、講自立不啃老,婚車婚房從簡、婚宴從簡、禮儀從簡、禮金從簡為主題的“五講四簡”婚俗改革新風尚。全市17個鎮區建立家庭式文化宣傳教育站,351個村居設立婚俗倡導會,重點開展移風易俗、樹文明新風宣傳工作。
為愛“減負”,為幸福“加碼”。就在今年5月,江蘇省民政廳、省委宣傳部等10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婚俗改革試點工作政策措施清單》。這份集成式支持婚俗改革的“政策包”,切實發揮多部門協同作用,有效遏制天價彩禮、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正之風,共同推動形成文明節儉的婚俗新風。
此外,多地拿出實招、硬招,將婚事新辦寫進居民公約、村規民約,聚焦解決高額彩禮、攀比炫富、鋪張浪費等問題,出臺相關指南,對彩禮數量、婚宴水平等列出標準、規模和處罰措施,讓群眾辦事有章可循。
2019年6月,南京市溧水區柘塘街道荷花社區經居民代表大會討論,成立由社區德高望重的老人和鄉賢組成的紅白理事會。“為推進移風易俗,引導婚俗改革,我們制定了居民公約和荷花社區紅白理事會章程,通過黨員干部帶頭,居民積極參與簽訂承諾書,倡導大家自覺做移風易俗的先行者、新風正氣的推動者。”荷花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康龍介紹,目前,社區居民結婚彩禮一般不高于10萬元,陪嫁不高于5萬元,宴客在15桌以內,居民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道固遠,篤行可至;事雖巨,堅為必成?;樗赘母锸且豁椣到y工程,需要久久為功。江蘇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省民政廳將加強對婚俗改革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跟蹤指導,堅持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有機結合,不斷拓展婚姻管理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全力推進婚俗改革落地見效?!蔽覀兿嘈?,在江蘇省各級民政部門的積極推動下,扎實有效的婚俗改革帶給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