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梁 鄒堅定 胡楊杰 陳亮宇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慈溪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浙江 溫州, 315300)
作為臨床醫學專業重要學科,耳鼻咽喉科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涉及到耳、鼻、咽喉等重要器官生理解剖知識以及耳鼻咽喉疾病診斷及防治等多個方面,基于學科專業特點及疾病復雜性,教學內容抽象,再加上耳鼻咽喉科專業器械如鼻內鏡、喉鏡等比較精細,需要反復講解、示范才能夠掌握,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感覺吃力、困難。臨床實習是醫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增進知識理解、提升問題分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耳鼻喉科實習教學目的主要是將學生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使其掌握各類疾病的臨床表現、發病原理,學習疾病發展規律,鞏固理論基礎知識,提升醫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耳鼻咽喉科教學多采用講授式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果不理想。隨著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及移動終端的發展,微信平臺在臨床醫學教學工作中得以應用,利用微視頻這一載體,圍繞某一知識點設計5~8 min的視頻,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課后可以隨時隨地查看、鞏固。為探究微信平臺在耳鼻咽喉科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收集2020、2021級溫州醫科大學附屬慈溪醫院的68名醫學生進行研究,獲得的研究結果及相關數據如下。
選取2020年3月~2020年12月溫州醫科大學附屬慈溪醫院的68名醫學生為研究對象,發放隨機信封,信封中從1~68隨機放置數字卡片,分組依據每人數字卡片奇偶數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4人。觀察組男20人、女14人;年齡20~24歲,平均年齡(22.59±1.02)歲。對照組男19人、女15人;年齡21~25歲,平均年齡(22.32±1.07)歲。兩組醫學生年齡、性別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有可比性。經溫州醫科大學附屬慈溪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參與研究的醫學生均知情同意,簽訂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所有參與研究的醫學生年齡≥18歲;②均為臨床醫學實習醫學生;③所有醫學生均堅持到研究結束。
排除標準:①其他專業實習生;②中途退出研究者;③存在語言交流溝通障礙、聽力障礙以及無法配合研究者;④拒絕參與調查者;⑤在研究期間,因休假等原因未能完成實習者。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帶教教師告知學生實習內容,并向學生說明需要學習的內容,結合教學實習大綱自行預習。實習帶教采用的是傳統一對一形式,帶教教師向學生講解耳鼻咽喉科專業知識,與學生建立交流與溝通,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指導,實習結束為學生布置理論學習作業,進一步鞏固。
觀察組采用微信網絡視頻教學,具體如下:①實習前準備階段。實習前為所有學生分享微信二維碼,通過學生端登錄并加入實習群。教師根據耳鼻咽喉實習帶教目標收集整理教學素材,整理重難點,搜集臨床操作、手術等視頻,將圖片、文字等相結合,由臨床專家錄制教學視頻,并將制作好的視頻課件在微信平臺上與學生分享,提出問題,由學生做好實習前預習,記錄重點知識,可以在微信討論區展開交流。借助微信進行視頻教學,還需要依賴于第三方軟件平臺,目前常用的有云朵課堂網上教學直播系統,進入后臺系統中,點擊微網校,進入微網校設置界面,在手機瀏覽器中也能打開,登錄進去,進行學習。②實習階段。實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微信平臺上學生反饋的主要問題進行集中講解與分析,讓學生充分消化??梢圆シ哦茄屎砜浦攸c病歷,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書寫、分析病歷,然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與補充。微信視頻制作:將耳鼻喉科患者診療流程作為主線,編寫教案,包括患者病情評估、隱藏疾病排除、預約檢查、檢查準備、確診及治療等,總結耳鼻喉科常見病診治要點、注意事項等內容。帶教教師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拍攝成視頻,然后編輯視頻,插入圖片、文字,生成圖文并茂、音視頻功能兼具的視頻,加深理解與記憶。針對每條微信視頻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啟發實習生學習。建立微信群,課前將視頻上傳至群小組,供學生預習,做好準備,提升教學效果。③實習后評價階段。實習后教師可以在微信平臺上對學生進行測驗,發布耳鼻咽喉考核知識及習題,了解學生對耳鼻咽喉科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可以在微信上回看視頻,針對仍無法理解的知識點可以在微信答疑解惑區進行提問,教師作出解答。教師通過測驗結果總結學生易出錯的知識點,并在微信平臺上進行反饋,糾正錯誤,幫助學生扎實掌握知識。另外教師可以針對耳鼻喉科特殊疾病及診療過程錄制視頻。學生在視頻學習過程中可以針對診療細節向教師提問,掌握診療關鍵點及難點。兩組教學時長均為3個月。
教學前及教學后均對醫學生進行考核,記錄考核成績,問卷調查醫學生學習態度及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①考核內容包括客觀題、病例分析題,各50分,總分為100分。②為所有醫學生發放溫州醫科大學附屬慈溪醫院自制調查問卷,評估學習態度,主要包括學習主動性、臨床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5個方面,采用5分制評分法,分值越高表示學習態度越好。③調查學生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采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慈溪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主要包括教師態度、主動講解、操作示范、師生溝通、教學模式5個方面,每項滿分100分,≥80分表示滿意,滿意度=滿意人數/學生總人數×100%。

教學前,兩組醫學生客觀題成績、病例分析題成績及總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教學后3個月觀察組各項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1。

觀察組在學習主動性、自主學習能力及探究學習能力等方面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兩組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小組合作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

觀察組醫學生對教師態度、主動講解、師生溝通、教學方法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兩組醫學生操作示范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見表3。

耳鼻咽喉科是高校醫學生必修課,但該學科涉及知識面零碎、解剖學知識難以理解,專業性強、教學過程相對枯燥,整體教學效果不佳。傳統耳鼻咽喉科教學采用的是講授教學法,以教師為中心組織各項教學活動,能夠系統性完成知識傳授,實現教學目標,但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再加上學習難度大,學習興趣不高,整體教學效率低下。隨著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進步,教育教學與網絡信息化融合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
本研究引入微信網絡視頻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作為即時通訊軟件,微信多被應用于人際交流,為信息傳播、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微信在耳鼻咽喉科教學中的應用,旨在為教學工作提供有效的平臺與載體,更好地幫助各項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微信網絡視頻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通過網絡向醫學生及教師傳輸相關資料,能夠結合耳鼻咽喉科醫學生學習需求以及該學科情況選擇教學內容,主要特點是短小、精悍,其主要圍繞一個醫學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通過資源整合,為醫學生設計真實的情境,以視頻的形式呈現出來,使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在該教學模式下,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提升,且能夠完整、系統地學習耳鼻咽喉科知識。即便在業務時間還可以利用微信平臺隨時查閱視頻進行學習。本研究教學后觀察組在客觀題、病例分析題及總成績的分值提升幅度均較對照組高,體現了該教學模式的優越性。微信視頻教學支持語音、視頻等多種直播形式,還能進行全程錄影,學生即便錯過了在線直播教學,也能通過錄影回放功能,重新進行觀看;且該模式擁有強大的互動功能,能造就有趣生動的直播課堂,完美還原線下教學體驗。另外,微信視頻教學通過視頻的方式導入耳鼻喉科典型病例,并設置相應的疑問,層層遞進,一方面能夠調動實習生的參與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夠啟發實習生思考、解決難題。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微信網絡視頻教學主要優勢如下:①微信平臺集文字、視頻、圖片等多項功能為一體,能夠以圖片、視頻等方式呈現耳鼻咽喉科知識,學生可以隨時反復播放與學習,加深理解與記憶。②微信平臺提供了在線咨詢及答疑功能,醫學生可以隨時反映問題,并得到教師的解答與指導。在新冠疫情背景下,通過微信網絡視頻進行授課,不影響上課進度,確保醫學生在家中也能夠得到系統化學習。③微信平臺的建立,師生之間能夠通過平臺進行答疑解惑、小組探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合作能力;④采用微信視頻的方式,能夠對耳鼻喉科診療專業技能進行操作演示,與傳統教學相比有著突出的優勢。本研究觀察組醫學生在學習主動性、自主學習能力及探究學習能力等方面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滿意度更高,說明應用微信網絡視頻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采用直播教學相對簡單,雖然微信不能實現直播教學,但目前通過第三方網校系統就能夠解決微信不能直播教學的問題。但基于研究時間及現有條件的限制,收集樣本量較少,有待進一步大規模研究,且觀察指標相對單薄,應增加遠期教學效果指標,挖掘其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微信網絡視頻應用于耳鼻咽喉科教學,有利于提高醫學生成績,改變學生學習態度,提高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值得應用。